太陽能集光模組 SOLAR CONCENTRATING MODULE
    7.
    发明专利
    太陽能集光模組 SOLAR CONCENTRATING MODULE 审中-公开
    太阳能集光模块 SOLAR CONCENTRATING MODULE

    公开(公告)号:TW201019485A

    公开(公告)日:2010-05-16

    申请号:TW097142819

    申请日:2008-11-06

    IPC分类号: H01L

    摘要: 一種太陽能集光模組,包括:一導光基板以及至少一個太陽能晶片。導光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複數個側面,其中該第一表面係相向於該第二表面,該側面係鄰接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一微結構形成於該第二或第一表面上。該太陽能晶片係設置於接近該等側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上,陽光先穿透第一表面,然後到達該第二表面,並由該微結構將陽光折射或全反射至該側面,而由該太陽能晶片所吸收。並有部分太陽光會穿透第二表面。此太陽能集光模組亦可由多層上述之導光基板堆疊構成,穿透第二表面之太陽光,可由下一層導光基板再將部份光線折射至側面之太陽能晶片,以此提高太陽能晶片收光效率。該多層導光基板的微結構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

    简体摘要: 一种太阳能集光模块,包括:一导光基板以及至少一个太阳能芯片。导光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复数个侧面,其中该第一表面系相向于该第二表面,该侧面系邻接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一微结构形成于该第二或第一表面上。该太阳能芯片系设置于接近该等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上,阳光先穿透第一表面,然后到达该第二表面,并由该微结构将阳光折射或全反射至该侧面,而由该太阳能芯片所吸收。并有部分太阳光会穿透第二表面。此太阳能集光模块亦可由多层上述之导光基板堆栈构成,穿透第二表面之太阳光,可由下一层导光基板再将部份光线折射至侧面之太阳能芯片,以此提高太阳能芯片收光效率。该多层导光基板的微结构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

    增亮模組與光源裝置 BRIGHTNESS ENHANCEMENT MODULE AND TH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8.
    发明专利
    增亮模組與光源裝置 BRIGHTNESS ENHANCEMENT MODULE AND TH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有权
    增亮模块与光源设备 BRIGHTNESS ENHANCEMENT MODULE AND TH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公开(公告)号:TWI320505B

    公开(公告)日:2010-02-11

    申请号:TW094129038

    申请日:2005-08-25

    IPC分类号: G02F

    摘要: 一種增亮模組,其係包含一微結構光學調制元件與一偏光元件;該微結構光學調制元件係由可透光材料所製成且具有一第一光學面與可接收一入射光之一第二光學面,該偏光元件係面對於該第二光學面;其中該微結構光學調制元件更包含至少一微結構單元,該微結構單元係位於該第一光學面上且具有可擴散該入射光之一第一側面以及可集中該入射光之一第二側面。 A brightness enhancement module is disclosed, which comprises an optical modulation unit and a polarizer;wherein the optical modulation unit is made of a transparent material and has a first optical surface and a second optical surface for receiving an incident light, and the polarizer faces toward the second optical surface. Moreover, the optical modulation unit further comprises:at least a microstructure formed on the first optical surface, wherein each microstructure has:a first side for scattering the incident light;and a second side for collimating the incident light. 【創作特點】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增亮模組與光源裝置,其係利用於單一微結構單元上製作兩種不同形狀之側面,以達到集光與擴散的複合式光學效果,以達到有效提升光效率之目的。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係提供一種增亮模組與光源裝置,其係透過二次刀工微結構滾筒之製作並利用滾壓生產與成形來達到降低生產成本之目的。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增亮模組與光源裝置,其係結合利用微結構所完成的複合功能光學調制元件與反射式極化片,以達到簡化背光模組中膜片的使用量以及提升光線使用效率之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增亮模組,其係包含一微結構光學調制元件與一偏光元件;該微結構光學調制元件係由可透光材料所製成且具有一第一光學面與可接收一入射光之一第二光學面,該偏光元件係面對於該第二光學面;其中該微結構光學調制元件更包含至少一微結構單元,該微結構單元係位於該第一光學面上且具有可擴散該入射光之一第一側面以及可集中該入射光之一第二側面。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更提供一種光源裝置,其係包含:一反射片;一導光板,其係位於該反射片之上;至少一光源,其係位於該導光板四周且可發射一入射光;一增亮模組,其係位於該導光板之上且包含至少一微結構光學調制元件以及一偏光元件;該至少一微結構光學調制元件係由可透光材料所製成且具有一第一光學面與可接收一入射光之一第二光學面,該偏光元件係面對於該第二光學面;其中該至少一微結構光學調制元件更包含至少一微結構單元,該微結構單元係位於該第一光學面上且具有可擴散該入射光之一第一側面以及可集中該入射光之一第二側面。
    較佳地,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係彼此相鄰。
    較佳地,該第一側面係呈弧線形。
    較佳地,該第一側面之曲率半徑係在5微米~500微米之範圍內。
    較佳地,該第一側面係具有非單一曲率。
    較佳地,該第二側面係呈菱形,且此菱形係選擇為垂直該弧線形第一側面及不垂直該弧線形第一側面中之一者。
    較佳地,該第二側面係具有一垂直高度。
    較佳地,該垂直高度係在大於0微米且不大於500微米之範圍內。
    較佳地,該第二光學面係為平滑光學表面。
    較佳地,該第二光學面係為粗糙光學表面。
    較佳地,該微結構光學調制元件係為於塑膠基板上塗佈一層紫外線成形材料,然後由微結構模仁滾壓成形,然後以紫外光照射固化者。
    較佳地,該微結構光學調制元件係包含彼此相鄰之兩個微結構單元,且該等微結構單元之第一側面間係呈一夾角。
    較佳地,該夾角係在30度~140度之範圍內。
    較佳地,該偏光元件係為一反射式偏光片。
    較佳地,該反射式偏光片所透射及反射之光線的極化方向不同。
    較佳地,該反射式偏光片所透射及反射之光線皆為線性偏極光。
    較佳地,該偏光元件更包含位於該反射式偏光片上之一1/4波長片。
    較佳地,該反射式偏光片所透射及反射之光線皆為圓偏極光。
    較佳地,該偏光元件係為複數個等間距排列之光柵單元,該光柵單元係具有一線寬以及一線高。
    較佳地,該線寬係大於0奈米且小於200奈米。
    較佳地,該線高係大於50奈米且小於500奈米。
    較佳地,該線寬除以(該線寬加該間距)之值係為5%~95%。
    較佳地,該光柵單元係由金屬所製成。
    較佳地,該金屬係為鋁或銀。
    較佳地,該光源裝置係包含兩微結構光學調制元件,該等微結構光學調制元件係彼此重疊且呈小於90度之交角。
    較佳地,該第二光學面係為與基板一體成形之粗糙面者。
    較佳地,該第二光學面係為於基板上塗佈一層粗糙面者。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於本發明之結構、功效及其方法有更進一步之了解與認同,茲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如后。

