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26448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88993.6
申请日:2016-05-03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IPC: E01D21/00 , E01D19/14 , E01D101/26 , E01D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0 , E01D19/14 , E01D2101/26 , E01D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线形斜独塔双索面的斜拉桥主塔的施工方法,将主塔分多节段施工,即自下而上分为下塔墩下节段、下塔墩上节段、塔梁结合节段、上塔柱第一节段至上塔柱最高节段,上塔柱最高节段为塔顶装饰块;十对斜拉索一一对应地位于上塔柱第三节段至上塔柱次高节段上。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根据主塔的变截面特点,采用分节段搭设大型钢管支架作为安全作业平台,并分节段搭设配套的盘扣式安全爬梯,分节段绑扎钢筋,分节段后场加工劲性骨架、现场安装劲性骨架和分节段搭设模板,还将原本作为施工临时的劲性骨架加以利用,无需拆除,减少了施工工序,简化了设计过程,缩短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775565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0136412.0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单桩单钩水下翻桩方法,采用一艘具有一个主钩的起重船并包括以下步骤:先根据单桩起吊后平衡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计算主钩至主吊耳之间的距离以及主钩至单桩底部的距离,然后根据α确定主吊钢丝绳的直径和辅吊钢丝绳的直径;将两根主吊钢丝绳的上端均挂在主钩上,下端各自挂在单桩的两个主吊耳上,再将辅吊钢丝绳的上端挂在主钩上,下端通过U形扣钳制在单桩的底部;主钩起吊单桩,使单桩落入水中,并下放至单桩的底部桩尖触到海底泥面;继续下放起重船的主钩使辅吊钢丝绳逐渐呈松弛状态,将辅吊钢丝绳与主钩脱钩,同时U形扣自动脱离单桩的底部,然后起升主钩将单桩竖立。本发明的翻桩方法可有效降低船舶设备的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025947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66993.9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 厦门正安德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E21D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覆盖地开挖超净硬岩盾构机的滚刀刀圈,包括刀圈本体。在刀圈本体的外圆面上沿周向开有两圈齿孔,该两圈齿孔的间距为刀圈本体的厚度H的二分之一;每圈齿孔的间距相同,并且两圈齿孔交错布置,每个齿孔内均安装一个破岩齿;破岩齿的齿头外凸于刀圈本体的外圆面的高度为12~15mm;在盾构机的推力小于滚刀刀圈的主轴的额定载荷25吨的80%时,两圈破岩齿的齿头交替贯入岩石,使齿头贯入岩石的投影面积为4~5.5cm2。本发明的滚刀刀圈能在开挖各类RQD值在85以上的超硬净岩地质实现碾挤压破岩效果,同时能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91112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96148.X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IPC: B63B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基础钢管桩的滚装上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码头在装货期内的水文资料;计算运桩驳船的压舱水的水泵流量和滚装配车的上船速度和滚装作业时间;将运桩驳船靠在码头的滚装位置,通过调节压载水调整运桩驳船的姿态及甲板高度,再用缆绳将运桩驳船与码头之间进行可靠系缆;将钢管桩放置在滚装配车上;涨潮时,待运桩驳船的甲板平面基本与码头的平面持平后,在码头与运桩驳船的尾部之间设置滚装引道;驱动滚装配车缓慢向运桩驳船移动,过程中不断调节压载水来调整运桩驳船的姿态,以保持运桩驳船的甲板与码头始终平齐;装船完毕,滚装配车自动卸货后驶离运桩驳船。本发明的滚装上船方法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节省运输资金。
-
