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4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218167.9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9/18 , F16H57/035 , F16H6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其能够防止由异物侵入和/或接近驻车齿轮而引起的不良情况。无级变速器(10)在变速箱体(11)内具备:驱动带轮(16)和从动带轮(17);金属带(18),其卷绕于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驻车齿轮(21),其设置于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19);驻车棘爪(23);驻车杆(25);以及引导部件(28)。无级变速器通过使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槽宽变化而使变速比变化,并使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向车轮传递。变速箱体(11)具有:引导件支承部(12c),其支承引导部件(28);以及辅助肋(54),其从引导件支承部(12c)延伸设置,并以与驱动带轮之间的间隙为规定的宽度以下的方式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210547.8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9/18 , F16H57/035 , F16H6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其能够防止由异物侵入和/或接近驻车齿轮而引起的不良情况,成本和生产率优异。无级变速器(10)在变速箱体(11)内具备:驱动带轮(16)和从动带轮(17);金属带(18),其具有卷绕于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多个推片(31)和多个金属环(33);驻车齿轮(21),其设置于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19);以及驻车棘爪(23),无级变速器(10)通过使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槽宽变化而使变速比变化,使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向车轮传递。变速箱体具有环状肋(51),该环状肋以除了与驻车棘爪的摆动轨迹交叉的位置和规定的位置以外包围驻车齿轮的外周的方式与第二箱体(13)一体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177012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0080601.3
申请日:2020-0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控制系统,利用简单的动作使车辆的动作的控制不发生冲突。车辆控制系统具备:车辆近距离无线通信部,其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路径进行通信;车辆网络通信部,其通过全局通信路径进行通信;控制ECU;发送控制部,其向控制车辆1的动作的控制ECU发送车辆近距离无线通信部和车辆网络通信部接收到的控制命令;以及控制命令检测部,其检测在规定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多个相同的控制命令,发送控制部在控制命令检测部检测出在规定时间内接收到多个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按依照规定的优先顺序的顺序向控制ECU发送控制命令,控制ECU按照接收的顺序处理从发送控制部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控制车辆的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77012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080601.3
申请日:2020-0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控制系统,利用简单的动作使车辆的动作的控制不发生冲突。车辆控制系统具备:车辆近距离无线通信部,其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路径进行通信;车辆网络通信部,其通过全局通信路径进行通信;控制ECU;发送控制部,其向控制车辆1的动作的控制ECU发送车辆近距离无线通信部和车辆网络通信部接收到的控制命令;以及控制命令检测部,其检测在规定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多个相同的控制命令,发送控制部在控制命令检测部检测出在规定时间内接收到多个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按依照规定的优先顺序的顺序向控制ECU发送控制命令,控制ECU按照接收的顺序处理从发送控制部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控制车辆的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34796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280007790.5
申请日:2012-04-03
Applicant: 巴斯夫日本股份有限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9D16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67/02 , C08L61/32 , C08L71/02 , C09D167/00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得具有出色涂漆性能(尤其是就防流挂性而言)、光滑且呈现高品质外观的水性中涂漆组合物。[解决方式]一种水性中涂漆组合物,其包含(A)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聚酯树脂、(B)蜜胺树脂和(C)聚丙二醇作为必要组分,其中所述组分(A)为聚酯树脂,其通过向树脂酸值为25-35mgKOH/g的聚酯树脂中添加基于组分(A)的树脂固体分为7-20质量%的(a)含C1-3烷氧基的二醇单烷基醚,然后用仲胺和/或叔胺中和而被赋予水性;且所述组分(B)包含甲基化的蜜胺树脂和甲基/丁基混合烷基化的蜜胺树脂,且所述甲基化的蜜胺树脂与所述甲基/丁基混合烷基化的蜜胺树脂的基于树脂固体分的含量比以质量计为50/50-90/10,且组分(A)与组分(B)的基于树脂固体分的含量比以质量计为70/30-90/10;且所述组分(C)的数均分子量介于400和1200之间,组分(C)的含量以质量百分比计介于1和10质量%之间,相对于组分(A)和组分(B)的以质量计的组合树脂固体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38603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1910310917.4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58/24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44
Abstract: 提供在抑制蓄电池的负载增大的同时使蓄电池温度调整控制及空调控制得到兼顾的车辆用电源装置。车辆用电源装置具备蓄电池(12)、空调装置(15)、蓄电池温度调整装置(14)及控制机构(16)。控制机构(16)具备:在用户预先设定的空调开始时刻开始空调装置(15)的工作的空调控制部(17);以及基于空调开始时刻(t1)及蓄电池温度来设定开始蓄电池温度调整装置(14)的工作的蓄电池温度调整开始时刻(t2)的蓄电池温度控制部(18),因此能够缩短空调装置及蓄电池温度调整装置这两方工作的状态而减轻蓄电池的负担,不仅如此,而且能够消除用户因设定空调开始时刻及蓄电池温度调整开始时刻这两方而感到的厌烦。
-
公开(公告)号:CN11038603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310917.4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58/24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44
Abstract: 提供在抑制蓄电池的负载增大的同时使蓄电池温度调整控制及空调控制得到兼顾的车辆用电源装置。车辆用电源装置具备蓄电池(12)、空调装置(15)、蓄电池温度调整装置(14)及控制机构(16)。控制机构(16)具备:在用户预先设定的空调开始时刻开始空调装置(15)的工作的空调控制部(17);以及基于空调开始时刻(t1)及蓄电池温度来设定开始蓄电池温度调整装置(14)的工作的蓄电池温度调整开始时刻(t2)的蓄电池温度控制部(18),因此能够缩短空调装置及蓄电池温度调整装置这两方工作的状态而减轻蓄电池的负担,不仅如此,而且能够消除用户因设定空调开始时刻及蓄电池温度调整开始时刻这两方而感到的厌烦。
-
公开(公告)号:CN103347966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80007790.5
申请日:2012-04-03
Applicant: 巴斯夫日本股份有限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9D16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67/02 , C08L61/32 , C08L71/02 , C09D167/00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得具有出色涂漆性能(尤其是就防流挂性而言)、光滑且呈现高品质外观的水性中涂漆组合物。[解决方式]一种水性中涂漆组合物,其包含(A)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聚酯树脂、(B)蜜胺树脂和(C)聚丙二醇作为必要组分,其中所述组分(A)为聚酯树脂,其通过向树脂酸值为25-35mgKOH/g的聚酯树脂中添加基于组分(A)的树脂固体分为7-20质量%的(a)含C1-3烷氧基的二醇单烷基醚,然后用仲胺和/或叔胺中和而被赋予水性;且所述组分(B)包含甲基化的蜜胺树脂和甲基/丁基混合烷基化的蜜胺树脂,且所述甲基化的蜜胺树脂与所述甲基/丁基混合烷基化的蜜胺树脂的基于树脂固体分的含量比以质量计为50/50-90/10,且组分(A)与组分(B)的基于树脂固体分的含量比以质量计为70/30-90/10;且所述组分(C)的数均分子量介于400和1200之间,组分(C)的含量以质量百分比计介于1和10质量%之间,相对于组分(A)和组分(B)的以质量计的组合树脂固体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