    简体摘要: 一种增亮模块,其系包含一微结构光学调制组件与一偏光组件;该微结构光学调制组件系由可透光材料所制成且具有一第一光学面与可接收一入射光之一第二光学面,该偏光组件系面对于该第二光学面;其中该微结构光学调制组件更包含至少一微结构单元,该微结构单元系位于该第一光学面上且具有可扩散该入射光之一第一侧面以及可集中该入射光之一第二侧面。 A brightness enhancement module is disclosed, which comprises an optical modulation unit and a polarizer;wherein the optical modulation unit is made of a transparent material and has a first optical surface and a second optical surface for receiving an incident light, and the polarizer faces toward the second optical surface. Moreover, the optical modulation unit further comprises:at least a microstructure formed on the first optical surface, wherein each microstructure has:a first side for scattering the incident light;and a second side for collimating the incident light. 【创作特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增亮模块与光源设备,其系利用於单一微结构单元上制作两种不同形状之侧面,以达到集光与扩散的复合式光学效果,以达到有效提升光效率之目的。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增亮模块与光源设备,其系透过二次刀工微结构滚筒之制作并利用滚压生产与成形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之目的。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系提供一种增亮模块与光源设备,其系结合利用微结构所完成的复合功能光学调制组件与反射式极化片,以达到简化背光模块中膜片的使用量以及提升光线使用效率之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系提供一种增亮模块,其系包含一微结构光学调制组件与一偏光组件;该微结构光学调制组件系由可透光材料所制成且具有一第一光学面与可接收一入射光之一第二光学面,该偏光组件系面对于该第二光学面;其中该微结构光学调制组件更包含至少一微结构单元,该微结构单元系位于该第一光学面上且具有可扩散该入射光之一第一侧面以及可集中该入射光之一第二侧面。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更提供一种光源设备,其系包含:一反射片;一导光板,其系位于该反射片之上;至少一光源,其系位于该导光板四周且可发射一入射光;一增亮模块,其系位于该导光板之上且包含至少一微结构光学调制组件以及一偏光组件;该至少一微结构光学调制组件系由可透光材料所制成且具有一第一光学面与可接收一入射光之一第二光学面,该偏光组件系面对于该第二光学面;其中该至少一微结构光学调制组件更包含至少一微结构单元,该微结构单元系位于该第一光学面上且具有可扩散该入射光之一第一侧面以及可集中该入射光之一第二侧面。 较佳地,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系彼此相邻。 较佳地,该第一侧面系呈弧线形。 较佳地,该第一侧面之曲率半径系在5微米~500微米之范围内。 较佳地,该第一侧面系具有非单一曲率。 较佳地,该第二侧面系呈菱形,且此菱形系选择为垂直该弧线形第一侧面及不垂直该弧线形第一侧面中之一者。 较佳地,该第二侧面系具有一垂直高度。 较佳地,该垂直高度系在大于0微米且不大于500微米之范围内。 较佳地,该第二光学面系为平滑光学表面。 较佳地,该第二光学面系为粗糙光学表面。 较佳地,该微结构光学调制组件系为于塑胶基板上涂布一层紫外线成形材料,然后由微结构模仁滚压成形,然后以紫外光照射固化者。 较佳地,该微结构光学调制组件系包含彼此相邻之两个微结构单元,且该等微结构单元之第一侧面间系呈一夹角。 较佳地,该夹角系在30度~140度之范围内。 较佳地,该偏光组件系为一反射式偏光片。 较佳地,该反射式偏光片所透射及反射之光线的极化方向不同。 较佳地,该反射式偏光片所透射及反射之光线皆为线性偏极光。 较佳地,该偏光组件更包含位于该反射式偏光片上之一1/4波长片。 较佳地,该反射式偏光片所透射及反射之光线皆为圆偏极光。 较佳地,该偏光组件系为复数个等间距排列之光栅单元,该光栅单元系具有一线宽以及一线高。 较佳地,该线宽系大于0奈米且小于200奈米。 较佳地,该线高系大于50奈米且小于500奈米。 较佳地,该线宽除以(该线宽加该间距)之值系为5%~95%。 较佳地,该光栅单元系由金属所制成。 较佳地,该金属系为铝或银。 较佳地,该光源设备系包含两微结构光学调制组件,该等微结构光学调制组件系彼此重叠且呈小于90度之交角。 较佳地,该第二光学面系为与基板一体成形之粗糙面者。 较佳地,该第二光学面系为于基板上涂布一层粗糙面者。 为使 贵审查委员对于本发明之结构、功效及其方法有更进一步之了解与认同,兹配合图标详细说明如后。

