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8175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63493.0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设备的负荷模型建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针对包含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设备的变电站,首先建立了包含等值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块和等值变频负荷模块的综合负荷模型,通过等值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块和等值变频负荷模块来等值模拟负荷站点所供配电区域里面数量众多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设备和变频负荷的动态特性,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统计综合的确定等值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块和等值变频负荷模块模型参数的方法,实现准确地模拟含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设备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动态特性,提高了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可信度,为电网稳定性运行和经济性规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63189.4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H02J3/12 , H02J3/46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可信度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力系统的实时量测数据,输入至预先训练的基于多门控混合专家网络的临界短路比预测模型中,输出第一临界短路比区间;利用贝叶斯算法根据预先设置的不等式约束对第一临界短路比区间进行优化,确定第二临界短路比区间;根据预先设置的预测属性选取规则,从第二临界短路比区间中确定待测电力系统的临界短路比预测值;计算待测电力系统的实时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并与临界短路比预测值作差,确定待测电力系统的实时电压支撑强度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9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28273.7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方法及装置采集新能源电力系统监测点的母线实时运行电压和汇集线电流,根据所述母线实时运行电压和汇集线电流计算所述监测点的系统戴维南等值电势,根据所述监测点的标称电压,所述系统戴维南等值电势和所述母线实时运行电压计算所述监测点的短路比和临界短路比,根据所述监测点的短路比和临界短路比计算所述监测点的短路比安全裕度,根据所述监测点的短路比安全裕度和设置的电压支撑强弱划分阈值确定所述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强弱划分结果。所述方法和系统大大减少了短路比计算涉及的电气参数,提高了算法效率,为电压支撑强度的强弱划分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57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521441.2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轴励磁调相机的分析方法、控制方法及双轴励磁调相机。该方法,包括:根据待分析的双轴励磁调相机的六阶模型,确定双轴励磁调相机的d轴励磁的增量方程及q轴励磁的增量方程;确定设置在新能源厂站的并网点的双轴励磁调相机正常运行时,双轴励磁调相机的各电气量的增量方程;确定双轴励磁调相机的电磁转矩增量方程;确定包括有d轴励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及q轴励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的双轴励磁调相机的传递函数形式的系统模型;分析在双轴励磁调相机处于深度进相时,使得双轴励磁调相机的转子保持在同步转速的关键控制参数。该方法建立了双轴励磁调相机小扰动分析模型,为深度进相时d、q轴励磁的协调控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52176.2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8/23 , G06F113/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多个新能源场站进行动态聚合等值建模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分别对多通道新能源场站每个通道内依次进行聚合的新能源场站进行聚合等值建模;在每个新能源场站聚合等值建模之前,对该新能源场站进行可行性判断,并在该新能源场站具有可行性的情况下,将该新能源场站进行聚合等值建模;根据每个通道内的所有可聚合等值建模的新能源场站进行聚合等值建模,确定每个通道的通道聚合等值模型;将所有通道的聚合等值模型进行聚合等值建模,确定多通道新能源场站的等值场站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4324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63496.0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00 , H02J3/50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场站等值方法,并公开了具有新能源场站等值方法的系统,其中新能源场站等值方法同时构建了考虑大小扰动特性的新能源场站等值模型,可以提高电网仿真效率,反映新能源场站参与系统调频调压对系统特性的影响,兼顾模型的大小扰动适用性,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改进。
-
公开(公告)号:CN1163882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77626.6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广域支路响应的光伏并网系统振荡控制方法及系统,基于系统中每一条支路的两端点的电压幅值和电压相位差,计算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指数;将最小的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指数对应的支路确定为关键支路;识别距离关键支路最近的光伏机组,获取光伏机组触发低电压穿越控制的次数;当光伏机组触发低电压穿越控制的次数达到预设的控制次数时,对光伏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对系统振荡进行抑制。本发明基于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指数,提出了表征光伏并网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关键支路识别方法,以及抑制振荡降低失稳威胁的紧急控制策略,并针对实际电网,仿真验证了紧急控制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46614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811209868.7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367 , G06N3/006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止无功补偿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包括:建立静止无功补偿器模型的数学模型,以确定待辨识的参数;根据局部敏感度分析方法,以静止无功补偿器输出的无功功率为观测量,计算待辨识的参数的局部敏感度;根据鸡群算法,以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实际输出的无功功率和待辨识模型输出的无功功率的差值为目标函数,辨识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模型参数;将所述多次辨识结果剔除与所述均值偏差超过50%的辨识结果,将剩余辨识结果重新求取均值,所得数值为待辨识的参数的最终结果,解决了对静止无功补偿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的需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1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378315.0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GFM‑VSC系统的暂态稳定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线路阻抗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PT与无功功率QT;电压源型变流器VSC输出的有功功率PAC与无功功率QAC;VSC的输入功率PDC;根据所述有功功率PT与无功功率QT,有功功率PAC与无功功率QAC,以及输入功率PDC,构建GFM‑VSC系统在大扰动下的暂态稳定问题的模型;根据GFM‑VSC系统在大扰动下的暂态稳定问题的模型,获得在不同调节特性下GFM‑VSC系统的有功‑功角曲线,通过曲线按照不同阶段对GFM‑VSC系统的暂态响应过程进行分析;建立GFM‑VSC系统的状态方程模型,分析状态方程模型的关键参数对暂态稳定特性的影响。基于电力电子暂态快速响应与控制可塑的特点,区别于传统同步发电机系统,得到了构网型VSC系统的暂态稳定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474346.X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锁相环动态的新能源电力系统过电压风险计算方法,包括:分别确定新能源机端和交流母线在故障清除后任一时刻的新能源机端电压幅值和交流母线电压幅值;分别确定新能源机端和交流母线能够承受的新能源机端电压最大值和交流母线电压最大值;当所述新能源机端电压最大值大于预设机端电压峰值或交流母线电压最大值大于预设交流母线电压峰值时,确定存在过电压风险;根据所述新能源机端电压幅值计算新能源机端过电压风险系数或根据所述交流母线电压幅值计算交流母线过电压风险系数;根据所述新能源机端过电压风险系数或交流母线过电压风险系数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评估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