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3824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1811601157.4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盖法暗挖地铁车站拱脚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该拱脚加固结构包括两层拱盖支护、布设于地铁车站拱盖主体左右两侧拱脚处的拱脚桩及与拱脚桩连为一体的拱脚纵向梁,拱脚桩桩身沿拱脚切线布置;拱脚桩由型钢骨架及浇筑于型钢骨架和桩孔内的细石混凝土构成。本发明为拱脚桩与纵向梁相结合的加固体系,通过纵向梁连接拱脚桩和第一、二层拱盖支护,结构整体性好,抵抗局部受力及变形能力强,能够对拱脚处深厚破碎围岩进行有效加固防护;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拱脚加固结构施工方法,加固范围和实施对象选取灵活,均是针对支护拱盖的拱脚岩层破碎,不会产生整体性影响,也不影响拱盖法在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实施效率、机械化作业等方面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0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99393.8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兆荣 , 关伟 , 韩侃 , 梁栋 , 李永强 , 余仕江 , 吴术高 , 赵守全 , 吴红刚 , 杲斐 , 高晨恩 , 周佳成 , 黄敬 , 张天赐 , 王江东 , 蒋育华 , 王伟星 , 孟进宝 , 张永康 , 陈宁春 , 王瑜 , 赵永虎 , 刘锟 , 褚红梅
IPC: G06F18/2132 , G06F30/20 , G06F18/10 , G06F18/211 ,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室内模型试验的铁路螺杆桩动力损伤变形判识方法,属于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利用自适应滤波去噪技术和小波包变换(WPT)理论建立铁路螺杆桩动力累积损伤评价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铁路复合地基桩体的损伤变形研究多基于模型试验或数值分析中桩体的位移和变形监测,未能从桩体自身特征参数和桩体内部监测的物理量出发,基于动力模型试验数据,从桩体自身能量传递特性角度对螺杆桩的动力损伤变形进行识别。此外,通过LMS自适应滤波去除噪波信号,并通过B样条拟合算法对加速度数据进行基线校正,弥补了FIR滤波、最小二乘法拟合等传统信号处理方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80706.3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红刚 , 李永强 , 李旭军 , 韦洪 , 褚耀光 , 马栓宝 , 郑国徽 , 赖国泉 , 张书康 , 马达 , 孙兴波 , 杨昊天 , 龚静 , 廖思鹏 , 苗超杰 , 尹威江 , 张瑞琦 , 牛文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坡体服役状态监测预警方法,属于边坡支护技术领域。通过将多锚点圆桩结构与坡体排水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减少了额外的排水措施,获得经济效益。通过在坡面安装太阳能光伏装置,实现了抽水泵所需电源的就地提供。同时,本发明以桩体内部的地下水位作为排水的控制参数,替代以往人为对坡体地下水进行有效疏排,并在锚索上布设变形传感器,基于锚索的变形阈值对多锚点圆桩结构的服役状态进行长期监测,以便及时发出滑坡等工程灾害预警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80967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86814.4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3/4038 , G06V10/762 ,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矿山法隧道运营期变形监测方法及系统,选取站台层稳定点位进行隧道数据监测,其在后续进行数据处理时减少了隧道变形对于数据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矿山法隧道结构的中轴线提取方式,其适用于矿山法所构建的隧道,使得所提取的中轴线更准确,为后续的断面截取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从而克服了目前矿山法隧道横断面尺寸变化多且繁杂,相对于采用简单隧道横断面的盾构法而言,其在进行点云数据拟合以及断面截取时难以适用现有的拟合方法确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9605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6469.2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T7/30 , G06T7/10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N3/0464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N3/048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盾构隧道环缝自动检测方法,涉及视觉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对隧道表观进行数据采集并标注;将标注的数据集按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对盾构隧道中的管片特征进行提取,并进行模型训练;对输入网络中的隧道平面展开图进行分割,对分割后的小图像进行预测,得到每个管片目标的轮廓,推算全局坐标中管片区域的坐标;建立与隧道平面展开图相同大小的空白画布,绘制出管片位置,进行管片轮廓的提取;对提取的管片轮廓去掉上下侧