    薄型燈箱 THIN LIGHT BOX
    9.
    发明专利
    薄型燈箱 THIN LIGHT BOX 有权
    薄型灯箱 THIN LIGHT BOX

    公开(公告)号:TWI360619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TW097148067

    申请日:2008-12-10

    IPC分类号: F21S F21V

    摘要: 一種薄型燈箱,其包括一框架、多個發光條以及一蓋板。框架具有一底部、多個側壁以及由底部與側壁所構成的一容納空間。發光條設置於框架的容納空間內,其中每一發光條包括一導光條以及至少一光源。導光條具有至少一光出射面與至少一光入射面,且導光條除了光入射面以外的至少一表面上具有多個微結構。光源配置於導光條的光入射面旁,其中光源所產生的光進入導光條之後,微結構會破壞其全反射而使光線從光出射面射出。蓋板架設於框架上且覆蓋在發光條的上方,其中蓋板與框架的底部之間的距離小於10公釐。

    简体摘要: 一种薄型灯箱,其包括一框架、多个发光条以及一盖板。框架具有一底部、多个侧壁以及由底部与侧壁所构成的一容纳空间。发光条设置于框架的容纳空间内,其中每一发光条包括一导光条以及至少一光源。导光条具有至少一光出射面与至少一光入射面,且导光条除了光入射面以外的至少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微结构。光源配置于导光条的光入射面旁,其中光源所产生的光进入导光条之后,微结构会破坏其全反射而使光线从光出射面射出。盖板架设于框架上且覆盖在发光条的上方,其中盖板与框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10公厘。

    一種具有控制表面液珠曲率方法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URFACE CURVATURE OF DROPLETS
    10.
    发明专利
    一種具有控制表面液珠曲率方法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URFACE CURVATURE OF DROPLETS 有权
    一种具有控制表面液珠曲率方法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URFACE CURVATURE OF DROPLETS

    公开(公告)号:TWI356515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TW096150736

    申请日:2007-12-28

    IPC分类号: H01L

    摘要: 本發明係一種具有控制表面液珠曲率方法,其係於一基材上形成若干多階或灰階結構;其中藉由該多階或灰階凹陷結構之深度變化及疏水表面,用以控制液珠的表面曲率與液珠移動方向,以達到預定成形形狀。

    简体摘要: 本发明系一种具有控制表面液珠曲率方法,其系于一基材上形成若干多阶或灰阶结构;其中借由该多阶或灰阶凹陷结构之深度变化及疏水表面,用以控制液珠的表面曲率与液珠移动方向,以达到预定成形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