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62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29017.1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继哲 , 祝恩国 , 张玉冠 , 侯帅 , 郜波 , 郑安刚 , 葛得辉 , 王齐 , 周晖 , 张海龙 , 刘岩 , 阿辽沙·叶 , 郑国权 , 任毅 , 李然 , 李炫 , 翟梦迪
IPC: G06F9/4401 , G06F9/445 , G06F9/455 , G06F15/173 , G06F9/48 , G06F9/5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一种应用于采集终端的多核操作系统架构,包括:嵌入式宏内核操作系统、嵌入式微内核实时操作系统、共享存储空间以及系统引导加载程序,其中,共享存储空间通过预先建立的核间数据通信管理机制与嵌入式宏内核操作系统以及嵌入式微内核实时操作系统进行通信连接,实现嵌入式宏内核操作系统以及嵌入式微内核实时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系统引导加载程序为预先设计的三阶段式多核操作系统引导加载方案,用于构筑嵌入式宏内核操作系统以及嵌入式微内核实时操作系统初始化资源调用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554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47482.6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计算分布式光伏台区可调控资源裕量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台区内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有功功率总量和无功功率总量,构建目标函数,并在约束条件下,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分布式光伏台区可调控资源裕量。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分布式光伏调空中碎片化资源的聚合问题,并同时保证了台区的安全性以及台区控制的精准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3897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1080311.X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网融合型终端的自适应无线拨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融合集中器和配变终端形成融合型终端,数据同时接入营销和生产系统主站;无线拨号模块App自动匹配用户参数,优先选择高速率网络拨号,并记录相关数据;建立连接后,监测记录各制式网络状态数据;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算法评判各制式网络质量,自适应切换最佳制式;网络异常时自动切换网络制式,异常解除后自动恢复;网络状态变化后,通知其它App。本发明在保证集中器和配变终端原有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可降低设备投资成本、提升维护效率。本发明可自适应选择高速率的网络制式进行连接,且网络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换其它网络保证终端正常运行,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10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0729057.5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间的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在电力物联网搭建了安全主平台,安全分平台和智能终端节点的三层认证结构,为每个接入网络的节点配置芯片I D号,根据I D号配置I D公私钥对,基于I D公私钥对完成信息的分发与传递,智能终端节点在分平台进行注册成为注册节点,然后基于节点标识,采用映射算法,从安全主平台的公钥因子矩阵和私钥因子矩阵中提取节点私钥和节点公钥,最后,注册节点之间基于节点私钥与节点公钥完成身份认证。所述方法和系统基于组合公钥体制设计的认证机制能很好地克服现有技术中PKI方案的缺点,解决了PKI的CA权威性与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72986.6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景下的柔性负荷调控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区域预定时间段内的用户用电信息;将用户用电信息输入至预先构建的负荷模型结构中,输出目标用户的负荷预测结果,其中负荷模型结构为综合ZIP模型、CLM模型和SLM模型的负荷模型结构构成;基于不同负荷模式下的柔性负荷的控制方式和目标函数,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及利用改进的联合相似度推荐算法,确定目标用户的多场景下的柔性负荷调控策略;根据柔性负荷调控策略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实现目标用户的多场景下的柔性负荷调控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69961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76317.8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叶方彬 , 王伟峰 , 祝恩国 , 张海龙 , 郑国权 , 汪金荣 , 刘岩 , 章一新 , 阿辽沙·叶 , 袁佳明 , 卢继哲 , 凌辉 , 李然 , 孙云鹏 , 任毅 , 侯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采集区域信息,根据采集区域信息部署对应的物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封装、压缩以及加密,确定压缩加密后的数据;根据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特征,配置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与物联网设备及地面站之间的通信参数,建立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与物联网设备及地面站之间的通信连接;对通信参数进行实时优化,得到最佳传输参数;物联网设备根据最佳传输参数将压缩加密后的数据传输到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基于最佳传输参数将压缩加密后的数据传输到地面站,地面站接收数据并进行解密和处理,完成数据的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68285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29264.2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功耗微功率无线通信的基于前导全网定时同步方法,包括:当发送端向终端设备发送preamble信号中的首个信号时,通过全网计数器锁存当前的全网计数值;当终端设备接收到preamble信号时,通过本地计时器锁存preamble信号结束位置时刻对应的本地计时值;基于全网计数值和本地计时值对本地计时器的计时频率和计时信息值进行补偿处理完成全网定时同步;其中,preamble信号由chirp信号生成,全网计数器是基于定时误差和系统功耗设计的低频时钟计数器。本发明通过对计时频率和计时信息值进行补偿调整,实现了整体系统网络的准确定时时间同步,保障了从节点终端设备在绝大部分的非本节点通信时隙进行深度休眠,极大地降低系统的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7046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054228.8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智能电表通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中心和至少一个智能电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表中的每个智能电表,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用于进行电表的核心运算和数据采集;诊断与传输模块,用于对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进行协同控制;外部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智能电表对外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所述数据采集中心,包括:大用户用能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大用户用电的调控、诊断和管理;基本用能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基本的用电统计工作,对接各种用户,查询电能的使用情况;民用电阶梯电价管理模块,用于针对民用电和小用电量用户,根据阶梯电价的规则,实时计算与反馈给用户当前的电费总价与单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633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27770.8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配电网HPLC与HRF双模模型卸载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包括:构建有源配电物联网HPLC与HRF上行传输信号模型,并获取MEC服务器所接收的信号;基于MEC服务器所接收的信号,获取安全卸载速率以及安全卸载信息年龄;基于安全卸载速率,获取MEC服务器处理卸载数据计算时延;构建有源配电物联网HPLC与HRF下行双模通信模型,并获取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基于设备所接收的信号,获取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的安全传输速率和安全信息年龄;并最终获取系统上下行HPLC与HRF双模通信的传输最优解。本发明通过HPLC与HRF双模配合,进行物理层安全的传输卸载,能够有效的兼顾信息安全性和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02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10892.8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及微应用检测的系统,包括:测试主机,与标准样机工装连接,用于配置测试任务与测试数据,向标准样机工装发送测试指令,并收集测试样机工装的测试结果数据;三相程控源,与标准样机工装连接,用于为标准样机工装提供受控的电压电流信号;标准样机工装,包括操作系统测试单元、基础微应用测试单元和业务微应用测试单元;操作系统测试单元,用于操作系统功能、性能、可靠性的测试;基础微应用测试单元,用于基础微应用功能、性能测试;业务微应用测试单元,用于业务微应用功能、性能测试。节省了测试人员的时间成本,且避免了测试人员的误操作风险,保证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测试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