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35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27706.6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超声波作用下电解制备高纯铜的方法,属于电解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电解制备高纯铜的方法中在电解过程中施加超声波,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和机械效应能够破坏阳极板表面阳极泥,同时可以使电解液中离子分布更为均匀,提高电解效率,还能阻止阳极泥颗粒在阴极板表面附着,降低阴极铜的杂质含量。电解液中添加的由HCl和四唑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组成的复合添加剂可以与电解液中杂质元素离子发生沉淀和络合反应,发挥协同作用降低阴极铜中的杂质元素含量,同时能够使阴极铜表面平整光滑。本发明利用离子交换树脂除去As、Ni、Co等杂质,可进一步提高阴极铜纯度,具有原料适应性强、除杂效果好、电解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85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722357.6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B60L53/3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充电站,汽车充电站包括车位,车位上设有用于向汽车底盘下方空间送风的送风装置或用于将汽车底盘下方空间的空气排走的排风装置,可以加快汽车底盘下方空气流动速度,进而提高对电动汽车的底部电池的调温效率,有利于提高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864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94708.0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蚀粗化组合物、微蚀粗化液及其应用、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微蚀粗化组合物,包括无机酸、过氧化物、铁盐、过硫酸盐和铜盐;所述无机酸为H2SO4和/或HCl;所述无机酸、过氧化物、铁盐中的铁元素、过硫酸盐中的硫元素和铜盐中的铜元素的质量比为(80~120):(24~36):(10~21):(8.4~17):(4~12)。本发明的微蚀粗化组合物中的过氧化物、铁盐、过硫酸盐和铜盐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对铜基金属表面的微蚀作用,有助于提高石墨烯层在铜基金属表面的沉积附着以及提高石墨烯层的规整致密度、均匀度、与铜基金属的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485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99466.5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的塑性成形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获取多层结构金属板材本构关系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获取多层结构金属板材本构关系的方法,采用理论推导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多层结构板材本构关系的精确获取,为准确研究多层结构板材构件变形行为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426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81931.7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张朝民 , 宋克兴 , 马映璇 , 贾淑果 , 周延军 , 郭慧稳 , 刘爱奎 , 国秀花 , 张彦敏 , 皇涛 , 李韶林 , 刘海涛 , 彭晓文 , 程楚 , 朱倩倩 , 柳亚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铬钪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铜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铜铬钪合金,采用Sc替代易烧损元素Zr,获得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导电导热性能和抗高温软化性能的铜合金。本发明的铜铬钪合金的导电率≥82%IACS,导热率≥392W·(m·K)‑1,室温抗拉强度≥470MPa,延伸率≥9%,可满足高速铁路接触线、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高脉冲电磁线圈、核聚变能发电等领域的产品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170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14388.2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晶器、连铸装置及测定固液界面位置的方法。本发明的使坯料在结晶器内腔中沿拉出方向的横截面大小逐渐增大,根据坯料形成的横截面大小与该横截面大小所处位置至结晶器出口端面的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判断固液界面在结晶器内腔的位置。由于结晶器的内腔横截大小沿坯料拉出方向逐渐增大,坯料在拉出的过程中熔体逐渐凝固,因而在不同位置凝固的凸起的横截面大小不同,可以直观判断熔体凝固时所处的位置,进而获得可靠精确的固液界面的位置,从而解决固液界面位置无法测定的难题;也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保证连铸质量和工艺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037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601637.0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铝合金粉、Cu2O粉、铜粉混合,得到混合粉,将混合粉经过压制、内氧化、还原、烧结处理,得到烧结坯;所述铜粉的粒径小于铜铝合金粉的粒径;(2)将烧结坯进行热变形加工,得到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在传统弥散铜的制备过程中加入铜粉,烧结时,粒径较小的铜粉填充在塑性差、变形量有限的氧化铝‑铜复合颗粒之间的孔隙中,使氧化铝‑铜复合颗粒在塑性变形时,充分压合孔隙,最终达到提高整体致密度、改善塑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3704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114965.X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22C1/10 , C22C13/00 , B22F3/04 , B22F3/14 , C22C47/08 , C22C49/02 , C22C49/14 , B22D27/02 , C22C21/00 , H01B1/02 , C22C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相定向排布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增强相定向排布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金属复合材料固体熔融的过程中同步将产生的熔液进行沉积成型;沉积成型过程中对所述熔液施加一定方向的电场;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固体包括金属基体和分散在金属基体中线状导电增强相。本发明的增强相定向排布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不仅可以同时提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还可以使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导热、导电性能沿增强相定向排布方向得到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8155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89439.0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B22D11/045 , B22D2/00 , B22D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晶器、连铸装置及测定固液界面位置的方法,所述结晶器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在坯料表面进行标记的标记结构,所述标记结构是凹槽和/或凸起,通过坯料表面形成的标记的数量确定固液界面位置。本发明通过在结晶器内壁上设置用于在坯料表面进行标记的标记结构,在坯料拉出的过程中熔体逐渐凝固,在经过设置的标记结构时,会在坯料表面上形成对应设定标记的凸起和/或凹陷痕迹,依据凸起和/或凹陷痕迹的数量从而直观判断出熔体凝固时所处的位置,进而容易获得可靠的固液界面的位置,可以解决固液界面位置无法测定的难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保证连铸质量和工艺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4562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767422.1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导热绞合线、导线、电缆,属于导体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单向导热绞合线,由金属线和高导热碳纤维束绞合而成。本发明的单向导热绞合线,将金属线和高导热碳纤维束绞合形成,高导热碳纤维束的轴向导热能力很强,并且远大于金属线的导热系数,可大幅提高绞合线材的轴向热传导能力,可满足特殊服役情况下的性能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