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子检测的芯片结构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467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45908.0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用于分子检测的芯片结构及检测方法,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该芯片结构包括第一芯片层、第二芯片层和第三芯片层以及样本池,第一芯片层的下表面形成内凹的空腔结构,空腔结构与第二芯片层之间形成气路通道;第三芯片层的上表面形成内凹的至少两个反应腔,第三芯片层与第二芯片层之间形成连通各个反应腔的流体通道;第一芯片层上设置有气体接口,气体接口与气路通道连通;芯片结构还包括液体接口,液体接口与流体通道连通,样本池的下端口与液体接口对接。本申请通过气路通道让第二芯片层发生变形,以密封住反应腔,具备低成本、驱动与自封一体等优势,可极大降低芯片的空间消耗并简化芯片驱动方式。

    一种多机理复合式宽频带振动俘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1091237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22288.9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机理复合式宽频带振动俘能器,包括第一振动梁、第二振动梁、高频压电复合梁、第一动磁体、第二动磁体和线圈,所述第一振动梁与所述第一动磁体固连并在振动激励下带动所述第一动磁体振动,所述第二振动梁与所述第二动磁体固连并在振动激励下带动所述第二动磁体振动,其中所述第一振动梁与所述第二振动梁分体设置,所述第一动磁体与所述线圈之间能够通过电磁感应输出电能,所述第一动磁体和所述第二动磁体能够在所述第一振动梁和所述第二振动梁带动下触碰所述高频压电复合梁,并根据触碰所述高频压电复合梁的压电效应输出电能。本发明的宽频带振动俘能器具备低频宽频带俘能效果、同时输出较大的电压和较大电流及更广泛的最佳负载应用范围。

    一种抗过载冲击电路板的灌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13277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0982288.6

    申请日:2016-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过载冲击电路板的灌封装置,包括:上盖组合(1)、底板(2)、底板柱I(3)、底板柱II(4)、侧板I(5)和侧板II(6);所述侧板I(5)和侧板II(6)相对接固定安装;所述上盖组合固定安装于侧板I(5)和侧板II(6)的上方;所述底板(2)固定安装于侧板I(5)和侧板II(6)的下方;所述底板柱I(3)和底板柱II(4)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2)上。本发明可以确保电路板在过载冲击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且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重复使用,解决电路板振动时所受冲击较大,稳定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一种发射筒倾角动态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5377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51895.7

    申请日:2016-0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00 G01C21/18 G01D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射筒倾角动态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斜置石英加速度计、水平石英加速度计、MEMS陀螺和楔形本体,还包括: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电源模块、外壳、连接器。其中,斜置石英加速度计测量与发射筒轴向夹角为45°方向的重力加速度分量,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到静态条件下的发射筒俯仰角;水平石英加速度计用于确定车体的横滚角;发射筒调整时,通过MEMS陀螺测量俯仰角速度,进行积分得到动态俯仰角。本装置克服了传统倾角测量装置在大倾角下测量精度差的问题,且量程大、测量精度高,而且能够实现动态测量,尤其适用于垂直发射情况下的发射筒倾角动态测量。

    一种微流控超表面及其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93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13047.6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超表面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密封层、柔性介质层和驱动控制层,所述柔性介质层上设置有螺旋结构单元组,所述螺旋结构单元组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螺旋形微流道;所述密封层设置在所述柔性介质层顶面,以将液态金属密封在所述螺旋形微流道中;所述驱动控制层设置在所述柔性介质层底面,用于控制所述螺旋形微流道中液态金属的流动位置及形状。本发明的微流控超表面在柔性介质层中形成螺旋形微流道,通过液态金属在螺旋形微流道中的可逆连续流动控制,实现电磁响应频率连续动态重构,实现20GHz‑40GHz宽频带响应能力,具有响应频率/波束连续调控、宽频扫描感知、定频聚束感知等功能。

