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2717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050778.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连铸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钢液对流情况下枝晶生长的预测方法。首先收集待研究钢材的物性参数、各成分所占比重数据;然后基于KKS模型计算相场的控制方程,计算溶质场的控制方程,并基于LBM模型将钢液流动过程分解成碰撞和迁移两个部分,基于D2Q9模型和BGK模型计算流场的控制方程,在枝晶边界应用反弹格式,结合速度迁移计算各节点的流体速度;接着将流体速度反馈给溶质场的控制方程,得到各节点的浓度;最后编写程序代码,设定边界条件及控制条件,将输出转化为图像形式,得到枝晶在钢液对流情况下的生长过程。本发明能够再现枝晶在钢液对流情况下的生长过程,且提高钢液对流情况下枝晶生长预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9303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50407.4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连铸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静置钢液中枝晶生长的预测方法。首先收集待研究钢材的物性参数、各成分所占比重数据;然后根据收集的物性参数数据及相场法模型,计算相场及溶质场的控制方程:接着编写基于并行计算的多线程程序代码,将第i个节点的相场变量及浓度计算过程分配到第i个线程中,并设定边界条件及控制条件;n个线程同时执行所述基于并行计算的多线程程序代码,第i个线程输出第i个节点的相场变量及浓度到第n+1个线程中;第n+1个线程将n个节点的相场变量及浓度转化为图像形式,得到枝晶在静置钢液中的生长过程。本发明能够再现枝晶在静置钢液中的生长过程,提高枝晶生长预测的精准度和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38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050761.7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连铸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预测方法。首先收集待研究钢材的物性参数、各成分所占比重数据;然后根据收集的物性参数数据及LBM模型,计算结晶器内的钢液流动状态:基于LBM模型将钢液流动过程分解成碰撞和迁移两个部分,基于D2Q9模型和BGK模型计算钢液流动的控制方程;对节点的动量分布函数值进行迁移,并在迁移之后施加边界条件,得到各节点的流体速度;最后编写程序代码,设定边界条件及控制条件,运行程序,输出各节点的流体速度,将输出转化为图像形式,得到结晶器内的钢液流动状态。本发明能够再现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过程,且提高结晶器内钢液流动预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0856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43230.3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液中颗粒移动的预测方法,涉及冶金连铸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收集所要研究钢液中颗粒的物性参数,根据收集的颗粒的物性参数以及流场的控制方程和颗粒的运动方程,计算颗粒的动力学参数,得到预测钢液中颗粒运动的数值模型;根据得到的预测钢液中颗粒运动的数值模型,设定初始值,确定边界条件以及各控制条件,计算得到钢液中颗粒运动的结果,再将颗粒的运动结果转化为更为直观的图像形式,显示颗粒在钢液中的运动。本发明提供的钢液中颗粒移动的预测方法,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连铸钢液中颗粒移动及其变化规律,可以有效地避免实验研究的局限性和不可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1728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71214.0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液中枝晶移动的预测方法,涉及冶金连铸技术领域。一种钢液中枝晶移动的预测方法,首先收集所要研究钢材的物性参数和主要成分及其所占比重,然后根据收集的物性参数以及相场法模型,计算相场的控制方程、溶质场的控制方程以及流场的控制方程和枝晶的运动方程,最后、编写程序代码,输入边界条件以及各控制条件,再把输出结果转化为更为直观的图像形式,预测枝晶在钢液中的运动。本发明提供的钢液中枝晶移动的预测方法,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连铸钢液中枝晶移动及其变化规律,可以有效地避免实验研究的局限性和不可重复性,不仅能够真实地再现钢液凝固过程的微观形貌,而且较为精准的预测枝晶在流动钢液中的移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24361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406218.0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206 , B22D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连铸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方坯连铸凝固末端单辊压下位置确定方法。本发明提出大方坯连铸凝固末端单辊压下位置由所浇铸钢中各溶质元素最佳压下位置和各溶质元素偏析程度权重耦合确定。这样将钢中各溶质元素的最佳压下位置耦合考虑钢中溶质元素的偏析程度来确定连铸坯凝固末端单辊压下位置,可以针对具有不同组分及其含量的钢做有针对性的计算,无需根据现场工艺实验确定,且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43344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55699.9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渣膜与气隙动态分布的连铸结晶器热流密度确定方法,属于冶金连铸过程数值模拟仿真领域。根据结晶器铜板结构与连铸坯断面尺寸,建立以1/4坯壳-结晶器横截面系统为计算对象的二维瞬态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确定坯壳表面温度、铜板热面温度和坯壳-结晶器界面间隙宽度;坯壳-结晶器界面热阻构成包括,若坯壳表面温度高于保护渣凝固温度,则坯壳-结晶器界面热阻由液渣层、固渣层与结晶器-固渣界面热阻串联组成,若坯壳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保护渣凝固温度,则坯壳-结晶器界面热阻由气隙层、固渣层与结晶器-固渣界面热阻串联组成。本发明具有较好的普适性,适用于目前所有连铸机型与断面的结晶器热流密度的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653835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141665.5
申请日:2012-05-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含硼钢宽厚板连铸坯角部横裂纹的方法。结晶器宽面和窄面水槽内的水流速度分别控制在6.6~7.0m/s和6.9~7.3m/s范围、入口水温控制在28℃~30℃;结晶器锥度应设置为1.05%~1.15%;结晶器保护渣熔点≤1150℃,粘度≤0.145(Pa·s1300℃);二冷一区内外弧合计水量为95~110l/m2;足辊区左右侧合计水量为35~45l/m2;二冷吨钢比水量控制在0.45~0.65l/Kg范围内;铸坯角部及角部内15cm范围内水流密度≤25l/(m2·min)。本发明使含硼钢宽厚板连铸坯边角缺陷率从原来的12.6%降低至3.5%以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