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318C
公开(公告)日:2002-12-25
申请号:CN95192196.7
申请日:1995-03-22
Applicant: 动力系统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3 , H01M2/20 , H01M10/0468 , H01M10/0477 , H01M10/0486 , H01M10/16 , H01M10/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酸铅电池,其所有电极的所有表面都处于高压下并且它们的周边由于坚固的单元壁的机械支撑而保持不变形,从而在放电过程中,在强弹性负载作用下,只有电极的厚度可膨胀,并在充电过程中恢复。压力为0.49×105到9.81×105Pa(0.5到10kp/cm2),可以通过隔离板或加到单元容器外侧的弹簧来获得这一压力,并且可通过改变这一压力来增加或减小容器。因为在高压下即使完全被腐蚀的铅导体也可用作导导体所以管式结构蓄电池可防止因泄漏而失去材料,并可获得长的使用寿命。坚实的外容器允许有高的液体压力,因而对密封单元也允许高的氧气溶解度和氧气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457717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03111.X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蒋加祥
Inventor: 蒋加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 , H01M2/046 , H01M2/34 , H01M10/0422 , H01M10/0463 , H01M10/04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蓄电池的新结构,由圆柱形的蓄电池外壳所组成,在圆柱形的蓄电池外壳内设有数量相同的正极板和负极板,为了使正极板和负极板在排列中不会移位和短路,在正极板和负极板的两边上分别设有塑料护套,把正极板和负极板的铅框包住,在正极板上还设有多孔的耐酸橡胶套袋将其套住,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上分别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本发明适用于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341935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09853.1
申请日:2010-01-27
Applicant: G4协同学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14 , H01M2/06 , H01M2/08 , H01M2/18 , H01M4/70 , H01M6/48 , H01M8/02 , H01M8/04 , H01M10/0413 , H01M10/0418 , H01M10/044 , H01M10/045 , H01M10/0468 , H01M10/0477 , H01M10/28 , H01M10/282 , H01M10/286 , H01M10/4235 , H01M2004/029 , Y02E6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层性储能器件(ESD),具有至少两个按叠层方式布置的电池段。每个电池段可以包含具有第一活性材料电极的第一电极单元,具有第二活性材料电极的第二电极单元,以及在这两个活性材料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层。可变容积的容器可以被用来控制每个电池段内的电极间距。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更多个动态柔性垫片可以包含于每个电池段内以将电解质密封于电池段之内并且按优选的方向变形。在一些实施例中,硬止动件可以设置ESD的电极间距。
-
公开(公告)号:CN101517808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80035729.0
申请日:2007-10-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村田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55 , H01G9/016 , H01G11/12 , H01G11/76 , H01M2/22 , H01M2/266 , H01M10/0413 , H01M10/0418 , H01M10/0477 , Y02E60/13 , Y02T10/7022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多个端子部从层叠方向看相互不重叠、且容易制造蓄电装置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在所述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该蓄电装置(1)隔着电解质层(30)而层叠有多个电极体(10),该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形成电极体的第一工序,上述电极体从层叠方向具有看大致旋转对称的外形,在其一部分区域具有朝蓄电装置的外方向突出的端子部(11a);第二工序,将在第一工序中获得的多个电极体,一边以它们的端子部从层叠方向看彼此不重叠的方式使层叠面内的角度不同一边隔着电解质层地进行层叠。
-
公开(公告)号:CN103620823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280028826.8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G4协同学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2 , H01M2/266 , H01M4/742 , H01M4/808 , H01M10/0413 , H01M10/0422 , H01M10/0477
Abstract: 提供一种储能设备,其包括:具有与第一子叠层耦接的第一侧面以及与第二子叠层耦接的第二侧面的双极性导电基板。第一子叠层及第二子叠层具有多个交替堆叠的正单极性电极单元及负单极性电极单元。每个相应的单极性电极单元都具有在导电通路的相对侧面上的第一活性材料电极层及第二活性材料电极层。隔离件被设置于相邻的单极性电极单元之间。正单极性电极单元的导电通路被电耦接以形成正极接片式电流总线,并且负单极性电极单元的导电通路被电耦接以形成负极接片式电流总线。第一子叠层的负极接片式电流总线以及第二子叠层的正极接片式电流总线分别与双极性导电基板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耦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341949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09850.8
申请日:2010-01-27
