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94606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1208882.0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频率耦合因素共存情况下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针对并网逆变器系统,考虑多种频率耦合因素共存的情况,在相序坐标系下建立并网逆变器的频率耦合特性解析模型,在考虑频率耦合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电网阻抗矩阵。本发明基于广义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利用电网阻抗矩阵与并网逆变器频率耦合特性矩阵的广义阻抗比矩阵,判断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可用于多频率耦合因素共存的复杂情况下的系统稳定性分析,相比现有的基于并网逆变器阻抗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更加完善,从而避免因忽略频率耦合而导致的分析误差,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复杂情况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774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590180.1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周华 , 楼伯良 , 孙维真 , 高伏英 , 宣晓华 , 夏冰清 , 叶琳 , 华文 , 张静 , 占震滨 , 邓晖 , 赵一琰 , 吴浩 , 杨滢 , 张思 , 邱一苇 , 郑翔 , 石博隆 , 王龙飞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离散控制的高阶轨迹灵敏度计算方法。在计算离散事件发生前后系统的高阶轨迹灵敏度时,直接求取状态变量对控制参数的高阶偏导数十分繁琐。本发明基于考虑离散控制的电力系统数学模型,计算离散事件发生前系统变量的高阶轨迹灵敏度;并以此为初始值,计算离散控制动作时刻系统变量的高阶轨迹灵敏度,直至下一次离散控制动作或仿真时间结束。本发明通过计及离散控制对系统动态的影响,满足并进一步完善了电力系统安全分析和控制的需求,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系统动态过程中的状态响应受某些控制参数或初始条件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68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10321413.8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基于虚拟功率改进下垂控制技术的新能源并网方法。电压幅值的调整会影响到有功功率,频率的调整将会影响到无功功率,而传统的下垂控制采用有功和无功解耦,将不再适用于此。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考虑等效线路的阻抗,引入线性坐标旋转正交变换矩阵,得到虚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从而使虚拟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分别与功角和幅值差呈一一对应的关系,实现了功率的解耦控制;利用阻抗实时在线测量技术,测得线路上的电压,加上逆变器输出电压,得到公共耦合点电压,实现了无通讯功能;采用基于虚拟功率改进下垂控制技术的控制系统,使并网点电压波动问题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7994605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11208823.3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波矩阵传递函数的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其属于逆变器并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Toeplitz变换将非线性三角函数变换成线性矩阵,使得在相域阻抗的推导过程中可以使用成熟的线性控制框图化简理论,大大简化了模型推导过程。本发明方法适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相域阻抗建模,即使在系统控制方法进行调整时,例如加入前馈补偿控制器时,仍能够快速计算出系统阻抗模型,从而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68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0321413.8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基于虚拟功率改进下垂控制技术的新能源并网方法。电压幅值的调整会影响到有功功率,频率的调整将会影响到无功功率,而传统的下垂控制采用有功和无功解耦,将不再适用于此。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考虑等效线路的阻抗,引入线性坐标旋转正交变换矩阵,得到虚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从而使虚拟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分别与功角和幅值差呈一一对应的关系,实现了功率的解耦控制;利用阻抗实时在线测量技术,测得线路上的电压,加上逆变器输出电压,得到公共耦合点电压,实现了无通讯功能;采用基于虚拟功率改进下垂控制技术的控制系统,使并网点电压波动问题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110349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376220.3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1R31/00 , G01R31/327 , G01R31/52 , G01R1/02
Abstract: 一种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双极短路试验平面布置结构,包括站内户外直流场及站外短路试验场,所述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原正负极线出口,经户外直流场后引接至站外短路试验场进行双极短路试验;所述站内户外直流场主要包括平波电抗器、阻容分压器、直流极线避雷器、通过海缆与户内直流场相连的第一电缆终端及与站外短路试验场相连的第二电缆终端;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主要包括支柱绝缘子、铝镁合金管及通过海缆与站内户外直流场相连的第三电缆终端,所述支柱绝缘子撑起铝镁合金管呈两列布置在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的中间位置上,构成短路试验的正负极,支柱绝缘子的东侧和南侧分别对应布置有第三电缆终端;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的周围设置有一圈非金属围栏。
-
公开(公告)号:CN10877748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10590180.1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周华 , 楼伯良 , 孙维真 , 高伏英 , 宣晓华 , 夏冰清 , 叶琳 , 华文 , 张静 , 占震滨 , 邓晖 , 赵一琰 , 吴浩 , 杨滢 , 张思 , 邱一苇 , 郑翔 , 石博隆 , 王龙飞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离散控制的高阶轨迹灵敏度计算方法。在计算离散事件发生前后系统的高阶轨迹灵敏度时,直接求取状态变量对控制参数的高阶偏导数十分繁琐。本发明基于考虑离散控制的电力系统数学模型,计算离散事件发生前系统变量的高阶轨迹灵敏度;并以此为初始值,计算离散控制动作时刻系统变量的高阶轨迹灵敏度,直至下一次离散控制动作或仿真时间结束。本发明通过计及离散控制对系统动态的影响,满足并进一步完善了电力系统安全分析和控制的需求,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系统动态过程中的状态响应受某些控制参数或初始条件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51959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79497.4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营环境的快充型公交车充电优化方法。本发明采用基于滚动优化的双层优化有序充电策略,在双层优化有序充电策略中以充电费用和电池损耗费用为目标函数,以发车时电池荷电状态限制和在站充电功率限制为约束建立优化模型。本发明所提出的电动公交车的充电策略可以有效响应分时电价,对电网的削峰填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7152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232451.0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一次调频综合性能评价方法,属于一次调频技术领域,针对现有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准确评价电网、发电机群及机组的一次调频综合性能的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调频综合性能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电网频率稳定度、机群调频响应度、机组调频贡献度的计算模型,步骤2,收集h时间段内步骤1中的三个计算模型中的相关数据;步骤3,将步骤2收集的数据带入步骤1中的计算模型中,得到电网频率稳定度、机群调频响应度、机组调频贡献度数据。本发明提供计算模型,从不同层次评价电网、机群和机组的一次调频综合性能,评价方法将电网、机群和机组的一次调频综合性能数据化,能够较为直观、全面地获得相应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0797889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1126601.6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邹德龙 , 郄朝辉 , 李威 , 刘福锁 , 李兆伟 , 黄慧 , 胡阳 , 吴雪莲 , 陶泉霖 , 倪禛霖 , 马骏超 , 黄弘扬 , 宣晓华 , 陆承宇 , 楼伯良 , 华文 , 彭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潮流拥塞问题的储能电站布置方法,包括储能电站位置布置和储能电站容量布置;根据潮流拥塞线路所处位置选择近区节点作为储能电站的待接入点,选择对拥塞线路潮流影响灵敏度最高的待接入点作为储能电站的实际接入点,构成储能电站的位置方案;构建以潮流拥塞线路接入储能电站后经济效益为最高的目标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智能电站的容量布置方案。利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储能电站布置,不仅计算更加简单、便捷,而且可以更加合理的选择储能电站的容量,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