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85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679248.0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2 , G06F18/22 , G06F17/16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火电机组多元状态估计故障预警模型的增量学习方法,包括:获取多元状态估计故障预警模型,并确定模型的历史工况矩阵,获取待增量的原始工况库,得到待增量更新的向量集,并将其并入历史工况矩阵,构建新的多元状态估计故障预警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增量学习方法,依据火电机组发电特性,采用时间偏离和相似工况测度的加权法,使用设备近期数据更替历史工况库中差质量数据,消除设备生命周期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实现模型随着设备运行不断自适应的能力,进而保证模型自身持续的故障预警效果和持续改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034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66891.4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凤台发电分公司 ,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煤电机组控制回路的控制趋势时段数据选取和处理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控制回路,并确定需要收集所述目标控制回路的相关数据,所述相关数据包括目标控制回路的设定值和实际值;通过传感器采集所述目标控制回路的相关数据,确定采集时长及频率,构成设定值数据集和实际值数据集;按一定规则对设定值数据集和实际值数据集进行处理,组成评估控制回路效果的多段控制趋势数据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准确选取反映控制回路有效控制趋势的数据,充分解决了煤电机组控制回路相关参数非正常波动趋势对控制回路整体评价的消极影响,为准确评价煤电机组控制回路性能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708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79248.0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2 , G06F18/22 , G06F17/16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火电机组多元状态估计故障预警模型的增量学习方法,包括:获取多元状态估计故障预警模型,并确定模型的历史工况矩阵,获取待增量的原始工况库,得到待增量更新的向量集,并将其并入历史工况矩阵,构建新的多元状态估计故障预警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增量学习方法,依据火电机组发电特性,采用时间偏离和相似工况测度的加权法,使用设备近期数据更替历史工况库中差质量数据,消除设备生命周期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实现模型随着设备运行不断自适应的能力,进而保证模型自身持续的故障预警效果和持续改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99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04718.1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V40/10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厂操作安全系统的手指关键点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输入数据;通过目标检测网络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目标检测和关键点检测;目标检测网络包括网络主干结构、颈部结构和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目标检测头和关键点检测头;所述关键点检测头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卷积层、卷积与自注意力融合模块ACmix和第二卷积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卷积与自注意力融合模块ACmix优化目标检测网络,不仅保留了卷积神经网络在捕捉图像局部特征方面的优势,还显著增强了模型对全局图像语义的感知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567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34094.6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登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传输带金属异物自动剔除系统,包括龙门架、取料器、驱动装置、金属感应器和下料滑道;燃煤传输带从龙门架的门洞处穿过,驱动装置设置在龙门架上,用于驱动取料器贴着传输带上用于承载燃煤的表面移动,以使得掺杂有金属杂物的燃煤进入取料器;金属感应器设置在龙门架上,金属感应器用于感应金属杂物,并向控制模块发出电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电信号后控制驱动装置以驱动取料器移动;下料滑道位于燃煤传输带的一侧,使得位于取料器内部的掺杂有金属杂物的燃煤掉落至下料滑道中;本发明通过转动取料器从传输带上获取掺杂有金属杂物的燃煤,以实现燃煤中金属杂物的剔除。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4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98163.3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车厢溜车检装置及方法,包括:交互模块:建立与翻车机的数据交互获取检测车厢信息根据检测车厢信息生成控制响应信息;解析模块:解析控制响应信息获得翻车机的实时控制数据;读取模块:读取实时控制数据获得翻车机的实时车厢控制类型;采集模块:根据实时车厢控制类型激活图像采集设备执行翻车机内部图像采集,建立内部图像集;识别模块:通过实时控制数据和内部图像集进行车厢的存在判定,若存在车厢,则基于内部图像集进行区域位置点图像特征识别;判别模块:将特征识别结果输入溜车判别模型,生成溜车判别结果;判定模块:判断实时控制数据和溜车判别结果的校验结果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检测车厢溜车。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66894.8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凤台发电分公司 ,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调度的智能电厂实时预警模型计算框架,包括:通过数据源节点与计算框架所需数据库建立连接;获取测点的变化数据;对所述变化数据进行数据组装;通过模型启动节点构建模型计算服务;将得到的组装数据加入到所述模型计算服务进行模型计算,获取预警结果;预警结果输出至消息中间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基于电厂实时数据,能够进行高并发的预警的计算任务,实现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多任务实时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4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98163.3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车厢溜车检装置及方法,包括:交互模块:建立与翻车机的数据交互获取检测车厢信息根据检测车厢信息生成控制响应信息;解析模块:解析控制响应信息获得翻车机的实时控制数据;读取模块:读取实时控制数据获得翻车机的实时车厢控制类型;采集模块:根据实时车厢控制类型激活图像采集设备执行翻车机内部图像采集,建立内部图像集;识别模块:通过实时控制数据和内部图像集进行车厢的存在判定,若存在车厢,则基于内部图像集进行区域位置点图像特征识别;判别模块:将特征识别结果输入溜车判别模型,生成溜车判别结果;判定模块:判断实时控制数据和溜车判别结果的校验结果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检测车厢溜车。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2873.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萧山发电厂 , 浙江大学 ,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稳定特征原型的联邦类别增量学习建模方法,该方法在云边协同场景下实现,针对边缘设备数据类别增量时模型的灾难性遗忘问题,在边端建立类别样本记忆库存储类别代表性样本,采用基于回放范式的原型网络更新策略进行边端本地更新;针对多边端云边协同建模时灾难性遗忘的扩散问题,在云端采用以统一特征空间下的特征原型为参考基准的加权聚合策略,在联邦框架下稳定优化特征空间,实现类别知识的联邦更新。本发明在保护数据隐私的情况下,解决了边端类别增量时的协同建模问题,可以有效缓解灾难性遗忘,在模型准确性和训练稳定性方面具有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9510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88338.1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 E21F17/18 , H04Q9/00 , H04B3/54 , G08B21/16 , G08B7/06 , G07C1/10 , H02J3/00 , H02M7/04 , H02M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载波通讯一氧化碳检测器,一氧化碳检测器布置在矿房内,矿房内设置有AC36V照明线路;一氧化碳检测器包括:灯口、外壳、电路板、CO传感器和第一载波通讯模块;灯口设置在外壳的一端,灯口与AC36V照明线路相连;AC36V电源通过AC36V照明线路和灯口向电路板供电;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载波通讯模块,电路板与安装在外壳上的CO传感器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矿房内已有的AC36V照明线路结合DC/DC电压变换技术为检测器供电,无需额外安装380/220V变压器或AC380V输入的开关直流电源,从而大幅简化了供电系统,降低了系统安装与维护的成本。同时,利用已有的AC36V照明线路进行载波通讯,无需架设专门电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