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33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0511917.3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华研慧声(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10L19/008 , G10L25/60 , B60Q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行人警示音的多轨混音方法,对分别设置在多个音轨上的子声音样本进行混音操作,包括:根据指定的各音轨的配比系数及指定的车辆状态匹配耦合系数,生成混音信号,所述混音信号同时包含所有子声音样本信号的功能,子声音样本满足GB/T 37153‑2018中的所有要求。本发明提供的多轨混音方法通过单音轨声音设计、车辆状态匹配及多音轨混音调教的方式实现了电动车的行人警示音,既满足了法规要求,又可以很好的融合彰显品牌基因的声音,并且所设计的警示音能够很好地与车辆状态保持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112811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1307848.8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华研慧声(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10K11/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主动噪声控制的变步长前馈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次级通道模型模块、LMS自适应算法模块、功率放大器、麦克风及次级扬声器,其中,麦克风用于采集各个控制点实时的误差信号;次级通道模型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发动机的参考信号进行滤波操作,以将参考信号与误差信号在时域上对齐;LMS自适应算法模块用于根据完成滤波的参考信号和麦克风采集的误差信号,进行下一时刻滤波器系数更新并得到通过功率放大器的激励信号;次级扬声器用于发出激励信号。本发明改进的变步长主动控制算法有效降低多峰值点的汽车发动机噪声,可根据发动机的原始噪声特性,针对性提高峰值点处的控制精度,提高控制后噪声的线性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43203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23328.2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华研慧声(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分布式音频控制系统及音频信号处理方法,控制系统包括一个根音频节点和多个分支音频节点,所述根音频节点和分支音频节点中的每一个音频节点包括网络层,所述网络层用于将节点的音频信号传出至信号链路,及/或用于从信号链路获得音频信号;所述音频节点还包括处理器与音频外设中的至少一种,同一个音频控制系统中不同的音频节点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组成结构,同一个音频控制系统中不同的音频节点能够通过网络层双向传输音频信号,同一个音频控制系统中至少有一个分支音频节点具有处理器和网络层。本发明实现各个音频节点的信号传输优化,便于算法移植开发或多种算法的开发与兼容。
-
公开(公告)号:CN11112811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07848.8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华研慧声(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10K11/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主动噪声控制的变步长前馈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次级通道模型模块、LMS自适应算法模块、功率放大器、麦克风及次级扬声器,其中,麦克风用于采集各个控制点实时的误差信号;次级通道模型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发动机的参考信号进行滤波操作,以将参考信号与误差信号在时域上对齐;LMS自适应算法模块用于根据完成滤波的参考信号和麦克风采集的误差信号,进行下一时刻滤波器系数更新并得到通过功率放大器的激励信号;次级扬声器用于发出激励信号。本发明改进的变步长主动控制算法有效降低多峰值点的汽车发动机噪声,可根据发动机的原始噪声特性,针对性提高峰值点处的控制精度,提高控制后噪声的线性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80674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11130999.0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华研慧声(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主动噪声控制器功能检测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方法,检测系统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控制器、电气控制柜及设置在电气控制柜内的电源模块、万用表模块、动态信号发生和采集模块、I/O通讯模块、CAN通讯模块;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电源模块、万用表模块、动态信号发生和采集模块、I/O通讯模块、CAN通讯模块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电源模块、万用表模块、动态信号发生和采集模块、I/O通讯模块、CAN通讯模块均通过电气控制柜的外部接口与待检测的主动噪声控制器电连接;输入设备用于向中央控制器输入检测指令,输出设备用于输出检测结果。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精度高的自动化检测系统,提高主动噪声控制器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20513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1130923.8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华研慧声(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行人警示音的变时间尺度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始警示音信号的设计;S2,从所述原始警示音信号中截取一段声音信号作为种子信号进行种子信号的周期构造;S3,基于车况的变步长重采样;S4,生成实时警示音信号。该电动汽车行人警示音的变时间尺度实现方法对芯片的算力和存储空间要求不高,可使行人警示音的频率和幅值变化更好地与车辆驾驶特性相耦合,而且不仅能实现单频音效,还能实现宽频音效,宽频音效频率成分则非常丰富,使人听起来更加饱满。
-
公开(公告)号:CN11212891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799328.X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华研慧声(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调风机降噪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和空调。用于空调风机降噪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模块、扬声器阵列。传感器用于监测空调所产生噪声的特征并输出对应噪声监测信号,包括用于采集空调所产生噪声的参考信号麦克风、用于采集主动噪声控制后的残余音信号的误差信号麦克风。控制模块执行主动噪声控制方法,基于噪声监测信号进行噪声信号分析、降噪信号计算并生成控制信号。扬声器阵列基于控制信号产生用于对消空调所产生噪声的主动控制声音,从而实现主动噪声控制。空调包括前述的用于空调风机降噪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空调风机噪声,从而营造更加安静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80674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30999.0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华研慧声(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主动噪声控制器功能检测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方法,检测系统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控制器、电气控制柜及设置在电气控制柜内的电源模块、万用表模块、动态信号发生和采集模块、I/O通讯模块、CAN通讯模块;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电源模块、万用表模块、动态信号发生和采集模块、I/O通讯模块、CAN通讯模块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电源模块、万用表模块、动态信号发生和采集模块、I/O通讯模块、CAN通讯模块均通过电气控制柜的外部接口与待检测的主动噪声控制器电连接;输入设备用于向中央控制器输入检测指令,输出设备用于输出检测结果。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精度高的自动化检测系统,提高主动噪声控制器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1517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307435.0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华研慧声(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类型扬声器阵列的优化布置方法,应用于车内分区域声场控制系统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车内分区域声场控制系统的电声传递函数;步骤二:依据各类扬声器的频响特性和所需优化频段确定各类扬声器对应的优化频段;步骤三:利用电声传递函数,基于各类扬声器在不同潜在布置位置的控制力增量,对各类扬声器的潜在布置位置进行优先级排序;步骤四:基于各类扬声器对应的优化频段,按照各类扬声器的潜在布置位置的优先级排序依次布置扬声器,直至已布置的扬声器构成的阵列的相对控制增量在所需优化频段内满足需求。本发明能够确定各类型扬声器的数量和位置、实现车内多类型扬声器阵列的最优布置,并保证扬声器阵列控制力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11517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07435.0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华研慧声(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类型扬声器阵列的优化布置方法,应用于车内分区域声场控制系统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车内分区域声场控制系统的电声传递函数;步骤二:依据各类扬声器的频响特性和所需优化频段确定各类扬声器对应的优化频段;步骤三:利用电声传递函数,基于各类扬声器在不同潜在布置位置的控制力增量,对各类扬声器的潜在布置位置进行优先级排序;步骤四:基于各类扬声器对应的优化频段,按照各类扬声器的潜在布置位置的优先级排序依次布置扬声器,直至已布置的扬声器构成的阵列的相对控制增量在所需优化频段内满足需求。本发明能够确定各类型扬声器的数量和位置、实现车内多类型扬声器阵列的最优布置,并保证扬声器阵列控制力最大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