的预测线条,保留左右侧的预测线条;将环缝坐标绘制在隧道初始平面展开图中,对识别后的环缝坐标进行可视化,对平面展开图进行管片环号的编号,完成图像中环号的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06882.3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材和机的碳排放计算方法,涉及铁路施工建造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铁路施工项目资料,获得碳排放计算的时间边界和空间边界;基于时间边界和空间边界,利用采集系统分别获得施工人员碳排放数据、建材碳排放数据和机械碳排放数据;对施工人员碳排放数据、建材碳排放数据和机械碳排放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数据,获得施工总体碳排放,完成基于人、材和机的碳排放计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考虑建材及施工人员的碳排放,计算范围较窄,且没有对排放因子进行修正,导致碳排放计算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55521.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贵州大学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之光 , 吴红刚 , 阎广斌 , 任国俊 , 刘宝作 , 门殿龙 , 于源龙 , 鲁晓帆 , 郑智 , 赖国泉 , 李明哲 , 杨昊天 , 韩炳甫 , 张瑞琦 , 钱坤 , 尹威江 , 李传国 , 葛朝朝 , 苍岚 , 李显超 , 刘旭 , 吕小强 , 杨浪浪 , 张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向与纵深组合的隧道抗震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减震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超前支护;2)隧道开挖;3)初期支护;4)全断面垂向钻孔;5)全断面垂向注浆;6)二次衬砌。仰拱部分钻孔完毕后开始注浆,保证同一区域的拱顶、边墙、仰拱同阶段注浆,即全断面注浆;通过注浆设备向注浆管内注入水泥浆,直至每个孔达到注浆终止条件为止,注浆结束后插入弹性塑胶止浆塞同时拔出注浆管封孔;全断面接触注浆可使弹性区及更远处的围岩更好的连接形成一个环状的整体,能够较大程度改善围岩的强度,圆形断面抗震性能较好,能够分散地震力,有效避免局部应力集中问题,有效抑制隧道衬砌的地震响应和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59071.5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水型单层衬砌等效厚度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隧道模型,确定第一层喷射混凝土厚度h1,第一层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E1,第二层喷射混凝土厚度h2,第二层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E1,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隧道塑性铰长度l;(2)确定喷涂防水界面参数,喷涂防水界面参数包括确定喷涂防水材料性能参数和确定叠合结构喷涂防水界面参数;(3)计算等效厚度;(4)采用室内试验进行验证;(5)采用数值模拟进行验证。本发明能够提供可靠的防水型单层衬砌等效厚度的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359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13217.3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墙板生产工艺,筛选水泥、粉煤灰、砂、外加剂和纤维材料后按比例在搅拌机进行混合,之后在捏合机捏合3‑5min后输送至挤出机中;从挤出机中挤出得到初步成型的墙板,将成型墙板送入蒸养库中进行50‑80℃蒸养操作至含水率<8%后出库,出库后的水泥墙板进行裁切,并进行砂光机进行砂光处理后对墙板的规格进行铳边处理,并将合格品通过多根打包带进行打包并检验,合格的产品入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水泥墙板中添加纤维材料使墙体具有强度高、自重轻的特点,并且由于是干法施工,在水泥墙板施工时,可大幅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同时提高施工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869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90779.3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三局集团西南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室内边坡模型试验的桩土压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其中装置包括若干圆桩模具与若干土压力盒成型系统,所述土压力盒成型系统包括连接杆与土压力盒成型块,所述土压力盒成型块的两侧分别与一根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桩段连接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圆桩模具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土压力盒成型块经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圆桩模具内。整体可拆卸连接,可灵活确定试验需模拟的桩身长度;桩身模具和土压力盒成型系统采用分体式设计,使得装置具备极高的实用性;土压力盒成型系统能够灵活布设,可根据试验需要确定数量和位置,使得本发明具备良好的通用性;主要结构材料能够重复利用,满足环保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