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均衡蓄电池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33286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83932.9

    申请日:2013-11-20

    Inventor: 李松林 柴成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5 H01M4/02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一种梯形均衡蓄电池,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正端子、负端子和阀孔、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正极板、负极板、隔纸板和汇流排,所述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横截面积由上往下逐渐减小。本发明上部的极板板宽度比下部宽、厚度比下部厚,这样就刚好与上端的利用率匹配,由于上端的极板宽度增加所以隔板也要增加,由于上端的极板厚在反应时需要大量的电解液,所以上端的隔板比下端厚,由于上端的极板体积大,产生的电量多,所以上端的隔板要厚才能有效隔离正负极的电压降,才能有效避免断路,大大提高了蓄电池的均衡利用率,提高了上下均衡性。

    用于电池的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7691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5227.8

    申请日:2010-10-06

    Inventor: 金柱完 金钟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组件,其中在将隔板插入在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之间的情况下,沿一个或两个方向将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层压到一层中。本发明还涉及制造电极组件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用于电池的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暴露正电极板的集电器的两端或下端以在正电极板的端部与膜层之间形成台阶部,进而形成正电极板台阶部,并且将粘合剂应用于这样形成的正电极板台阶部,使得正电极板台阶部附接到隔板,由此防止电池厚度增加,并因而在制造电池期间实现容易的装配。此外,还在负电极板的集电器中形成负电极板台阶部,因而有效防止在制造电池期间由于积聚的粘合剂而引起的电池厚度的增加变大。因此,通过应用粘合剂防止电池性能降低并可以保持电解液的湿润性。

    可再充电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5004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290448.3

    申请日:2010-09-20

    Inventor: 李亨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和一种制造可再充电电池的方法,该制造可再充电电池的方法包括:连续供给第一电极板,该第一电极板包括位于第一集流体上且之间具有间隙的多个第一活性物质部分;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连续供给到所述第一电极板的相反表面;将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一起弯折以形成带弯折部分的之字形结构;将第二电极板供给到所述之字形结构的每个弯折部分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极板包括位于第二集流体上的第二活性物质部分;对准并层叠所述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板;和将被对准并层叠的第一电极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第二电极板在它们的最外侧缠绕带。

    电池
    99.
    发明公开
    电池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783534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10127074.2

    申请日:2005-11-30

    Inventor: 金贤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夹置在电极之间的分隔体;容器,装入电极组件;翼片,附着到电极组件的非涂覆区域的第一侧,并且翼片具有端子;第一绝缘体,夹置在翼片和容器的第一内表面之间;以及盖组件,封闭容器并具有穿过其的端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