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8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19078.8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7/10 , G06Q50/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多荷载耦合的输电线路的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将输电线路中的输电塔和导线分别划分为多个杆件单元和导线单元,并计算每个杆件单元的风荷载、每个导线单元的风荷载、覆冰荷载和温度荷载,进而确定塔线体系的荷载矩阵;基于塔线体系的荷载矩阵,以及每个杆件单元和导线单元的物理参数和材料参数,确定杆件单元和导线单元的应力;基于每个杆件单元和每个导线单元的应力,确定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基于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监测到的数据得到塔线体系关于风、冰和温度的荷载矩阵,确定多荷载耦合作用下的线路力学状态评估,提升了线路力学状态计算的准确性,为输电线路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16170.4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输电线路驻线辅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壳、电磁取能线圈、线圈导热外壳、线圈取热环、导热控制环、散热控制环、导热控制电机、散热控制电机;当所述导热控制环的导热扇区与线圈取热环的导热扇区重叠时,热量经由所述导热控制环的导热扇区传导到需要辅热的设备,进入辅热状态;当所述导热控制环的导热扇区与所述线圈取热环的隔热扇区重叠时,进入隔热状态;当所述散热控制环的导热扇区与线圈取热环的导热扇区重叠时,热量从所述导热控制环的导热扇区经由所述散热控制环的导热扇区传导所述外壳向外界散热,进入散热状态;当所述散热控制环的导热扇区与线圈取热环的隔热扇区重叠时,进入保温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3521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99811.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汪可 , 李金忠 , 赵义焜 , 李鹏 , 张书琦 , 高飞 , 李嘉熙 , 孙建涛 , 罗亮 , 姚明尧 , 张农 , 李戈琦 , 李刚 , 李熙宁 , 张荐 , 王一林 , 张一 , 张耀 , 汪佐宪 , 张棕良 , 王若溪 , 赵晓宇 , 赵晓林 , 汤浩 , 赵志刚 , 王健一 , 吴超 , 唐勇 , 遇心如 , 刘雪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浸式设备套管升高座的外置式防爆装置,包括:防爆缓冲舱,连接结构、压力泄放装置、压力泄放膜片、传感器、油箱;防爆缓冲舱,为升高座外部的大型密闭容器,内部为直空或填充绝缘气体;通过连接结构与升高座连接;所述升高座与油箱连接;防爆缓冲舱通过支架安装在油箱或地面上;所述升高座与连接结构的连接处,设置有升高座手孔;压力泄放装置,设置在防爆缓冲舱外部;压力泄放膜片,设置在所述连接结构中;传感器,布置在防爆缓冲舱外部,用于监测防爆缓冲舱表面的油流流速及压力值。当油浸设备内部区域发生高能电弧放电故障时,可有效降低燃爆风险并实现升高座油液有效隔绝空气,提升故障响应速度进而提升泄放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46521.1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风极端天气下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将最大信息系数与特征协同度结合,作为气象特征选择的指标,获得大风极端天气下功率预测输入数据;将时间卷积网络和Transformer通过隐式特征融合网络的全连接层进行融合,构建基于TCN‑Transformer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采用时间卷积网络对输入的数据处理,获取感受野窗内的局部时序特征信息,学习极端天气下的浅层隐式特征并输出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16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61395.X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防灾减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强风增容导线,包括:内核、中间层和外层;内核由单层或多层高强芯叠加构成;中间层和外层均由单层或多层绞线叠加构成;内核位于最内层,内核的外表面叠加中间层,中间层的外表面叠加外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强风增容导线,是一种兼具耐高温、低弧垂、抗强风功能的新型增容导线,满足在不改变原有网架结构前提下的抗强风、线路扩容的技术需求,广泛应用于沿海台风、高温大负荷强风区等线路的增容改造;并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强风增容导线可以连续工作发热允许温度至少提升到150度,风速为25m/s以上时导线阻力系数降低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928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97801.3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线振动疲劳破坏检测识别装置,包括:处理器和用于检测导线转动位移的转动监测装置;所述转动监测装置安装在导线上;所述转动监测装置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实时接收所述转动监测装置所检测导线的转动位移,并且判断导线的转动位移是否达到设定值,当达到设定值的时候,认定导线已经疲劳破坏,本发明专利申请通过处理器得到安装在导线上的转动监测装置检测都的转动位移,结合设定值判断导线是否发生疲劳破坏,实现了方便的判别导线是否发生疲劳损坏,尤其是在当导线的非最外层单丝发生疲劳破坏时能够及时的发现,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710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1493455.3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监测电容器组运行状态的系统和方法,其采用监测电流和温度于一体的传感器直接安装于电容器组中的每个电容器上,定时测量电容器接线端子的温度和电流,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数据传输单元,然后转发至状态监控单元,通过对采集的电流和温度数据的处理判断电容器组的运行状态。所述系统和方法能够同时实现电容器组所有电容器单元电流和温度的测量,并通过比较电容器之间的温度和电流,电容器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异,还实现对并联电容器中即使出现少量芯体故障时,也能及时监测到,提高了电容器芯体损坏监测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294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81585.4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宽光谱域的光辐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该监测装置包括光辐射传感器、光纤光栅解调仪和监测平台,光辐射传感器设置在光源照射处,利用黑色涂层将光能转化成热量,并测量温度变化参数,光纤光栅解调仪将温度变化参数解调为波长信息,并传输给监测平台,监测平台对光辐射参数进行计算和监测。该监测装置传感过程不受电磁干扰,光谱响应范围宽,光辐射捕捉率高,适宜于强电磁环境下的光辐射监测。该监测方法利用光辐射监测装置将光能转化成热量,并通过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感知温度变化,进而计算出光辐射参数,该监测方法不受电磁干扰,光谱响应范围宽,可实现光辐射参数的精准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91064.X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抑制输电线低频大幅振动的电磁阻尼装置,用于抑制导线振动,包括子导线间隔棒,子导线间隔棒设置为多个;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子导线间隔棒之间设置有连接金具和阻尼装置;所述子导线间隔棒、所述连接金具、所述阻尼装置和所述子导线间隔棒依次连接;所述连接金具上还设置有复合绝缘子。本发明的两个子导线间隔棒通过连接金具和阻尼装置连接,实现了对脱冰跳跃和舞动等架空输电线路常见的低频大幅振动的抑制,在约束导线振动幅度的同时,使振动快速平息,保障输电线路的结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9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82131.1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李金忠 , 李鹏 , 张书琦 , 李戈琦 , 汪可 , 孙建涛 , 赵义焜 , 叶壮壮 , 吝鹏 , 王涛 , 赵勇进 , 李刚 , 李嘉熙 , 赵晓林 , 汪佐宪 , 张耀 , 赵晓宇 , 谢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直接出线装置的绝缘裕度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油箱、绝缘机构、支撑装置、均压球、等效电极结构和导线;其中,油箱的顶部开设有穿设口,穿设口用于穿设高压套管;支撑装置设置于油箱内,用于支撑均压球和待试直接出线装置;均压球与待试直接出线装置的线圈侧相连接,高压套管的端部悬设于待试直接出线装置的套管侧的内部;导线的第一端与高压套管的油中接线端子相连接,导线的第二端与均压球相连接,导线的第三端与待试直接出线装置相连接;等效电极结构设置于油箱内;绝缘机构设置于油箱的内壁。本发明能够准确模拟待试直接出线装置在实际变压器内部的环境条件、支撑方式和连接方式,进而保证试验的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