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943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261022.8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IPC: G01R19/145 , G01R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验电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验电器。该验电器包括底座、高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和触头,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底座上,触头设置于高度调节机构远离底座的一端,高度调节机构被配置为能调节触头的高度,触头用于接触待测物体验电;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筒、抱杆、连接球和转动组件,连接筒固定在底座上,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抱杆上,连接球部分球面与连接筒固定连接;抱杆通过转动组件与另一部分球面转动连接,以改变抱杆与水平面的夹角。本发明实现了验电器的高度和角度调节,提升了验电器的触头位置的调整便利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07747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36695.X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IPC: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低压线路接地故障指示器,包括电源电路、信号输出电路、接线装置、控制管理电路、输出指示电路、漏电检测电路和短路检测电路;所述控制管理电路分别与所述信号输出电路、输出指示电路、漏电检测电路和短路检测电路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安装低压线路接地故障指示器,定位低压接地故障相,有助于提高供电的的可靠性和降低故障反复动作的次数,降低人力查找故障点的难度,提高运行、抢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配网自动化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以后的发展方向低压线路接地故障指示器并入低压断路器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17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484231.0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IPC: H02J3/28 , H02J3/32 , H02J15/00 , H02J3/38 , C25B1/04 , C25B9/65 , C25B15/00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风电场经济效益的氢储配置与控制协同优化方法,属于新能源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一段时间内各风机的最大有功发电功率曲线,建立风/氢/储耦合系统中制氢电解槽、蓄电池、氢气压缩机、储氢罐等各部件的稳态数学模型,确定风/氢/储耦合并网系统的经济性优化目标并形成经济性配置优化问题,对优化问题进行凸化处理使其满足凸优化条件,采用凸优化求解该优化问题同步得到各个部件在最优控制下的最优容量配置。该方法可同步优化系统配置与控制,且在优化中考虑了蓄电池和电解槽的非线性效率,大幅降代了风/氢/储耦合并网系统的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与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09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61022.8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IPC: G01R19/145 , G01R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验电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验电器。该验电器包括底座、高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和触头,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底座上,触头设置于高度调节机构远离底座的一端,高度调节机构被配置为能调节触头的高度,触头用于接触待测物体验电;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筒、抱杆、连接球和转动组件,连接筒固定在底座上,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抱杆上,连接球部分球面与连接筒固定连接;抱杆通过转动组件与另一部分球面转动连接,以改变抱杆与水平面的夹角。本发明实现了验电器的高度和角度调节,提升了验电器的触头位置的调整便利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2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87300.5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源接入模型的消纳设备调整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目标电力系统接入的电源的第一关联数据及接入的消纳设备的第二关联数据;将所述第一关联数据输入至预先构建的电源接入模型,以得到目标电源输出数据,以及,将所述第二关联数据输入至预先构建的储能确定模型,以得到目标设备储能数据;基于所述目标电源输出数据和所述目标设备储能数据对与所述电源连接的多个所述消纳设备之间的组合方式进行调整。实现了基于电源接入模型的消纳设备调整,提高了消纳设备调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6297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91911.X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及电缆检测系统,涉及电力电缆维护技术领域,该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声磁传感器线性阵列单元、信号变换单元、滤波放大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输出单元。该装置可将电缆所处环境中的磁信号和声音信号变换为电压信号,对电压信号进行过滤和放大处理,再对过滤放大后的电压信号进行故障定位分析处理并输出故障定位分析结果。本发明通过该装置能够有效地提升电缆故障定位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3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63627.1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IPC: H02J13/00 , G01R31/08 , G01R31/67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品类电源接入电网的连接设备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该方法首先构建波动‑设备保护对策预测模型,然后获取全品类电源接入电网的当前波动参数,根据当前波动参数,利用波动‑设备保护对策预测模型,得到当前波动参数下的全品类电源接入电网中连接设备所需的保护对策,并利用保护对策对连接设备进行保护,并获取保护后的连接设备的运行参数,最后根据连接设备在保护后的运行参数和预设运行参数,对全品类电源接入电网中连接设备进行监测。上述技术方案,在监测的同时利用预测得到的对策对设备进行保护,并对保护后的设备进一步监测,以观察其是否运行稳定,进一步保证了电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9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62082.2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全品类电源的能流平衡调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实时监测电网接入全品类电源后分别与全品类电源中各品类电源连接的端口的波动信息,然后根据波动信息,在全品类电源中确定待平衡电源,并基于电网的硬件设备信息,获取电网应对待平衡电源的波动所能采取的所有补偿策略信息,最后在所有补偿策略信息中,选择待平衡电源所需的补偿策略信息;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电网引入全品类电源后,全品类电源波动影响供电稳定的问题,可以针对不同的全品类电源选择其所需的补偿策略进行能流平衡调控,从而实现对电源波动的精确补偿,提高供电质量,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可靠用电。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23428.7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台区自动转供降损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二、三、四开关智能终端、联络控制开关智能终端;各终端之间相互通讯;第二开关智能终端实时检测第一变压器负载量,第四开关智能终端实时检测第二变压器负载量;联络控制开关智能终端根据第一、二变压负载量输出指令至对应联络控制开关以使其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第四开关智能终端则根据联络控制开关的状态,以及第一变压器低、高压进线开关的合闸状态输出指令至对应第二变压器低压进线开关以使其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第三开关智能终端根据联络控制开关的不同工作状态及第二变压器低压进线开关的不同工作状态输出控制指令至对应第二变压器高压进线开关以使其处于不同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17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84231.0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供电局
IPC: H02J3/28 , H02J3/32 , H02J15/00 , H02J3/38 , C25B1/04 , C25B9/65 , C25B15/00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风电场经济效益的氢储配置与控制协同优化方法,属于新能源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一段时间内各风机的最大有功发电功率曲线,建立风/氢/储耦合系统中制氢电解槽、蓄电池、氢气压缩机、储氢罐等各部件的稳态数学模型,确定风/氢/储耦合并网系统的经济性优化目标并形成经济性配置优化问题,对优化问题进行凸化处理使其满足凸优化条件,采用凸优化求解该优化问题同步得到各个部件在最优控制下的最优容量配置。该方法可同步优化系统配置与控制,且在优化中考虑了蓄电池和电解槽的非线性效率,大幅降代了风/氢/储耦合并网系统的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与控制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