Applicant: G4协同学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14 , H01M2/06 , H01M2/08 , H01M2/18 , H01M4/70 , H01M6/48 , H01M8/02 , H01M8/04 , H01M10/0413 , H01M10/0418 , H01M10/044 , H01M10/045 , H01M10/0468 , H01M10/0477 , H01M10/28 , H01M10/282 , H01M10/286 , H01M10/4235 , H01M2004/029 , Y02E6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层性储能器件(ESD),具有至少两个按叠层方式布置的导电衬底。每个电池段可以包含具有第一活性材料电极的第一电极单元,具有第二活性材料电极的第二电极单元,以及在这两个活性材料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层。每个活性材料电极可以具有多个折叠部分和平面部分,以通过例如增加每个电池段内的界面数来增加ESD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517808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780035729.0
申请日:2007-10-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村田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55 , H01G9/016 , H01G11/12 , H01G11/76 , H01M2/22 , H01M2/266 , H01M10/0413 , H01M10/0418 , H01M10/0477 , Y02E60/13 , Y02T10/7022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多个端子部从层叠方向看相互不重叠、且容易制造蓄电装置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在所述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该蓄电装置(1)隔着电解质层(30)而层叠有多个电极体(10),该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形成电极体的第一工序,上述电极体从层叠方向具有看大致旋转对称的外形,在其一部分区域具有朝蓄电装置的外方向突出的端子部(11a);第二工序,将在第一工序中获得的多个电极体,一边以它们的端子部从层叠方向看彼此不重叠的方式使层叠面内的角度不同一边隔着电解质层地进行层叠。
-
公开(公告)号:CN10563769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80000908.5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橙力电池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2/26 , H01M2/12 , H01M2/04 , H01M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2/022 , H01M2/04 , H01M2/0404 , H01M2/08 , H01M2/12 , H01M2/26 , H01M10/0477 , H01M10/0587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空型二次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电池内部的热迅速排放到外部,并且能够在电池内部压力非正常上升时自动短路的中空型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的中空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其包括一对电极板及配置于一对电极板之间的隔膜;外部容器,其内部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内部容器,其插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中央部,具有中空的结构;第一电极组件,其组装于所述外部容器的上部,并且用于所述内部容器的上端部插入;以及,第二电极组件,其组装于所述外部容器的下部,并且其中央用于所述内部容器的下端部插入。
-
公开(公告)号:CN10504795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30065.7
申请日:2010-01-27
Applicant: G4协同学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14 , H01M2/06 , H01M2/08 , H01M2/18 , H01M4/70 , H01M6/48 , H01M8/02 , H01M8/04 , H01M10/0413 , H01M10/0418 , H01M10/044 , H01M10/045 , H01M10/0468 , H01M10/0477 , H01M10/28 , H01M10/282 , H01M10/286 , H01M10/4235 , H01M2004/029 , Y02E60/12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储能器件的可变容积的容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层性储能器件(ESD),具有至少两个按叠层方式布置的电池段。每个电池段可以包含具有第一活性材料电极的第一电极单元,具有第二活性材料电极的第二电极单元,以及在这两个活性材料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层。可变容积的容器可以被用来控制每个电池段内的电极间距。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更多个动态柔性垫片可以包含于每个电池段内以将电解质密封于电池段之内并且按优选的方向变形。在一些实施例中,硬止动件可以设置ESD的电极间距。
-
公开(公告)号:CN10254456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609223.X
申请日:2010-12-21
Applicant: 陈捷圻
Inventor: 陈捷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77 , H01M2/0217 , H01M2/022 , H01M2/0232 , H01M4/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结构,其包含至少一电极复合层、至少一第一导电件以及至少一第二导电件。每一电极复合层包含多个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绝缘隔离层叠合而构成,其中每一绝缘隔离层位于相邻的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电极复合层位于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二导电件之间,其中每一第一电极层或第二电极层是以大致垂直方式电性连接至少一第一导电件或至少一第二导电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