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流带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5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601459.1

    申请日:2022-05-30

    申请人: 河海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潜流带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包括:水动力重构装置;所述水动力重构装置包括若干人造堰,所述若干人造堰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人造堰上设有微生物注射通道;沙坡定型装置;所述沙坡定型装置包括定型顶板和定型底板,所述定型顶板包括若干长板和若干短板,所述长板和短板交替排布且两者可转动连接,所述定型底板与所述定型顶板可拆卸连接;微生物吸附装置。本发明利用人造堰及河床沙坡形态制造水头差形成双重自然泵吸现象,重构河道水动力从而促进潜流带中潜流交换过程,利用微生物固定技术保证潜流带中生物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改善河道潜流带“健康”情况,非常适用于中、小河流潜流带修复工作。

    一种水流驱动的震动式应急防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855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1273387.4

    申请日:2021-10-29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E02B3/10 E02D15/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流驱动的震动式应急防水装置,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上设有空腔;所述挡水板的底部设置为流线型倒三角状结构;过水装置,设于所述挡水板上,位于所述空腔的侧壁处;震动装置,设于所述挡水板上;若干支撑装置,与所述挡水板相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水流驱动的震动式应急防水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具有结构稳定,取材方便,挡水效果佳,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幅度减少等优点,能够为应急防洪工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一种潜流带野外示踪实验示踪剂自动投放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2211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016241.0

    申请日:2020-01-08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G01M10/00 G05D2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流带野外示踪实验示踪剂自动投放装置,包括遥控船;所述遥控船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示踪剂存储感应系统、高压微流量泵送系统和示踪剂投放注射系统,所述高压微流量泵送系统和示踪剂投放注射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遥控船尾端设置有岸边测距校准系统。其具体实施方法包括:提前向示踪剂存储系统补充示踪剂及其混合溶液,打开示踪剂存储开关,适当调整可伸缩注射杆伸缩初始长度,开启高压微流量泵及高压微流量泵处理器,然后在岸边遥控小船至设定好的位置,向河流潜流带中释放给定浓度和剂量的示踪剂。本发明可以在河流潜流带中投放一定浓度和剂量的示踪剂,为潜流带潜流交换野外示踪实验的监测提供研究依据。

    一种河面漂浮物清理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1958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239323.1

    申请日:2020-03-30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E02B15/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面漂浮物清理收集装置,包括漂浮物加速收集装置、处理装置和储存装置,所述漂浮物加速收集装置通过处理装置与储存装置连接。本发明利用水泵及挡板提高收集效率,利用破碎机处理漂浮物,能有效避免漂浮物过大而造成的堵塞及难以回收等问题,在破碎之后还采取了烘干的措施,减轻漂浮物重量,进一步提高回收存储的能力,具有高效率,操作简单便捷,回收处理能力强等优点。

    一种地形自适应水体多指标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44554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25818.7

    申请日:2022-06-02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G01N33/18 G01P1/00 G01P5/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形自适应水体多指标监测系统,包括:支撑系统,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支撑件;缓冲系统,包括滑移件、第一配重和缓冲结构;稳定系统,包括连接座和适应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有适应腔,所述适应锥置于所述适应腔的内部;所述适应锥的底部设有第二配重;水质监测系统,置于所述支撑系统上;供电系统,用于对整体系统进行供电。本发明能够为河湖水质监测提供有效、准确、稳定的数据支撑。

    一种制作沙波的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8195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153495.1

    申请日:2021-02-04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G01N1/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作沙波的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包括结构体单元、封闭空隙、制沙装置、取沙装置、金属板、底座,所述结构体单元彼此之间配合连接并通过螺栓和螺帽与金属板的孔洞连接并固定,所有的结构单元连接固定并根据要求围成封闭空隙,所述制沙装置可放置在封闭空隙中,从而根据封闭空隙的形状制作相应的沙波,所述取沙装置可放置在封闭空隙的末端,用来收集余沙,所述金属板可竖直插在所述底座的卡槽内,方便操作,并且在制作完成后通过移动所述底座从而移动整个装置,完成从一个沙波到另一个沙波的制作。本发明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可通过人为操作在水槽中制作任意形态沙波,沙波表面平整且精确,为后续潜流交换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一种制作沙波的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8195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53495.1

    申请日:2021-02-04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G01N1/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作沙波的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包括结构体单元、封闭空隙、制沙装置、取沙装置、金属板、底座,所述结构体单元彼此之间配合连接并通过螺栓和螺帽与金属板的孔洞连接并固定,所有的结构单元连接固定并根据要求围成封闭空隙,所述制沙装置可放置在封闭空隙中,从而根据封闭空隙的形状制作相应的沙波,所述取沙装置可放置在封闭空隙的末端,用来收集余沙,所述金属板可竖直插在所述底座的卡槽内,方便操作,并且在制作完成后通过移动所述底座从而移动整个装置,完成从一个沙波到另一个沙波的制作。本发明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可通过人为操作在水槽中制作任意形态沙波,沙波表面平整且精确,为后续潜流交换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一种藻类图像数据的水下采集与原位识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646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254959.2

    申请日:2022-03-15

    申请人: 河海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藻类图像数据的水下采集与原位识别装置及方法,利用摄像头实时采集防水箱玻璃纤维面与ABS树脂立面之间夹层内的藻类数据,并传递至图像识别模块进行分析,通过网络模块上传服务器,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查看识别结果,方便快捷。摄像头下方设置有LED照明模组进行补光,四周设置有若干不同放大倍率的光学镜头,通过滑轨即可移动更换,实现调焦,减轻摄像头负担,便于获取高质量的藻类数据。本发明装置整体构造合理,完成布设后可实现自动化运行。本发明基于人工智能算法能够直接实现藻类种类的识别,提高了藻类监测效率和准确率,降低了监测成本,实现了藻类状态连续监测,为藻类爆发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种潜流带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0586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601459.1

    申请日:2022-05-30

    申请人: 河海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潜流带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包括:水动力重构装置;所述水动力重构装置包括若干人造堰,所述若干人造堰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人造堰上设有微生物注射通道;沙坡定型装置;所述沙坡定型装置包括定型顶板和定型底板,所述定型顶板包括若干长板和若干短板,所述长板和短板交替排布且两者可转动连接,所述定型底板与所述定型顶板可拆卸连接;微生物吸附装置。本发明利用人造堰及河床沙坡形态制造水头差形成双重自然泵吸现象,重构河道水动力从而促进潜流带中潜流交换过程,利用微生物固定技术保证潜流带中生物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改善河道潜流带“健康”情况,非常适用于中、小河流潜流带修复工作。

    一种藻类图像数据的水下采集与原位识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646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54959.2

    申请日:2022-03-15

    申请人: 河海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藻类图像数据的水下采集与原位识别装置及方法,利用摄像头实时采集防水箱玻璃纤维面与ABS树脂立面之间夹层内的藻类数据,并传递至图像识别模块进行分析,通过网络模块上传服务器,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查看识别结果,方便快捷。摄像头下方设置有LED照明模组进行补光,四周设置有若干不同放大倍率的光学镜头,通过滑轨即可移动更换,实现调焦,减轻摄像头负担,便于获取高质量的藻类数据。本发明装置整体构造合理,完成布设后可实现自动化运行。本发明基于人工智能算法能够直接实现藻类种类的识别,提高了藻类监测效率和准确率,降低了监测成本,实现了藻类状态连续监测,为藻类爆发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