    微流控芯片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5832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451870.6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样本加载装置以及气压控制装置,属于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包括:顶层、封盖层以及检测层,封盖层设置于顶层与检测层之间,其中:检测层上设置样本加载模块和样品处理模块,样本加载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口、样本池、结构腔,结构腔通过微通道与样品处理模块相连接;封盖层上设置有进样通孔、透气通孔,透气通孔上覆盖或内设阻水透气膜,进液通孔与进样口连通,透气通孔与结构腔连通;顶层上第一通孔与进液通孔连通,第一通孔用于与样本加载装置相连接,顶层上第二通孔与透气通孔相对设置,第二通孔用于与样本加载的驱动装置装置相连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微流控芯片的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低的问题。

    微流控芯片、样本加载装置以及气压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5832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451870.6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样本加载装置以及气压控制装置,属于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包括:顶层、封盖层以及检测层,封盖层设置于顶层与检测层之间,其中:检测层上设置样本加载模块和样品处理模块,样本加载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口、样本池、结构腔,结构腔通过微通道与样品处理模块相连接;封盖层上设置有进样通孔、透气通孔,透气通孔上覆盖或内设阻水透气膜,进液通孔与进样口连通,透气通孔与结构腔连通;顶层上第一通孔与进液通孔连通,第一通孔用于与样本加载装置相连接,顶层上第二通孔与透气通孔相对设置,第二通孔用于与样本加载的驱动装置装置相连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微流控芯片的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低的问题。

    一种大功率电推进器用电极的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5446B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710860539.8

    申请日:2017-09-21

    Abstract: 一种大功率电推进器用电极的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制冷部,介质循环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感知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对制冷部进行调节和控制,所述介质循环部对电极进行冷却。现如今大功率电推进器工作过程中缺乏对电极的主动冷却保护措施,本发明的电极冷却装置改变空间惯性冷却模式,与大功率电推进器结合安装,利用低温冷却剂循环主动冷却方式,解决了原有电极因工作温度过高导致的熔断问题,有效降低大功率电推进器电极工作时的温度,有效提高了电极的使用寿命,间接延长了电推进器的工作寿命,降低其使用成本。

    一种双光纤陀螺同轴装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11068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364524.9

    申请日:2014-07-29

    Inventor: 王忠晶 韩晓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光纤陀螺同轴装调方法,通过构建光纤陀螺测量系统、建立光纤陀螺测量系统坐标系、定义光纤陀螺敏感轴在空间的各夹角、测量光纤陀螺的初始位置、标定光纤陀螺敏感轴OZ'的位置、推导调节平面与光纤陀螺安装面的关系式、建立三维模型、计算垫片厚度,选择塞尺规格、加工垫片、装调光纤陀螺十步完成双光纤陀螺同轴的装调。光纤陀螺测量系统由主光纤陀螺(1)、备份光纤陀螺(2)、安装结构本体(3)组成。通过双光纤陀螺同轴的装调,解决使用备份光纤陀螺时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的问题。采用该方法装调完成的双光纤陀螺,能使标定出的角 、 。

    一种弹上数据测量记录仪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32689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11385.3

    申请日:2014-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上数据测量记录仪,包括:供电模块(1)、外壳(2)、加速度计A(6)、加速度计B(7)、加速度计C、陀螺(9)、数据采集处理存储模块(10)。三个加速度计、陀螺(9)及数据采集处理存储模块(10)安装在支架(5)上,进行电气连接后,对弹上数据测量记录仪进行灌封。记录仪通过实时测量弹体坐标系上的加速度分量和弹体坐标系上的角速率分量,及记录仪的初始信息计算出导弹的弹道轨迹、飞行姿态、速度、转动特性。记录仪可以采集外部压力、振动、冲击及温度等弹体的外部参数信息。解决导弹飞行过程中弹体姿态、弹道轨迹、弹体外部压力、振动、冲击及温度自主测量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