公开(公告)号:CN10583951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31659.7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线独塔双索面的斜拉桥,包括主塔、主梁、斜拉索和承台。主塔的迎索面和背索面均为曲率变化但宽度不变的弧面,并且纵向倾斜角不相同并随主塔施工逐节段变化,位于主塔中段的纵向倾斜角最小为50°,位于塔底和塔顶的纵向倾斜角度接近90°;主塔的两侧面为平面且宽度由下而上逐渐变小,使主塔的高度方向自塔底至塔顶的横截面线性地逐渐变小;主塔为四边倒角的实心截面,在主塔的高度方向从塔底至塔顶倒角的长度由150cm线性地渐变至50cm,宽度均为30cm;主梁与主塔通过混凝土浇筑为一体;斜拉索由十对构成并设置在主塔和主梁之间。本发明的斜拉桥具有结构合理、造型美观,力感强,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94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67019.4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 厦门正安德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破极硬岩石的反循环钻机的滚刀,包括主轴、刀壳和破岩齿。刀壳包括相邻设置的主刀壳和背刀壳;破岩齿包括设在主刀壳上的主齿和设在背刀壳上的背齿;每个主齿的主齿齿头凸出主刀壳的外周面的高度为12.5~15mm,主齿齿头的底部半径为18~20mm,主齿齿头的顶面是半径为5~6mm的球弧面,侧面是与顶面顺滑连接且半径为20~30mm的球弧面;背齿镶嵌在背刀壳的外周面上开设的两圈背齿孔中,两圈背齿孔的间距为15~20mm并错开布置;每个背齿的背齿齿根为圆柱体,背齿齿头为半球体。本发明的滚刀能在钻机施加1.5~3倍岩石的抗压强度的作用力时实现对抗压强度大于160MPa的岩石破岩。
-
公开(公告)号:CN105645074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10134510.7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土压平衡盾构皮带输送机刮泥系统及方法,该方案基于底座总成、连接杆、刀架、刮刀片以及缓冲调节器来实现,其中底座总成相对于皮带输送机中的输送皮带设置;连接杆的一端与底座总成铰接连接,另一端支撑和连接刀架;刀架安置在连接杆的一端;刮刀片安置在刀架上,并与输送带配合;缓冲调节器驱动连接连接杆,以调节刮刀片与输送带之间的配合关系。据此构成的皮带输送机刮泥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了各类黏土地层及复杂多变地层中,渣土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粘结皮带、泥渣掉落、皮带打滑等问题;进一步的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施工设备和工作环境受污染,节约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50716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24736.3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IPC: E01D2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跨箱梁整体超高交替顶升施工系统及方法,通过控制两组可主动施加顶升力的千斤顶,在一组千斤顶顶升结束后,将该组千斤顶的顶升力均匀线型的转移到第二组千斤顶上,进行交替式连续的顶升作业。本发明提供的跨线桥超高交替顶升施工方案,能够确保顶升时桥梁结构安全和顶升精度及桥梁整体落梁后的线形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施工周期、降低建筑能耗、保障城市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98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67895.7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 厦门正安德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E21D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开挖极硬岩石盾构机的滚刀刀圈,包括刀圈基体,在刀圈基体的外缘一体延伸出刀刃,刀刃呈平口形,刀刃的外圆面上沿周向开有一圈齿孔,每个齿孔内均设有一个破岩齿;所述破岩齿包括设于齿孔内的齿根和位于齿根顶部且外凸于所述刀刃的外圆面的齿头;所述齿头外凸于所述刀刃的外圆面的高度为12~15mm;所述齿头为圆锥形且顶部为圆弧面;在盾构机的推力小于滚刀刀圈的主轴的额定载荷25吨的80%时,该齿头贯入岩石的投影面积为4~5.5cm2。本发明的用于盾构机刀盘上的滚刀刀圈,能在完整性好的抗压强度为135~165MPa的极硬岩石中实现碾挤压破岩效果,同时能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295548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744230.1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先拱后梁的桥梁施工工艺下维持力学平衡的临时装置,包括两道临时系杆和四个临时支座;每道临时系杆设在单道拱肋的一对拱脚之间;四个临时支座一一对应地设在两道拱肋的一对拱脚的底面与两个主桥墩的顶面之间。每道临时系杆包括两个系杆锚箱、两组锚具和四束钢绞线;两个系杆锚箱一一对应地且对称地焊接在一对拱脚的外侧面上;每个系杆锚箱包括顶箱体、上箱体、下箱体和底箱体;两组锚具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两个系杆锚箱上;四束钢绞线一一对应地连接在两组锚具之间;每个临时支座包括墩顶段和梁底段。本发明的临时装置,对整个拱肋和主梁的施工安全和保证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还能简化施工工序,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