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部件阵列式精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89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3415.5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部件阵列式精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属于纤维复合材料装配制造领域。其通过安装工装实现了4件纤维复合材料防护罩在金属法兰1回转体部件上的阵列式精装配。在装配过程中,吊装孔塑料防护钉对金属法兰吊装孔进行防护,并调整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和安装工装之间的配合度;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通过连接螺钉、弹簧垫圈和各纤维复合材料堵头实现了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在金属法兰之间的隐藏式稳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多部件阵列式精装配问题,实现了金属部件和纤维复合材料部件之间的隐藏式稳定连接,组合成了新的外形,形成了不同材料交互式配合的一体密封槽,满足了承载性、轻量化和内圆外方的要求。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圆筒沿轨移动水压脱模装置及脱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117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88824.7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圆筒沿轨移动水压脱模装置及脱模方法,属于纤维复合材料制造领域。芯模涂抹脱模剂后,进行湿法连续纤维缠绕成型纤维复合材料圆筒,固化后将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带芯模进行车加工,然后吊装至轻轨上的支承座上,脱模封头小车、支承座、芯模移动车在轻轨上沿轴向依次安置,保证脱模封头、芯模、纤维复合材料圆筒轴心共线,连接脱模封头、纤维复合材料圆筒、芯模、挡圈和拉筋,然后将脱模泵注水软管螺旋安装到脱模封头注水接口上,调节压力并注水,将芯模顶出,将芯模和纤维复合材料圆筒产品进行分离,完成脱模。该脱模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对产品和芯模均没有损伤,适合圆筒产品的脱模和量化生产脱模需求。

    大型复合材料回转体机加工旋转支承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875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71446.3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型复合材料回转体机加工旋转支承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属于纤维复合材料设计制造领域。解决了如何在机加工过程中既能不损伤产品而安全旋转、又能在机加工方向承载的问题。本发明的上抱箍和下抱箍通过上连接板和下定位板用连接螺栓连接固定,将纤维复合材料管件紧抱在两个内抱紧环中,进行机加工操作时,将旋转支承防护装置安放在机床的旋转托轮上,对纤维复合材料管件进行支承。在变换机加工位置时,通过旋转配重孔径向给力,借助机床旋转托轮和旋转支承防护装置的相对运动实现纤维复合材料管件的周向位置变换。本发明安装定位简单、拆卸方便,实现了对产品的防护,提高了机加工操作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圆筒沿轨移动水压脱模装置及脱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117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688824.7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圆筒沿轨移动水压脱模装置及脱模方法,属于纤维复合材料制造领域。芯模涂抹脱模剂后,进行湿法连续纤维缠绕成型纤维复合材料圆筒,固化后将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带芯模进行车加工,然后吊装至轻轨上的支承座上,脱模封头小车、支承座、芯模移动车在轻轨上沿轴向依次安置,保证脱模封头、芯模、纤维复合材料圆筒轴心共线,连接脱模封头、纤维复合材料圆筒、芯模、挡圈和拉筋,然后将脱模泵注水软管螺旋安装到脱模封头注水接口上,调节压力并注水,将芯模顶出,将芯模和纤维复合材料圆筒产品进行分离,完成脱模。该脱模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对产品和芯模均没有损伤,适合圆筒产品的脱模和量化生产脱模需求。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及隐藏式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6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03414.0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及隐藏式连接方法,属于纤维复合材料设计制造领域。其包括吊耳防护壳、连接螺钉、若干堵头和弹簧垫圈,金属结构件和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胶接连接后,通过连接螺钉和弹簧垫圈将金属结构件和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进行螺接,再分别将各堵头胶接连接在对应的位置,实现了金属结构件和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之间的隐藏式稳定连接,保证了回转体吊耳承载结构的承载性和轻量化要求,并对金属吊耳起到了防护作用。该方法实现了复合材料部件和金属部件间的稳定连接,承载优异,型面配合好,操作简单。

    一种载荷转移的成型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87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08870.8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载荷转移的成型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解决了如何稳定夹持大尺寸重型金属芯模并实现缠绕设备的稳定运行的问题。该装置通过一字型连接头取代传统缠绕设备的三爪或四爪的卡装夹持方式,传动缠绕机的旋转运动。通过芯模前、后卸力轴分别传动前、后旋转支承轮转动,将载荷分别转移到前、后支承座上,大大降低了缠绕设备的负荷和设计难度,使得缠绕设备可以更好的保证芯模旋转、小车运动、绕丝嘴进给和摆动的协调顺滑配合,实现了对于直径大于Φ600mm,长度大于5m的大直径、长尺寸的圆筒纤维复合材料产品的成型。本发明的缠绕设备、金属芯模的稳定性以及成型过程的稳定性均得以实现和提高,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成本低。

    深海浮标耐压筒体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5701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02325.0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海浮标筒体,包括容纳舱体(7)、端部体;所述容纳舱体(7)与端部体相配合连接;所述容纳舱体(7)包括一个或多个舱体单元;其中,多个舱体单元之间沿轴向方向依次连接;多个舱体单元所构成部件的一端连接一个端部体;多个舱体单元所构成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端部体。本发明提供的深海浮标筒体,改善了接口处的应力传力及变形,所述接口处为端环和碳纤维。本发明提供的深海浮标筒体以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复合材料耐压舱,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的优点,重量能够比同等规格的金属耐压舱减少40%。因此,在深海环境中可以提供更高的净浮力,能够搭载更多的科学仪器及设备,具有优越的性能价格比。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

    公开(公告)号:CN221525300U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20179678.X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属于纤维复合材料设计制造领域。其包括吊耳防护壳、连接螺钉、若干堵头和弹簧垫圈,金属结构件和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胶接连接后,通过连接螺钉和弹簧垫圈将金属结构件和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进行螺接,再分别将各堵头胶接连接在对应的位置,实现了金属结构件和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之间的隐藏式稳定连接,保证了回转体吊耳承载结构的承载性和轻量化要求,并对金属吊耳起到了防护作用。该结构实现了复合材料部件和金属部件间的稳定连接,承载优异,型面配合好,操作简单。

    一种多部件阵列式精装配结构及其安装工装

    公开(公告)号:CN221937547U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20179679.4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部件阵列式精装配结构及其安装工装,属于纤维复合材料装配制造领域。其安装工装为方形结构,中心为圆形通孔,安装工装周向设置有四个支承块,安装工装的四个侧边上安装有四个定位板,四个顶角上安装有四个顶部定位板。多部件阵列式精装配结构的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在金属法兰回转体部件上阵列式装配,对其进行防护,金属法兰回转体部件上安装有若干吊耳,纤维复合材料吊耳防护罩安装在吊耳外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多部件阵列式精装配问题,实现了金属部件和纤维复合材料部件之间的隐藏式稳定连接,组合成了新的外形,形成了不同材料交互式配合的一体密封槽,满足了承载性、轻量化和内圆外方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