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80677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510266323.X

    申请日:2015-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热交换器能够通过较少的工序来制造。热交换器(30)由以下部分构成:筒状的中心壳体(31);一对端板(32、33),它们封闭中心壳体(31)的两端;以及多个热交换管(50),其两端被这些端板(32、33)支承,并在内部流动有第1热介质。热交换管(50)是将比管的周长长的板材弯曲而形成的,板材的端部彼此至少在1处重叠,贯通了该重叠的内侧的板(51b)和外侧的板(52b)中的一方的第1焊道(56)与另一方熔合从而接合。

    热交换器
    2.
    发明公开
    热交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70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1089019.3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由多个热交换单元配置为层状而构成。热交换单元由第1板材和第2板材重合而构成。第2板材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并且宽度方向设定为水平。第2板材的上表面具有第1冷凝水接受部,该第1冷凝水接受部能够接受在上表面流动的冷凝水。第1冷凝水接受部具有贯穿第1板材和第2板材而能够供冷凝水通过的至少一个冷凝水通过孔。

    热交换器和热交换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44753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355771.2

    申请日:2014-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和热交换设备,该热交换器是小型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10)由以下部分构成:筒状的中心壳体(31);一对端板(32、33),它们封闭中心壳体(31)的两端;以及多个热交换管(34),它们的两端支承于所述端板(32、33)并在内部流动有第1热介质。在以第1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为基准,将配置在上游侧的端板作为上游侧端板(32)、并将配置在下游侧的端板作为下游侧端板(33)的情况下,下游侧端板(33)由下游侧底面部(33a)和下游侧壁部(33b)构成,下游侧底面部(33a)支承热交换管(34)的下游侧端部(34b),下游侧壁部(33b)从该下游侧底面部(33a)的周缘一体地立起,并且,下游侧壁部(33b)的末端部(33c)朝向上游侧地配置。

    热交换器
    4.
    发明公开
    热交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70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1087088.0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单元的端部具有:底部,其形成于第1板材;以及顶板部,其形成于第2板材,与底部隔开间隔而设置。在热交换单元的端部的内部设置有加强部,该加强部以不扩大间隔的方式与底部和顶板部接合而能够加强端部。

    中和器
    5.
    发明公开
    中和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089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085678.X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中和器。该中和器能够通过积存于从壳体的导入口朝向排出口的流路的液体来遮挡从导入口导入的气体。将用于阻断气体的最低限度的水位设为下限水位L。在比下限水位L靠下游侧的下游侧流路上设置有封闭部件,该封闭部件封闭流路以遮挡气体的流动。封闭部件由能够溶解于液体的水溶性物质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