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封裝裝置及其封裝方法
    1.
    发明专利
    電子元件封裝裝置及其封裝方法 审中-公开
    电子组件封装设备及其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TW20191945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6

    申请号:TW106138485

    申请日:2017-11-07

    Abstract: 一種電子元件封裝方法包含下列步驟:首先,備製一具有圓柱本體的電子元件,其中,該圓柱本體之前、後端為金屬材質,而該圓柱本體之中端為陶瓷材質,且該圓柱本體之前、後端的外徑大於該圓柱本體之中端,接著,備製一具有上、下模之模具,然後,將該圓柱本體夾合於該上、下模中,再將一保護材料加熱軟化填入該模具中,使該保護材料包覆於該圓柱本體之表面形成一保護層,最後,將該圓柱本體自該上、下模中取出並投入一滾動器中,以去除該圓柱本體之前、後端多餘的保護層。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一种电子组件封装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备制一具有圆柱本体的电子组件,其中,该圆柱本体之前、后端为金属材质,而该圆柱本体之中端为陶瓷材质,且该圆柱本体之前、后端的外径大于该圆柱本体之中端,接着,备制一具有上、下模之模具,然后,将该圆柱本体夹合于该上、下模中,再将一保护材料加热软化填入该模具中,使该保护材料包覆于该圆柱本体之表面形成一保护层,最后,将该圆柱本体自该上、下模中取出并投入一滚动器中,以去除该圆柱本体之前、后端多余的保护层。

    外掛熱澆道型微射出單元
    2.
    发明专利
    外掛熱澆道型微射出單元 失效
    插件热浇道型微射出单元

    公开(公告)号:TWI230652B

    公开(公告)日:2005-04-11

    申请号:TW092130210

    申请日:2003-10-30

    Applicant: 黃聖杰

    Inventor: 黃聖杰 張智仁

    IPC: B29C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47 B29C2045/0094 B29C2045/1685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外掛熱澆道型微射出單元,主要係於射出成型機之母模上鑿設一凹槽做為外掛式熱澆道,其特徵係在於:在母模所鑿設之外掛式熱澆道中對應設置一計量控制裝置;其中:該伺服馬達傳動軸末端係對應設置一螺桿,而該螺桿係與柱塞連接,而於外掛式熱澆道一側係裝設有一光學尺,該光學尺係與計量控制裝置中之柱塞為平行狀態;藉本發明之設計,利用光學尺精密的量測出柱塞作動之位移量,再配合容積計算公式求得柱塞之位移量則為射出成品所需之塑料射出成型的重量,進而有效的控制微小射出成型機之作業保持在快速、穩定及精密的品質上。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本发明系有关一种插件热浇道型微射出单元,主要系于射出成型机之母模上凿设一凹槽做为插件式热浇道,其特征系在于:在母模所凿设之插件式热浇道中对应设置一计量控制设备;其中:该伺服马达传动轴末端系对应设置一螺杆,而该螺杆系与柱塞连接,而于插件式热浇道一侧系装设有一光学尺,该光学尺系与计量控制设备中之柱塞为平行状态;藉本发明之设计,利用光学尺精密的量测出柱塞作动之位移量,再配合容积计算公式求得柱塞之位移量则为射出成品所需之塑料射出成型的重量,进而有效的控制微小射出成型机之作业保持在快速、稳定及精密的品质上。

    微小零件製造用模具及製造方法 MOLD F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MALL COMPONENTS
    3.
    发明专利
    微小零件製造用模具及製造方法 MOLD F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MALL COMPONENTS 审中-公开
    微小零件制造用模具及制造方法 MOLD F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MALL COMPONENTS

