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3978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832848.4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装置(10),该组装装置(10)包括用于使侧围板(12)和车身顶盖(14)的位置对齐的对位机构(18、20)而构成。例如,前方对位机构(18)具有:第1基部(42a),其被设置于前方侧机械手的第1前端臂(22a);车顶定位部(72a、74a)和侧围板定位部(64a、66a),其以可位移的方式被该第1基部(42a)支承;右前方梁部(44a)和左前方梁部(46a),其从第1基部(42a)沿车宽方向延伸;第1左侧标记部(54a)、第1右侧标记部(48a),其被设置于上述梁部(44a、46a)的各顶端;左侧视觉传感器(84a、86a)和右侧视觉传感器(80a、82a),其分别检测第1左侧标记部(54a)和第1右侧标记部(48a)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423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80100458.5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40/114 , B62J45/00
Abstract: 本发明的估计装置具有:第一检测单元,其检测骑乘式车辆的横摆方向的运动状态;判断单元,其判断所述骑乘式车辆的行驶状态是第一状态还是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与所述第一状态相比接近直行状态的状态;估计单元,其估计所述骑乘式车辆的转弯半径。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估计单元通过基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的第一方法来估计所述骑乘式车辆的转弯半径;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估计单元通过与所述第一方法不同的第二方法来估计所述骑乘式车辆的转弯半径。
-
-
公开(公告)号:CN10700080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580065616.X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的组装方法,其具备:姿势维持工序,使外侧面板(2)和顶盖(3)以保持规定的姿势的方式抵接到内骨架(1)的规定部位上;以及,接合工序,使在该姿势维持工序中抵接的外侧面板(2)和顶盖(3)与内骨架(1)接合,直到成为至少能够维持作为汽车车身的姿势的状态为止,从而形成汽车车身。
-
公开(公告)号:CN10968928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80056256.6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焊接装置等的移动受限的车身用定位夹具装置。在车身用定位夹具装置(1)中,主体部(10)的至少一部分与开口部(K)相比配置在车身组装体(W)的内部空间(N)侧。主体部(10)包括:第1定位机构部(30),其将对开口部(K)的第1部位(P1)进行定位的第1定位部件(50)的位置以能够调整的方式支承;第2定位机构部(40),其将对开口部(K)的第2部位P2进行定位的第2定位部件(60)的位置以能够调整的方式支承;以及构架部(20),其支承第1定位机构部(30)和第2定位机构部(40)。
-
公开(公告)号:CN11442366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980100458.5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40/114 , B62J45/00
Abstract: 本发明的估计装置具有:第一检测单元,其检测骑乘式车辆的横摆方向的运动状态;判断单元,其判断所述骑乘式车辆的行驶状态是第一状态还是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与所述第一状态相比接近直行状态的状态;估计单元,其估计所述骑乘式车辆的转弯半径。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估计单元通过基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的第一方法来估计所述骑乘式车辆的转弯半径;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估计单元通过与所述第一方法不同的第二方法来估计所述骑乘式车辆的转弯半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00080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5616.X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的组装方法,其具备:姿势维持工序,使外侧面板(2)和顶盖(3)以保持规定的姿势的方式抵接到内骨架(1)的规定部位上;以及,接合工序,使在该姿势维持工序中抵接的外侧面板(2)和顶盖(3)与内骨架(1)接合,直到成为至少能够维持作为汽车车身的姿势的状态为止,从而形成汽车车身。
-
公开(公告)号:CN103538647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285417.2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6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47/00 , B23P21/008 , B62D65/028 , B62D65/18 , F16F15/002 , Y10T29/49774 , Y10T29/53539
Abstract: 提供作业方法和作业装置,不论伴随输送的振动如何,都对输送中的作业对象物(工件)进行高精度的作业。所述作业方法包含:振动预测工序,根据由工件输送装置(2)输送的过程中的工件(W)产生的振动的测量结果预测以后将在工件(W)中产生的预测振动模式;振动执行工序,将机器人(131)控制成与以预测出的预测振动模式对应的振动进行动作;振动检测工序,检测在振动执行工序中机器人(131)产生的振动;以及振动调整工序,对机器人(131)产生的振动与预测振动模式进行比较,在不同的情况下,将机器人(131)的振动调整为与预测振动模式一致,在机器人(131)对工件(W)进行作业之前完成上述各个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53864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285417.2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6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47/00 , B23P21/008 , B62D65/028 , B62D65/18 , F16F15/002 , Y10T29/49774 , Y10T29/53539
Abstract: 提供作业方法和作业装置,不论伴随输送的振动如何,都对输送中的作业对象物(工件)进行高精度的作业。所述作业方法包含:振动预测工序,根据由工件输送装置(2)输送的过程中的工件(W)产生的振动的测量结果预测以后将在工件(W)中产生的预测振动模式;振动执行工序,将机器人(131)控制成与以预测出的预测振动模式对应的振动进行动作;振动检测工序,检测在振动执行工序中机器人(131)产生的振动;以及振动调整工序,对机器人(131)产生的振动与预测振动模式进行比较,在不同的情况下,将机器人(131)的振动调整为与预测振动模式一致,在机器人(131)对工件(W)进行作业之前完成上述各个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442367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1980100457.0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式车辆,所述跨骑式车辆具有:后方检测部,其检测车辆后方的检测区域中的物体;告知部,在通过后方检测部检测到物体的情况下,其向驾驶员进行告知,跨骑式车辆具有:获取部,其获取跨骑式车辆的行驶信息;确定部,其根据行驶信息来确定跨骑式车辆的转弯方向和转弯半径;和变更部,其根据转弯方向和转弯半径来变更后方检测部中的直行行驶时的检测区域的设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