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469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88758.1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7D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校正的智能加油机器人感知方法,所采用的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加油站罩棚上的外部摄像头、设置于加油站的工控机、控制柜、设置于加油机器人末端执行气爪上的末端移动式感知系统及具备通讯协议的加油机;末端移动式感知系统包括设置于末端执行气爪上的摄像头、激光位移传感器A、激光位移传感器B、超声波传感器及内窥镜摄像头。本发明的方法结合结构布局、动作方案以及算法校正具有较高的感知稳定性,且整套感知方案的成本较低,具有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23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29342.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凝胶调剖剂及其应用,所述凝胶调剖剂的原料组分包括:具有设定固相含量的油泥浮渣、聚丙烯酰胺以及交联剂,所述聚丙烯酰胺的离子特性为阴离子或两性离子型;其中,所述油泥浮渣具有设定固相含量,所述油泥浮渣的含量为20重量%~40重量%。本申请内容通过油泥浮渣、聚丙烯酰胺以及交联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了现有油泥浮渣难以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510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61182.1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臂加油机器人系统,包括控制系统、视觉系统和双臂加油机器人;所述控制系统用于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分析、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双臂加油机器人控制以及危险预警;所述视觉系统用于对车辆信息、人员信息、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图像分析算法,从而得出双臂加油机器人应该采取的动作。该双臂加油机器人系统解决了现有加油站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469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88745.4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7D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块分布式智能加油机器人,包括六轴机械臂,六轴机械臂腕部连接有末端执行气爪,末端执行气爪的末端连接工具头;末端执行气爪包括第一级滑环气爪转接、信息采集部件、第二级滑环气爪转接、缓冲部件、第三级滑环气爪转接及夹持部件,末端执行气爪通过第一级滑环气爪转接与六轴机械臂连接,信息采集部件设置于第一级滑环气爪转接与第二级滑环气爪转接之间,缓冲部件设置于第二级滑环气爪转接与第三级滑环气爪转接之间,夹持部件设置于第三级滑环气爪转接远离缓冲部件一端;本发明的加油机器人,结构紧凑,末端体积小,对停靠车辆的姿态变换具有更高水平的适应能力,对不同车型的适应能力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212837612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0586209.1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壁支撑器及裸眼井井壁稳定管柱,井壁支撑器包括:上中心管;外套,同轴套设在上中心管外,外套与上中心管之间形成环状活塞腔;活塞组件,设置在环状活塞腔内且活塞组件能够沿外套的轴线方向滑动,活塞组件的第一端外侧设置有驱动腔,驱动腔与上中心管内部连通;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固定铰接于上中心管的外壁,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活塞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支撑板,固定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处,且支撑板能够沿上中心管的径向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用于支撑裸眼井的井壁,防止出现井壁垮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671718U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20554415.4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串联泵举升管柱,包括:油管;柱塞泵,同轴设置在油管内,柱塞泵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抽油杆连接;螺杆泵驱动装置,同轴设置在油管中并位于柱塞泵的下方,螺杆泵驱动装置包括中心管、驱动杆和单向轴承,中心管通过转动轴承同轴套设在油管内,中心管的内壁设置有固定键,驱动杆上端与抽油杆固定连接,驱动杆的下端置于中心管内部,驱动杆的外周设置有与固定键配合的螺旋槽,单向轴承外圈与中心管下端的内壁固定连接;螺杆泵和油管锚,螺杆泵的转子上端与单向轴承的内圈连接,油管锚与螺杆泵的转子下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够降低现有技术中容易发生断杆事故的问题,提高整体装置的下入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212671735U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20530481.8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喷井正掺稀管柱,包括:油管,设置在套管中;空心杆,同轴穿设在油管内;叶片式涡流发生器,包括空心轴和多个叶片,空心轴能转动地设置在空心杆的下端并与空心杆连通,空心轴上设置有与空心杆连通的掺稀孔,多个叶片间隔均布于空心轴的外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稀油从空心杆向下掺入,与油管内原油混合上行,上行的混合液会驱动叶片式涡流发生器的叶片旋转起到搅拌混合液的作用,使得稀油与原油混合液产生涡流,混合更加均匀,达到提高稀油和地层稠油在油管内的混合效果的目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