    公开(公告)号:TW201124256A

    公开(公告)日:2011-07-16

    申请号:TW099104183

    申请日:2010-02-10

    Inventor: 酒井誠

    IPC: B29C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2632 B29C45/372 B29C2045/0094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壓模構件之轉製性和成形品尺寸精確度優異,可以達成壓模構件長壽命化效果之微小零件製造用模具,及使用其之微小零件之製造方法。另外,本發明之目的是提高微小零件量產性和提高模具之組入作業性。本發明之解決手段係具備有:第1模具,配置有壓模構件;和第2模具,配置成對該第1模具可以相對開閉地移動;又,第1模具,具有用來配置壓模構件之框體和基模;利用壓模構件表面和框體與第2模具形成模穴;基模具有用以支持壓模構件背面之背面部;框體具有位於上述壓模構件之表面側周緣部之表面限制部,和位於壓模構件之側部之側壁部;在壓模構件之表面側周緣部和上述表面限制部之間,以及壓模構件之側部和上述側壁部之間,設有既定間隙。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压模构件之转制性和成形品尺寸精确度优异,可以达成压模构件长寿命化效果之微小零件制造用模具,及使用其之微小零件之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之目的是提高微小零件量产性和提高模具之组入作业性。本发明之解决手段系具备有:第1模具,配置有压模构件;和第2模具,配置成对该第1模具可以相对开闭地移动;又,第1模具,具有用来配置压模构件之框体和基模;利用压模构件表面和框体与第2模具形成模穴;基模具有用以支持压模构件背面之背面部;框体具有位于上述压模构件之表面侧周缘部之表面限制部,和位于压模构件之侧部之侧壁部;在压模构件之表面侧周缘部和上述表面限制部之间,以及压模构件之侧部和上述侧壁部之间,设有既定间隙。

    注射模塑機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4.
    发明专利
    注射模塑機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审中-公开
    注射模塑机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公开(公告)号:TW200726622A

    公开(公告)日:2007-07-16

    申请号:TW095135817

    申请日:2006-09-27

    IPC: B29C

    Abstract: 一種注射模塑機,具有一固定模、一活動模,可接觸該固定模及與其相互分開、及一為該固定模的一非造型面所設置的注射單元,用以供應熔化樹脂至一形成於該固定模及該活動模之間的空間。在該固定模及該活動模重複的打開及閉合以進行連續模製的情形下,該等模具首先相互接觸及在該處被夾緊,然後注射單元再擠壓固定模的非造型面。此外,夾緊該等模具的夾緊力,是在當注射單元作用在固定模的非造型面的壓力被釋放後,才釋放的。因此,本發明提供的注射模塑機,可防止因為固定壓板的彎曲或傾斜而造成固定模的移位,及可製造其個別表面具有優異抗偏心率及高精度的光學元件。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一种注射模塑机,具有一固定模、一活动模,可接触该固定模及与其相互分开、及一为该固定模的一非造型面所设置的注射单元,用以供应熔化树脂至一形成于该固定模及该活动模之间的空间。在该固定模及该活动模重复的打开及闭合以进行连续模制的情形下,该等模具首先相互接触及在该处被夹紧,然后注射单元再挤压固定模的非造型面。此外,夹紧该等模具的夹紧力,是在当注射单元作用在固定模的非造型面的压力被释放后,才释放的。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注射模塑机,可防止因为固定压板的弯曲或倾斜而造成固定模的移位,及可制造其个别表面具有优异抗偏心率及高精度的光学组件。

    注射模塑機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7.
    发明专利
    注射模塑機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审中-公开
    注射模塑机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公开(公告)号:TW200726625A

    公开(公告)日:2007-07-16

    申请号:TW095135818

    申请日:2006-09-27

    IPC: B29C

    Abstract: 一種注射模塑機,包含:一固定模;一活動模,可接觸該固定模及與其相互分開;及一注射單元,當被擠壓向該固定模的一非造型面時,供應熔化樹脂至一形成於該固定模及該活動模之間的空間。該注射單元包含:一噴嘴部分,將熔化樹脂注射至形成於該固定模及該活動模之間的空間;一注射部分,經由該噴嘴部分施加熔化樹脂壓力至形成於該固定模及該活動模之間的空間;一加熱器及一溫度感測器,設置於該噴嘴部分內;及一加熱器及一溫度感測器,設置於該注射部分上;及該噴嘴部分的感測器的檢測準確度係比該注射部分的感測器的檢測準確度為高。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注射模塑機,藉穩定及高度精準的注射而能以低成本來製造高精度光學件。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一种注射模塑机,包含:一固定模;一活动模,可接触该固定模及与其相互分开;及一注射单元,当被挤压向该固定模的一非造型面时,供应熔化树脂至一形成于该固定模及该活动模之间的空间。该注射单元包含:一喷嘴部分,将熔化树脂注射至形成于该固定模及该活动模之间的空间;一注射部分,经由该喷嘴部分施加熔化树脂压力至形成于该固定模及该活动模之间的空间;一加热器及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该喷嘴部分内;及一加热器及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该注射部分上;及该喷嘴部分的传感器的检测准确度系比该注射部分的传感器的检测准确度为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射模塑机,藉稳定及高度精准的注射而能以低成本来制造高精度光学件。

