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岩壁石质文物智能探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42482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011014282.2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文物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岩壁石质文物智能探测机器人,包括复杂地面自适应行走系统、复杂大空间自适应调节系统、岩壁接触防护智能控制系统、接触状态智能感知系统以及多功能岩壁损伤信息采集系统五大功能模块;工作过程中,智能感知系统中的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末端的SLAM系统共同作用采集环境信息,通过调节自适应行走系统、自适应调节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的相对运动,确保末端检测仪器与岩壁保持恒定的接触位置,既提高了检测的岩壁损伤信息的精度,又从原理上杜绝了检测仪器对岩壁的损坏。同时机器人采用全自动控制,提高了检测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高效性,为系统性、周期性的探究石质文物的损伤情况提供了可能。

    基于矿物识别技术的含片理面岩石建模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18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76214.5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矿物识别技术的含片理面岩石建模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采集含片状构造的岩样,并制作岩样薄片;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岩样薄片,并获取能够清晰观察到片理面的岩样薄片的偏光显微镜图像;对偏光显微镜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各类矿物的区域面积图像;对各类矿物的区域面积图像进行矢量化处理,以获得完整的岩石区域边界矢量图;通过将岩石区域边界矢量图导入到颗粒流软件;通过对岩石内部矿物颗粒进行分组,对不同组份的矿物颗粒设置不同的几何、物理力学和接触参数;通过在颗粒流软件中对不同矿物微观参数取值的变化,获得含片理面岩石数值模型。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建模方法,能够准确地模拟自然界中岩石真实的片理面形态。

    边坡区域补水方法及装置
    9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447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45794.1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边坡区域补水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目标边坡区域的三维结构网络模型对应的岩体结构特征,对目标边坡区域进行裂隙网络渗透张量计算,得到目标边坡区域对应的岩体渗透张量;获取目标边坡区域中预设的各个补水点的补水范围,并基于各个补水点的补水范围和对应的岩体渗透张量分别确定各个补水点的有效补水率;确定目标边坡区域中各个补水点的实际需水量,并根据各个补水点的实际需水量和对应的有效补水率分别确定各个补水点的目标补水量,以基于各个补水点的目标补水量自动对目标边坡区域进行补水。本申请能够提高边坡区域补水的精确性、自动化程度及智能化程度,有效降低水资源的浪费,进而能够提高边坡生态修复的有效性。

    非绝热材料内部缺陷埋深的探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5288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48974.7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绝热材料内部缺陷埋深的探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和保存非绝热材料表面的红外热图像;分析非绝热材料表面温度场,识别内部缺陷在材料表面所对应的位置;提取缺陷区域表面温度值T1和无缺陷区域表面温度值T2,获取不同时刻t下的温差ΔT=T1‑T2;求解各时刻不同温差所对应的缺陷埋深的计算值;分析最佳时间,获取最终确定的缺陷埋深。本申请提供的非绝热材料内部缺陷埋深的探测方法,实现对非绝热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快速、非接触、无磁、便捷的探测,一方面其探测深度更深,另一方面其受被测材料属性的影响较小,可以适用于各类岩体、金属或混凝土内部的分层、孔洞或裂隙等缺陷的埋深探测。

    一种原位黄土抗拉强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26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1048.8

    申请日:202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黄土抗拉强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孔内土体抗拉强度测试装置可以测定土体天然状态下的径向抗拉强度,真实获取原位工程地质信息;在测试过程中该装置可精准控制定位,能“行走”至任意深度的孔底进行测试;且仪器径向可适应25cm‑35cm直径范围的深孔,适用性较强;在孔底切削系统工作过程中,仅在孔底进行切削测试,对钻孔侧壁破坏较小;装置整体为金属制品,材料经济实惠,制作方便,且该装置工作过程中能耗小,环保可靠。

    一种孔内原位剪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1434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528204.2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内原位剪切测试装置,包括中轴,加载系统,设置于中轴上,包括中间加载水囊和位于中间加载水囊上下两侧的上层加载水囊和下层加载水囊,所述中间加载水囊用于对土样进行固结增压,所述上层加载水囊和下层加载水囊用于提供均匀的剪切力;切削系统,设置于中轴上,包括位于加载系统上方的上层切削组件和下层切削组件,用于对土体进行切削,形成环状土样;增湿系统,设置于中轴上,包括位于上层切削组件上方的上层增湿组件,以及位于下层切削组件下方的下层增湿组件,用于对土样进行增湿饱和。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的孔内剪切测试只能测试土体和剪切设备之间的剪切强度缺陷,准确测定实际意义上土体的剪切强度参数。

    一种地质灾害链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3472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627177.6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链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模型箱、注水箱、管道、升降装置、降雨模拟装置和变水位装置;模型箱为框架结构的长方体,模型箱侧面为挡土板,模型箱底面为底板,底板其中一边与模型箱侧面铰接,底板能够绕铰接的铰接轴翻转,底板下方连接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位于地面上;降雨模拟装置位于模型箱顶部,降雨模拟装置包括多个朝向模型箱内部的喷头;变水位装置包括多根注水管,挡土板和/或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注水管滑动连接在通孔中;注水箱位于模拟箱侧面,注水箱内设置有注水泵,注水泵通过管道连接喷头和注水管。能够满足模拟黄土高原灾害链诱发的特殊复杂地质结构和多类型的灾害链种模拟试验。

    一种黄土湿陷变形模量测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159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121111.3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湿陷变形模量测定装置及方法,包括圆管和测量腔;圆管的周面上设置有凹槽作为注水舱,注水舱通过圆管管道内部的注水舱进水管与水源连接,注水舱顶部密封设置有透水板;测量腔采用弹性膜内部中空密封制成,形状为管状,嵌套固定在圆管的周面上,测量腔内壁通过圆管管道内部的测量腔进水管连接有水源和水压控制器,测量腔内壁连接圆管管道内部的测量腔排气管,圆管竖直放置时,测量腔排气管自由端高度高于测量腔的设置高度,且测量腔排气管自由端设置有排气阀。实现黄土地层内部不同深度实现变形模量的测定,有效解决了现场浸水载荷只能测量浅部黄土湿陷变形模量的弊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