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52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07203.0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山东泰开电器绝缘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国内外的研究中尚未对电、热、力等多物理场作用下的超/特高压GIS断路器用绝缘拉杆开展研究工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绝缘拉杆多物理场缺陷放电检测平台,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与测量单元连接,检测单元包括热应力模块、机械应力模块和电应力模块,热应力模块与控制单元连接,机械应力模块与控制单元连接,电应力模块与控制单元连接,电应力模块与绝缘拉杆连接,热应力模块与连接模块连接,机械应力模块与连接模块连接,连接模块与绝缘拉杆连接;可以评估绝缘拉杆在电、热、力下的绝缘性能和老化状态,评估缺陷影响及发展。能够为更好地理解绝缘拉杆的性能、优化其设计以及提高其可靠性提供有力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62298.3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山东泰开电器绝缘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拉杆缺陷检测设备,属于电力系统中绝缘材料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平台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中心的灯管,所述固定平台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三组相机调节支架,三组所述相机调节支架上均设置有三个相机载物台,每个所述相机载物台上均设置有相机,所述相机连接有相机控制装置,所述固定平台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封闭外罩,所述封闭外罩的顶部开设有圆口,所述圆口上设置有盖体。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绝缘拉杆缺陷检测设备,降低了工人检测的工作量,减小了主观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检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32223.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碱性电解槽的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涉及碱性电解槽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碱性电解槽,依据电极动力学建立碱性电解槽的电流‑电压经验关系模型与产氢量的产氢表达式;根据通入的交流电功率与整流器的整流效率,得到碱性电解槽的输入电功率的第一表达式,根据功率、电流与电压间的关系,得到输入电功率的第二表达式;结合电流‑电压经验关系模型、产氢表达式、第一表达式与第二表达式,得到关于交流电功率与产氢量的关系式;对关系式进行求解,其中,求解过程中将电流‑电压经验关系模型中的对数项采用分段线性拟合的方式进行简化。本申请能够使含有碱性电解槽模型的优化问题的求解难度大幅减低,并保证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02946.6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金浩 , 潘昭光 , 杨罡 , 葛怀畅 , 李瑞 , 夏天 , 胡帆 , 赵昊天 , 王彬 , 周哲民 , 常潇 , 张明晔 , 李胜文 , 邢甲豪 , 杨洋 , 王朝辉 , 刘翼肇 , 闫昱安 , 张敏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计及热网流量的电‑热耦合系统两阶段规划方法,包括:建立第一阶段投资模型,其中,第一阶段投资模型包括第一目标函数,第一目标函数以规划周期内的设备投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构建;建立第二阶段运营模式模型,其中,第二阶段运营模式模型包括第二目标函数,第二目标函数以规划周期内的设备投资成本与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构建;设定规划周期内的运行环境数据,并使用相应的KKT条件代替第二阶段运营模式模型,将构建的整体模型转换为单级混合整数性优化问题,利用点内法求解,得到适应不同场景的规划方案。采用上述方案的本发明能够实现系统的最优规划和运行,从而提高整体的效率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352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300814.2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金浩 , 葛怀畅 , 李胜文 , 潘昭光 , 刘翼肇 , 夏天 , 常潇 , 杨罡 , 赵昊天 , 周哲民 , 杨洋 , 张明晔 , 李瑞 , 邢甲豪 , 郑惠萍 , 王朝辉 , 祗会强 , 郝佳男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双层协同扩展规划方法,属于多能流耦合系统规划技术领域;解决了能源设施的最优投资策略和具有DR约束的最优运营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建立上层投资模型;建立下层运营模式模型;设定规划周期,由全国电力与热力供需形势分析报告得到电、热负荷的年增长率和折扣率;在给定规划周期、典型日、电、热负荷的年增长率数据后,用相应的KKT条件来代替线性的下层运营模式模型,将所提出的由下层运营模式模型组成的BLCEP模型转换为单级混合整数线性优化问题,利用内点法进行求解,得到适应不同场景的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本发明应用于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703520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00814.2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金浩 , 葛怀畅 , 李胜文 , 潘昭光 , 刘翼肇 , 夏天 , 常潇 , 杨罡 , 赵昊天 , 周哲民 , 杨洋 , 张明晔 , 李瑞 , 邢甲豪 , 郑惠萍 , 王朝辉 , 祗会强 , 郝佳男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合能源系统的规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双层协同扩展规划方法,属于多能流耦合系统规划技术领域;解决了能源设施的最优投资策略和具有DR约束的最优运营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建立上层投资模型;建立下层运营模式模型;设定规划周期,由全国电力与热力供需形势分析报告得到电、热负荷的年增长率和折扣率;在给定规划周期、典型日、电、热负荷的年增长率数据后,用相应的KKT条件来代替线性的下层运营模式模型,将所提出的由下层运营模式模
-
公开(公告)号:CN117354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04623.0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金浩 , 常潇 , 潘昭光 , 李瑞 , 葛怀畅 , 杨洋 , 夏天 , 刘翼肇 , 赵昊天 , 周哲民 , 杨罡 , 邢甲豪 , 李胜文 , 王朝辉 , 郑惠萍 , 闫昱安 , 刘新元 , 成路佳
IPC: H04L9/40 , H04L9/32 , H04L9/00 , H04L67/104 , H04L67/12 , G06F21/64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热协同经济调度方法,包括,对每个进行电热协同调度的能源主体按照区块链系统自动生成并为其分配的数字签名进行身份验证,其中验证通过的主体参与电热协同经济调度;按照投票选举的方式,从所有参与电热协同经济调度的能源主体中选举产生领导者,其他能源主体自动变成跟随者;通过领导者执行求解CHPD优化模型,将得到的结果广播给跟随者;通过跟随者对结果进行验证,若结果是最优解,则将最优解广播给其他所有能源主体,若所有参与电热协同经济调度的能源主体中有50%的能源主体接收最优解,则达成共识;根据最优解获取最优调度方案,通过区块链系统按照最优调度方案调整机组出力,进行电热协同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2103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0369206.6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34 , G06V10/82 , G06V10/28 , G06V10/30 , G06V10/26 , G06T7/00 , G06T7/80 , G06T7/73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电力设备红外测温设备距离参数识别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红外测温时手持式红外热像仪与电力设备之间的拍摄距离,包括对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标记红外图像中的电力设备区域、基于SSD算法进行设备类型自动识别、基于图像处理得到设备的最小邻接矩形框、识别目标设备的像素宽度、基于改进的单目测距算法实现图像中的设备距离的自动识别。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能够利用红外图像中电力设备的像素宽度自动识别设备距离,解决电力设备红外成像因拍摄角度变换及设备拍摄不全导致的距离识别难度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9718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628271.5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视角感知的稀疏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图像数据,并提取所述目标图像数据中的时间信息、坐标信息和高程信息;将提取到的所述目标图像数据基于所述坐标点信息和所述高程信息,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全局图像集和多个包围盒;处理单个包围盒内图像数据的配准;处理邻域包围盒之间的匹配,并将邻域包围盒进行拼接,得到初始稀疏三维模型;对得到的所述初始稀疏三维模型进行优化,得到多视角感知的稀疏三维模型。本发明可以依托目前大量存在和正在产生的可见光图像构建初始稀疏模型,可见光图像可以通过固定和移动采集装置获取,而且不限于同类型采集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2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51105.6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5 , G08B31/00 , G06F18/2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缺陷检测的变电设备故障预警系统及方法,涉及故障预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变电设备的多个运行模式并进行模式切换,采集多个实时运行数据;通过缺陷提取,输出多组缺陷特征向量;根据多组缺陷特征向量进行故障事件识别,输出匹配故障事件,并分别计算对应的多个风险指标;融合多个风险指标,并按照融合风险指标生成故障预警信号进行故障预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变电设备故障预警方法仅针对单一运行模式或特定缺陷进行检测,故障预警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融合多个运行模式下的实时运行数据,进行缺陷提取和故障事件识别,提高故障预警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