    微量射出成型機射出單元作動方法及其結構
    8.
    发明专利
    微量射出成型機射出單元作動方法及其結構 失效
    微量射出成型机射出单元作动方法及其结构

    公开(公告)号:TWI231782B

    公开(公告)日:2005-05-01

    申请号:TW091124890

    申请日:2002-10-25

    IPC: B29C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54 B29C2045/0094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微量射出成型機射出單元作動方法及其結構,其中,微量射出成型機射出單元結構,係於連接套筒中設置切換閥,切換閥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可對於塑料流向進行切換,以及,微量射出成型機射出單元作動方法,是利用押出螺桿押出塑料,及切換閥切換流道,使計量空間形成封閉狀態,並以射出單元之射出柱塞的行程控制計量空間,而能精確的計量塑料,使精密製造的微量射出成型物件,能符合高科技產業之高精度需求。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微量射出成型机射出单元作动方法及其结构,其中,微量射出成型机射出单元结构,系于连接套筒中设置切换阀,切换阀具有第一信道及第二信道,可对于塑料流向进行切换,以及,微量射出成型机射出单元作动方法,是利用押出螺杆押出塑料,及切换阀切换流道,使计量空间形成封闭状态,并以射出单元之射出柱塞的行程控制计量空间,而能精确的计量塑料,使精密制造的微量射出成型对象,能符合高科技产业之高精度需求。

    具有自動分離澆口設計之微熱澆道系統
    9.
    发明专利
    具有自動分離澆口設計之微熱澆道系統 失效
    具有自动分离浇口设计之微热浇道系统

    公开(公告)号:TWI229030B

    公开(公告)日:2005-03-11

    申请号:TW092134112

    申请日:2003-12-03

    Inventor: 曾世昌 林昌亮

    IPC: B29C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28 B29C2045/0094

    Abstract: 本發明係為一種具有自動分離澆口設計之微熱澆道系統,其包括一可微射出成型的模組,此模組包括一組相互對應的上、下半模,此上、下半模間夾設一導流模及一切斷模,此導流模在供射出加工時,係維持能讓射出原料流動的溫度,而此切斷模則具有能分離已成型之成品的切口,藉此,達到兼具節省射出原料以及成品的自動化分離效益。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本发明系为一种具有自动分离浇口设计之微热浇道系统,其包括一可微射出成型的模块,此模块包括一组相互对应的上、下半模,此上、下半模间夹设一导流模及一切断模,此导流模在供射出加工时,系维持能让射出原料流动的温度,而此切断模则具有能分离已成型之成品的切口,借此,达到兼具节省射出原料以及成品的自动化分离效益。

    微量射出機之塑化單元
    10.
    发明专利
    微量射出機之塑化單元 失效
    微量射出机之塑化单元

    公开(公告)号:TW200615122A

    公开(公告)日:2006-05-16

    申请号:TW093134124

    申请日:2004-11-09

    IPC: B29C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464 B29C45/53 B29C2045/0094

    Abstract: 一種微量射出機之塑化單元,可供與一微量射出機結合,具有一機殼及一旋轉碟盤。旋轉碟盤設置於機殼內部持續運轉,當有塑膠粒從機殼的入口落入時,會在旋轉碟盤與機殼的內壁之間發生加熱及混鍊作用,接著成為熔融狀態之非牛頓流體,當第一垂直正向力大於離心力時,此熔融狀態的流體不但不外甩,反而往碟中心移動(Rod Climbing),並在碟中心處建立碟式塑化押出的驅動壓力,從機殼的出口流至微量射出機的加熱缸,利用射出柱塞完成射出成形。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一种微量射出机之塑化单元,可供与一微量射出机结合,具有一机壳及一旋转碟盘。旋转碟盘设置于机壳内部持续运转,当有塑胶粒从机壳的入口落入时,会在旋转碟盘与机壳的内壁之间发生加热及混炼作用,接着成为熔融状态之非牛顿流体,当第一垂直正向力大于离心力时,此熔融状态的流体不但不外甩,反而往碟中心移动(Rod Climbing),并在碟中心处创建碟式塑化押出的驱动压力,从机壳的出口流至微量射出机的加热缸,利用射出柱塞完成射出成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