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型电容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8885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344285.X

    申请日:2012-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H01G4/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高度尺寸的增加并且提高抗弯强度的叠层型电容器,在叠层型电容器中的五个第一内部电极层的一个上配置一个追加的第一内部电极层,该追加的第一内部电极层的端缘与该第一内部电极层同样地连接到第一外部电极(12),并且以隔着厚度(td2)比第一电介体层(DL1)的厚度(td1)薄,且对电容形成无贡献的第二电介体层(DL2)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另外,在五个第二内部电极层的一个上配置一个追加的第二内部电极层,该追加的第二内部电极层的端缘与该第二内部电极层同样地连接到第二外部电极(13),并且以隔着厚度(td3)比第一电介体层的厚度薄,且对电容形成无贡献的第三电介体层(DL3)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

    叠层型电容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88857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344285.X

    申请日:2012-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H01G4/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高度尺寸的增加并且提高抗弯强度的叠层型电容器,在叠层型电容器中的五个第一内部电极层的一个上配置一个追加的第一内部电极层,该追加的第一内部电极层的端缘与该第一内部电极层同样地连接到第一外部电极(12),并且以隔着厚度(td2)比第一电介体层(DL1)的厚度(td1)薄,且对电容形成无贡献的第二电介体层(DL2)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另外,在五个第二内部电极层的一个上配置一个追加的第二内部电极层,该追加的第二内部电极层的端缘与该第二内部电极层同样地连接到第二外部电极(13),并且以隔着厚度(td3)比第一电介体层的厚度薄,且对电容形成无贡献的第三电介体层(DL3)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

    叠层型电容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3784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10109880.7

    申请日:2012-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H01G4/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高度尺寸的增加并且提高抗弯强度的叠层型电容器,在叠层型电容器中的五个第一内部电极层的一个上配置一个追加的第一内部电极层,该追加的第一内部电极层的端缘与该第一内部电极层同样地连接到第一外部电极(12),并且以隔着厚度(td2)比第一电介体层(DL1)的厚度(td1)薄,且对电容形成无贡献的第二电介体层(DL2)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另外,在五个第二内部电极层的一个上配置一个追加的第二内部电极层,该追加的第二内部电极层的端缘与该第二内部电极层同样地连接到第二外部电极(13),并且以隔着厚度(td3)比第一电介体层的厚度薄,且对电容形成无贡献的第三电介体层(DL3)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

    叠层型电容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37841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109880.7

    申请日:2012-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H01G4/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高度尺寸的增加并且提高抗弯强度的叠层型电容器,在叠层型电容器中的五个第一内部电极层的一个上配置一个追加的第一内部电极层,该追加的第一内部电极层的端缘与该第一内部电极层同样地连接到第一外部电极(12),并且以隔着厚度(td2)比第一电介体层(DL1)的厚度(td1)薄,且对电容形成无贡献的第二电介体层(DL2)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另外,在五个第二内部电极层的一个上配置一个追加的第二内部电极层,该追加的第二内部电极层的端缘与该第二内部电极层同样地连接到第二外部电极(13),并且以隔着厚度(td3)比第一电介体层的厚度薄,且对电容形成无贡献的第三电介体层(DL3)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