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7243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48954.0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患者坐姿异常和应急控制的轮椅,属于智能家居领域。通过采集患者的坐姿压力、头颈部与轮椅的多方位距离;主控制器根据所采集到的坐姿压力判断当前坐姿状态,同时根据多方位距离计算出头颈部当前空间位置;结合坐姿压力和头颈部位置确定当前身体状况,并在异常情况时向运动控制模块发出指令应急控制轮椅;运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轮椅的电机转速,达到调速的目的;语音报警模块用于在患者出现异常身体状态时发出报警。当发生异常状态时,轮椅自动降速至安全速度后再缓慢停止,该系统能够更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在使用轮椅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异常状况的误判,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34554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090996.4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戴式视觉注视目标定位装置及方法,硬件部分包括肩背支撑架、转轴及角度传感器、颈部转动卡环、视觉传感器、微处理器,用于数据接收和处理,将装置安置在受试者身上,首先得到头颈位置的角度方位,得到了视觉注视方向,利用颈部转动卡环将视觉传感器与视觉朝向同步,使得视觉传感器与人正视方向保持同步,利用二维机器视觉定位技术和深度信息确定目标物在注视视野中的空间位置,经坐标变换和视觉注视方位信息融合获取被注视目标物的位置信息,然后将三维信息进行坐标转换到需要的应用坐标。本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人机混合的视觉主动选择目标并确定其相对于身体的空间坐标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398326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758634.3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A61F2/72 , A61B5/04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稳定肌电假肢手力量输出的电刺激诱发肌电反馈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肌电假肢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实时检测假肢手使用者残肢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2)对检测到的电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判断残肢肌肉收缩形成的肌电信号是否出现因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等因素引起的肌电活动水平下降;3)如果出现肌电活动水平下降,则启动电刺激装置刺激目标肌肉,使其收缩增强进而诱发更大的肌电信号,增强肌电活动水平;4)反复比较并调节电刺激的强度,直到目标肌肉肌电活动水平达到初始状态水平,从而确保假肢手收缩力量保持原有的水平。该方法既保证了用户具有较强参与感,又降低了对使用者注意力的要求从而减缓疲劳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49664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20384.2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9/08 , A61F2/14 , A61N1/36046 , A61N1/36125 , A61N1/36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向电流技术的多通道视皮层神经电刺激系统装置,包括MCU微控制器、DAC转换电路、可编程数字电位器电路、压控恒流源电路、单极性转双极性H桥电路和上位机。所述的上位机使用异步串口通信技术,给MCU微控制器发送指令,调节输出脉冲波形的频率、脉宽、幅度及定向电流系数参数。应用到视皮层神经电刺激修复中,解决现有仅通过提高微刺激电极阵列的密度而无法满足视皮层光幻视高分辨率的问题。在微电极的物理尺寸和数目不变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相邻两个微电极上的刺激信号的强度、脉宽及相位,在相邻微电极间建立电场强度峰值,建立电刺激的虚拟通道,达到类似插入一个更小电极的刺激效果,实现更高选择性的电刺激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405291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373603.1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射式多通道近红外光脉冲耳蜗神经刺激装置,包括:可紧贴耳蜗螺旋管外壁的多通道近红外光刺激装置、多通道近红外光脉冲控制电路、语音信号采集装置、语音信号处理与编码装置;它采集语音信号后编码为近红外光刺激信号,通过紧贴植入耳蜗螺旋管外壁的多通道近红外光脉冲输出端口输出近红外脉冲,近红外脉冲穿透耳蜗螺旋管骨组织刺激耳蜗内神经组织而引起神经兴奋。透射式多通道近红外光脉冲耳蜗神经刺激装置利用近红外光在生物组织的穿透特性,使近红外能量透过耳蜗螺旋管外壁刺激耳蜗内神经,降低了将刺激装置植入耳蜗内引起淋巴液漏和感染的手术风险,也降低了手术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24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052800.3
申请日:2013-02-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A61N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刺激神经的修复装置及方法,光纤与激光器连接,将激光器产生的近红外激光传送到预修复的神经组织上;微电极阵列插入预修复的神经组织中,并通过电极转接口、引线与多通道采集仪连接,该多通道采集仪通过传输光缆与计算机连接,多通道采集仪将微电极阵列采集到的诱发电位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计算机处理、显示和存储,光纤的光纤长轴与记录微电极的轴线夹角为0~45°;激光器产生的近红外的波长范围为780~2526nm。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能够有效激活神经组织并使之诱发出神经冲动,以实现神经功能的修复,且伪迹时程较短、分辨率较高、与神经组织不直接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2697637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10233112.2
申请日:2012-07-06
Applicant: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 重庆大学
IPC: A61H3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节肢段封闭熏洗仪,包括主机系统和关节熏洗腔;所述主机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内设加热器的洗液灌、与洗液灌相连通的送药泵和蒸汽灌,还包括与洗液灌相连通的进液口Ⅰ、与送药泵相连通的出液口Ⅰ、与蒸汽灌相连通的出气口;还包括用于控制加热器、送药泵和蒸汽灌的控制系统;所述关节熏洗腔包括底部设置进液口Ⅱ、出液口Ⅱ和进气口的敞口熏洗箱,所述熏洗箱相对两侧壁设置圆弧形U型槽,熏洗箱另一侧固定设置软质防水包覆层,包覆层两侧沿其延伸方向固定设置有带控制阀门的软质充气囊;采用本发明的关节肢段封闭熏洗仪可以通过对温度和熏洗时间等进行精确控制设定,实现熏洗过程的局部密封和自动化、标准化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2864078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381418.2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包括上层芯片和下层芯片;上层芯片上设有第一通孔,上层芯片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液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一排气通道,第一排气通道与第一通孔连通;下层芯片上设有第二通孔,下层芯片的上表面上设有均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液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和废液通道;第一液体通道和第二液体通道连通,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连通;上层芯片的上表面上盖有上薄膜层,下层芯片的下表面设有底层密封结构,上层芯片与下层芯片压紧贴合,下层芯片的下表面与底层密封结构之间设有加热装置,薄膜层、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底层密封结构围成细胞培养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实时观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24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52800.3
申请日:2013-02-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A61N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刺激神经的修复装置及方法,光纤与激光器连接,将激光器产生的近红外激光传送到预修复的神经组织上;微电极阵列插入预修复的神经组织中,并通过电极转接口、引线与多通道采集仪连接,该多通道采集仪通过传输光缆与计算机连接,多通道采集仪将微电极阵列采集到的诱发电位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计算机处理、显示和存储,光纤的光纤长轴与记录微电极的轴线夹角为0~45°;激光器产生的近红外的波长范围为780~2526nm。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能够有效激活神经组织并使之诱发出神经冲动,以实现神经功能的修复,且伪迹时程较短、分辨率较高、与神经组织不直接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2068258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010608544.8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SMA特性驱动的肠道机器人,包括运动部,运动部包括至少两节蠕动段,每节蠕动段均包括两个固定环架,两个固定环架相对布置且固定环架之间通过SMA弹性件相连接,在多节蠕动段之间,前一节蠕动段后部的固定环架与后一节蠕动段前部的固定环架相连接,形成首尾相接的结构,在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绝缘环圈I,相邻绝缘环圈I之间设置有多根柔性丝撑,本发明的肠道机器人采用SMA驱动的方式,达到让机器人按指定要求运动的效果,在人体肠道内进行无损伤、无刺激的长距离检测,相比电磁驱动、压电驱动、微电机驱动的机器人结构而言,其结构更为简单紧凑;相比于以生物为载体的机器人而言,其运动精度更高,操作更简单,风险更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