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70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02946.6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金浩 , 潘昭光 , 杨罡 , 葛怀畅 , 李瑞 , 夏天 , 胡帆 , 赵昊天 , 王彬 , 周哲民 , 常潇 , 张明晔 , 李胜文 , 邢甲豪 , 杨洋 , 王朝辉 , 刘翼肇 , 闫昱安 , 张敏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计及热网流量的电‑热耦合系统两阶段规划方法,包括:建立第一阶段投资模型,其中,第一阶段投资模型包括第一目标函数,第一目标函数以规划周期内的设备投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构建;建立第二阶段运营模式模型,其中,第二阶段运营模式模型包括第二目标函数,第二目标函数以规划周期内的设备投资成本与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构建;设定规划周期内的运行环境数据,并使用相应的KKT条件代替第二阶段运营模式模型,将构建的整体模型转换为单级混合整数性优化问题,利用点内法求解,得到适应不同场景的规划方案。采用上述方案的本发明能够实现系统的最优规划和运行,从而提高整体的效率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352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300814.2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金浩 , 葛怀畅 , 李胜文 , 潘昭光 , 刘翼肇 , 夏天 , 常潇 , 杨罡 , 赵昊天 , 周哲民 , 杨洋 , 张明晔 , 李瑞 , 邢甲豪 , 郑惠萍 , 王朝辉 , 祗会强 , 郝佳男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双层协同扩展规划方法,属于多能流耦合系统规划技术领域;解决了能源设施的最优投资策略和具有DR约束的最优运营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建立上层投资模型;建立下层运营模式模型;设定规划周期,由全国电力与热力供需形势分析报告得到电、热负荷的年增长率和折扣率;在给定规划周期、典型日、电、热负荷的年增长率数据后,用相应的KKT条件来代替线性的下层运营模式模型,将所提出的由下层运营模式模型组成的BLCEP模型转换为单级混合整数线性优化问题,利用内点法进行求解,得到适应不同场景的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本发明应用于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32223.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碱性电解槽的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涉及碱性电解槽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碱性电解槽,依据电极动力学建立碱性电解槽的电流‑电压经验关系模型与产氢量的产氢表达式;根据通入的交流电功率与整流器的整流效率,得到碱性电解槽的输入电功率的第一表达式,根据功率、电流与电压间的关系,得到输入电功率的第二表达式;结合电流‑电压经验关系模型、产氢表达式、第一表达式与第二表达式,得到关于交流电功率与产氢量的关系式;对关系式进行求解,其中,求解过程中将电流‑电压经验关系模型中的对数项采用分段线性拟合的方式进行简化。本申请能够使含有碱性电解槽模型的优化问题的求解难度大幅减低,并保证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26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414888.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83 ,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钢铁园区能量流‑物质流耦合系统协同调度方法,包括:建立钢铁园区能量流‑物质流耦合系统协同调度的目标函数;确定生产系统与能源系统的约束条件;根据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基于调度模式对钢铁园区能量流‑物质流耦合系统进行协同调度。采用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实现了钢铁园区能量流‑物质流耦合系统的物质流与煤气、电力等能量流互补互济、协同调控,助力钢铁行业绿色转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354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04623.0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金浩 , 常潇 , 潘昭光 , 李瑞 , 葛怀畅 , 杨洋 , 夏天 , 刘翼肇 , 赵昊天 , 周哲民 , 杨罡 , 邢甲豪 , 李胜文 , 王朝辉 , 郑惠萍 , 闫昱安 , 刘新元 , 成路佳
IPC: H04L9/40 , H04L9/32 , H04L9/00 , H04L67/104 , H04L67/12 , G06F21/64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热协同经济调度方法,包括,对每个进行电热协同调度的能源主体按照区块链系统自动生成并为其分配的数字签名进行身份验证,其中验证通过的主体参与电热协同经济调度;按照投票选举的方式,从所有参与电热协同经济调度的能源主体中选举产生领导者,其他能源主体自动变成跟随者;通过领导者执行求解CHPD优化模型,将得到的结果广播给跟随者;通过跟随者对结果进行验证,若结果是最优解,则将最优解广播给其他所有能源主体,若所有参与电热协同经济调度的能源主体中有50%的能源主体接收最优解,则达成共识;根据最优解获取最优调度方案,通过区块链系统按照最优调度方案调整机组出力,进行电热协同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3520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00814.2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金浩 , 葛怀畅 , 李胜文 , 潘昭光 , 刘翼肇 , 夏天 , 常潇 , 杨罡 , 赵昊天 , 周哲民 , 杨洋 , 张明晔 , 李瑞 , 邢甲豪 , 郑惠萍 , 王朝辉 , 祗会强 , 郝佳男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合能源系统的规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双层协同扩展规划方法,属于多能流耦合系统规划技术领域;解决了能源设施的最优投资策略和具有DR约束的最优运营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建立上层投资模型;建立下层运营模式模型;设定规划周期,由全国电力与热力供需形势分析报告得到电、热负荷的年增长率和折扣率;在给定规划周期、典型日、电、热负荷的年增长率数据后,用相应的KKT条件来代替线性的下层运营模式模型,将所提出的由下层运营模式模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09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330974.6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网络能量的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判别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网络部分响应信息,并沿所述网络部分响应信息的轨迹积分,构建网络能量函数;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构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电压的相关性指标,定量分析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电压之间相关性关系,提取出网络能量无功项作为电压主导因素;基于网络能量无功项的特性分析,将暂态电压稳定问题转换为网络能量无功项幅值轨迹曲线敛散性问题,利用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判别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情况。本申请不仅计算速度较快,同时鲁棒性较强,可适用于当前新能源接入量较大的新型系统;本申请能够实现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快速判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8616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16270.9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电功率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特征提取的可解释深度学习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非线性特征提取及滞后特征创建:目前特征选择的方法大多是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等线性函数来反映环境变量对风力发电功率的影响,而实际上,风电输出功率与众多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本发明采用最大互信息系数(MIC)方法进行非线性特征提取,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环境变量对风力发电功率的非线性影响。在特征选择的基础上,对关键特征进行滞后性处理,创建新的滞后特征(Lag Features)。做法是将时间序列中的过去值作为当前时刻的特征。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捕捉时间序列数据中的时间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81523.0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41 , G06F18/2131 , G06N3/0442 , G06N3/0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变量时序分解与多模型组合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相关性筛选、季节性趋势分解、时域和频域注意力、多模型融合预测、零出力调整。本发明确定基于多变量时序分解与多模型组合的预测方法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中具有最优效果。该模型成功整合了STL分解、BiLSTM和TCN、时域和频域注意力机制的优势,既能精细捕捉光伏功率的季节性循环模式,又能准确建模其长期趋势演变,从而实现对光伏功率输出的精准预测,为光伏电站的运行优化、虚拟电厂调度及能源市场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286302.3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雪婷 , 王玮茹 , 郑惠萍 , 常潇 , 刘新元 , 刘超 , 李静 , 李淑珍 , 霍成军 , 李蒙赞 , 李瑞 , 薄利明 , 曲莹 , 郝捷 , 刘众元 , 暴悦爽 , 陈丹阳 , 芦耀辉
IPC: G06F18/2433 , G08B21/18 , G08B31/00 , G01N33/00 , G06F18/15 , G06F18/2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源侧碳排放量化及预警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碳排放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所述监测点监测并收集源侧碳排放源的排放源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基于所述数学模型对所述源侧碳排源数据进行验证或预测,得到所述源侧碳排放源碳排放的预测值或验证值;对所述排放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碳排放测量值和所述碳排放测量值缺失时的预测结果,基于所述碳排放测量值和所述碳排放测量值缺失时的预测结果核算得到,所述源侧碳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基于所述预测值或验证值对所述碳排放量进行校验,基于校验结果发出碳排放预警。本发明方便,效率高,能够快速的对源侧碳排放进行量化,进而能够提升碳排放的减排优化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