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控制器及连接有该控制器的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8092486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434843.6

    申请日:2018-03-28

    IPC分类号: G05B19/042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控制器及连接有该控制器的机器人。该控制器包括传感器模块、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通过SPI接口连接,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通过TTL串口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的加速度运动状态和方向运动状态,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修正机器人运动时产生的累计偏差。本申请解决了机器人控制器领域存在的机器人姿态控制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仿生手
    9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24907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21909171.1

    申请日:2017-12-29

    IPC分类号: B25J15/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手,包括手掌机构、大拇指机构、食指机构、中指机构、无名指机构和小拇指机构;食指机构、中指机构、无名指机构和小拇指机构的远指节、中指节、近指节和第一基座之间依次通过对应的旋转轴连接,近指节的一侧通过旋转轴与第一基座连接,大拇指机构中的远指节、近指节和第二基座之间依次通过对应的旋转轴连接,以使仿生手拥有多个自用度,并在第一基座设置第一电位计,在第二基座设置第二电位计,以检测指节转动位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较好的实现仿生手和人机交互动作,提高了仿生手的实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仿人机器人腿部机构及连接有该机构的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5652233U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620268905.1

    申请日:2016-03-31

    IPC分类号: B62D57/0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人机器人腿部机构及连接有该机构的机器人,包括依次连接的腰部组件、髋关节组件、大腿组件、小腿组件、踝关节组件和脚掌组件,所述髋关节组件、大腿组件、小腿组件和踝关节组件包括架体和连接在架体上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谐波减速器,所述电机和谐波减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架体上,所述大腿组件通过谐波减速器和/或转轴分别与所述髋关节组件和小腿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人机器人腿部机构及连接有该机构的机器人减少了整个机构的零件数量,便于安装,降低了安装产生的机械误差,并在架体内部设计了筋板和加强筋,有效的保证的各组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髋关节与踝关节通用机构及仿人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5651370U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620268700.3

    申请日:2016-03-31

    IPC分类号: B25J17/00 B25J11/00 B25J9/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髋关节与踝关节通用机构及仿人机器人,该髋关节与踝关节通用机构包括支撑架、X向转动单元,X向转动单元以X向为轴线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Y向转动单元,Y向转动单元以Y向为轴线转动连接于X向转动单元上;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固接部,X向转动单元上设置有第二固接部,第一固接部为Y向转动单元和仿人机器人的脚掌的通用固接部,第二固接部为仿人机器人的大腿和小腿的通用固接部,Y向转动单元上还设置有连接仿人机器人的腰部的第三固接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人机器人的髋关节与踝关节通用机构,实现了髋关节与踝关节的通用,减少了机器人总零部件的类型数量。

    一种车用的浮摆式机械能回收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767662U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20618723.8

    申请日:2022-03-21

    发明人: 陈天祥 张锐

    IPC分类号: F03G7/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用的浮摆式机械能回收发电装置,涉及能量回收发电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架、摆动振子及发电机,底架为方形框架,其四个侧边均设有一对棘轮机构。摆动振子位于底架上方,各棘轮机构均通过连杆与摆动振子底部相连,摆动振子可通过摇杆驱动棘轮转动。底架每个侧边外部均设有发电机,每对棘轮机构均通过齿轮机构驱动同侧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本实用新型任意方向的摆动均可实现机械能转化电能进行能量回收,收集来自各个方向的车辆动能,能量收集效率高,解决了汽车颠簸起伏状态下动能浪费的问题。齿轮机构可以调节传动比,让发电机处于高效率工作的状态。

    机器人行走机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16401578U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22838571.0

    申请日:2021-11-18

    发明人: 陈天祥 张锐

    IPC分类号: B62D57/0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行走机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包括:大腿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小腿部,小腿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小腿部的第一端与大腿部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小腿部相对大腿部具有收回状态和支撑状态;驱动件,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小腿部的第一端驱动连接,驱动件驱动小腿部绕第一转轴转动以使小腿部在收回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弹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弹簧的第一端与大腿部连接,弹簧的第二端与小腿部连接,弹簧用于向小腿部提供弹性力以使小腿部保持在支撑状态处。采用本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机器人小腿的驱动件负载要求较高的问题。

    一种机器人宇航员的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200167U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22014342.2

    申请日:2020-09-15

    发明人: 张锐 陈天祥

    IPC分类号: B64G4/00 B25J19/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宇航员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平台、旋转连接平台、卡接组件和定位挡板,所述卡接组件安装在旋转连接平台的顶部,卡接组件通过机械爪和电磁铁对机器人宇航员的下肢进行固定或释放,所述定位挡板与卡接组件相邻安装,对机器人宇航员下肢进行辅助定位,所述旋转连接平台底部与固定连接平台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平台底部连接舱内移动平台。解决现有机器人宇航员无法在太空舱内自由释放和固定的问题。

    驱动机构、机器人下肢结构以及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9037699U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21404326.0

    申请日:2018-08-29

    IPC分类号: B62D57/032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驱动机构、机器人下肢结构以及机器人。该驱动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小腿装配体的下连接架(1)、传动机构(2)、第一连杆(3)、连接在髋部装配体上的第一动力源(4)和第二动力源(5);所述第一动力源(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杆(3)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的尾端与所述下连接架(1)铰接;所述第二动力源(5)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机构(2)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2)的尾端与所述下连接架(1)铰接。本申请解决了机器下肢运动过程中惯性较大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伺服驱动器以及带有该驱动器的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8953910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0370814.8

    申请日:2018-03-19

    发明人: 李江涛 苏昂

    IPC分类号: G05B19/042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器以及带有该驱动器的机器人。该伺服驱动器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模块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模块用于处理总线上的数据通讯,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模块连接,用于驱动与所述伺服驱动器连接的电机,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模块通过串口执行数据相互传输。本申请解决了伺服驱动器中采用单核处理器时工作效率较为低下的技术问题。通过本申请可以将伺服驱动器性能指标最优化,从而实现了电机响应速度高、提高实时性、通讯速率和稳定性的技术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仿生手指
    10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53884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721909173.0

    申请日:2017-12-29

    IPC分类号: B25J15/00 B25J15/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手指,包括第一远指节、第二远指节、第一旋转轴、第一中指节、第二中指节、第二旋转轴、第一近指节、第二近指节、第三旋转轴、第四旋转轴、电位计和基座;第一远指节通过第一旋转轴与第一中指节连接,第二远指节通过第一旋转轴与第二中指节连接;第一中指节通过第二旋转轴与第一近指节连接,第二中指节通过第二旋转轴与第二近指节连接;第一近指节通过第三旋转轴与基座连接;电位计设置在基座上,第二近指节通过第四旋转轴与基座连接,且第四旋转轴穿过电位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抓取和拿捏的精准度,进而提高了仿生手指的实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