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5185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580081641.7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587 , H01M4/66 , H01M10/052 , H01M10/05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 , H01M2/348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0583 , H01M10/0587 , H01M2004/029 , H01M2200/10 , H01M2220/20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课题在于,提供可实现在集电体的一侧板面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在另一侧板面上形成负极活性物质的双极性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和低电阻化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及电池组。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电池(1)具备双极性电极(8)和非水电解质层(13)。双极性电极(8)具有集电体(10)、在集电体(10)的一面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1)、和在另一面侧的负极活性物质层(12)。双极性电极(8)被配置成正极活性物质层(11)的位置与负极活性物质层(12)的位置在集电体(10)的厚度方向不重叠。设置将双极性电极(8)经由非水电解质层(13)堆叠而成的堆叠体(9)。具有以下形态的任一种:将堆叠体(9)卷绕成螺旋状的第1形态的电极组,或者将堆叠体(9)相互不同地各自弯曲、折叠而重叠的第2形态的电极组。
-
公开(公告)号:CN104854733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380062885.1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70 , H01M4/75 ,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6 , H01M4/75 , H01M10/0431 , H01M10/04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004/029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着纵轴(X)细长形的用于锂离子电化学发电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带部,所述带部具有集电器中央部和至少两个侧外围部,所述中央部是至少部分导电的,其中,两个正面中的至少一个面覆盖有由锂离子插入材料制成的电极,而至少两个侧外围部连接至中央部且横切所述纵轴延伸,所述侧外围部由包括至少一种聚合物的电绝缘材料制成,所述两个侧外围部中的至少一者的绝缘材料能够可恢复地或可塑地变形且尺寸还被确定成在带部围绕卷绕轴卷绕期间允许变形而不发生破裂,所述卷绕轴横切纵轴(X)且接近所述两个侧外围部中的另一者。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相关的双极电池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486617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50595.2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郭永千
Inventor: 郭永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4/72 , H01M10/0418 , H01M2004/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极性电池,包括双极板和隔膜,所述双极板的基板两侧分别设置有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所述隔膜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之间,所述基板为底部封闭、顶部开口、中间为空腔的柱状结构,所述基板的内壁设置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外壁设置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且每个所述双极板均相互嵌套。本发明公开的双极板电池在使用时仅有一个面需要密封,减少了密封需求,降低了密封难度。由于基板的底部结构也可以用于内外导电,且底部面积比现有双极性或平板电池的导电面积大,因此导电性能更好,电解质的利用率更高,电池的使用性能更好,很好的避免了电解质的泄露及正负极之间的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95954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80004028.6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 H01M2/14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 , H01M10/0404 , H01M10/0413 , H01M10/0418 , H01M10/0468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M2004/029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元结构的制造方法和包含其的电化学电池,所述单元结构用于完成通过堆叠法形成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制造所述单元结构:实施层压并形成具有第一电极/隔膜/第二电极/隔膜/第一电极结构的双电池的第一工序;实施将第一隔膜层压在两个第一电极中的一个第一电极上的第二工序;并实施将第二隔膜/第二电极依次层压在所述两个第一电极中的另一个第一电极上的第三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5489798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765375.1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高级电池概念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8 , H01M2/0262 , H01M2/0267 , H01M2/1094 , H01M2/1223 , H01M2/348 , H01M4/14 , H01M4/668 , H01M6/48 , H01M10/044 , H01M10/0468 , H01M10/0525 , H01M10/14 , H01M10/18 , H01M10/282 , H01M2004/029 , H01M2220/20 , H01M2300/0011 , Y02E60/124 , Y02E60/126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极电池总成,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极板堆叠,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双极板;位于每一极板之间的分隔器和液体电解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极板堆叠,其具有多个通道;和一个或多个围绕所述通道周缘的密封,和/或位于所述通道的一个或多个中的支柱,其每一端部具有一覆叠部分,该覆叠部分覆盖通道和单极板外部的密封表面,该覆叠部分还施加压力至单极板的密封表面上,其中该压力足以抵抗电化学电池单元装配和操作期间由所述电池极板堆叠所产生的压力;热塑性聚合物的薄膜,其设置为围绕极板堆叠边缘的整个周缘;其中分隔器为薄片形式,其周缘粘附至一框架;以及一集成的阀门和与该阀门连通的集成的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0512252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80011996.4
申请日:2014-02-17
Applicant: 云储能有限公司
Inventor: 迈克尔·大卫·赫维茨 , 达龙·罗尔夫·布拉肯伯里
IPC: H01M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2 , H01M2/024 , H01M2/025 , H01M2/1653 , H01M8/188 , H01M10/0418 , H01M10/36 , H01M2004/029 , H01M2300/00 , Y02E60/528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相组合的双极电极、锌电解质、铜电解质以及不可渗透金属离子的聚合物电化学隔膜,其中所述锌电解质和所述铜电解质通过在一侧上的双极电极和在另一侧上的隔膜彼此隔开。一种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组。
-
公开(公告)号:CN102884665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180016298.X
申请日:2011-04-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nventor: 金秀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 , H01M2/1653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6/46 , H01M6/48 , H01M10/0413 , H01M10/0418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M2004/029 , Y10T29/49108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堆叠型电池胞包括:其中第一极性电极/分离薄膜/第二极性电极/分离薄膜/第一极性电极被相继堆叠的堆叠型电池胞,和在第一极性电极的每一外侧上堆叠的外侧分离薄膜。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用这种堆叠型电池胞的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762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369706.0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石洪涛
Inventor: 石洪涛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8 , H01M2004/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叠式电池,其特征在于采用双极基片(双金属或多金属复合基片)和平铺的大面积基片分别代替电芯之间的串联和并联结构,用于形成高电压和大容量。本发明所述电池结构简单、性能优良、可靠性高、成本低,适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电动工具等各种领域的电池。本申请包含四项发明:1.一种电池复合基片(双极基片)。2.一种电池复合极片(双极片)。3.一种层叠式电池。4.一种层叠式电池系统。摘要附图说明:摘要附图示例了包含三个子电芯9的层叠式电池的结构。双极片6由双极基片5的正极基体层1涂覆正极材料3负极基体层2涂覆负极材料4构成,整个电池由一个正极片10、两个双极片6、一个负极片11和三个隔膜电解液层8所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160227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0980136754.7
申请日:2009-09-2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4/02 , H01M4/04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8 , H01M4/0404 , H01M10/044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M2004/029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一种双极性二次电池,其包括多个双极性电极,各双极性电极均包括集电体,集电体具有在集电体的一个表面上的正极层和在集电体的相反表面上的负极层。隔膜被布置在相邻的两个双极性电极之间,使得一个双极性电极的正极层和相邻双极性电极的负极层沿着隔膜的长度彼此相对。正极层和负极层形成有凸部,凸部被布置于沿着集电体的长度彼此偏离的位置处。
-
公开(公告)号:CN102341948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080010471.0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2/16 , H01M2/20 , H01M4/66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8 , H01M2/08 , H01M2/1653 , H01M2/1673 , H01M4/666 , H01M4/667 , H01M4/668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004/029 , Y02T10/7011 , Y10T29/4911 , Y10T29/49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极型二次电池,所述双极型二次电池包括第一双极型电极和第二双极型电极以及隔膜。所述第一双极型电极和第二双极型电极设置有集电体、在集电体的一面上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在集电体的另一面上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集电体形成有导电性树脂层,所述导电性树脂层包括第一树脂,所述第一树脂作为基材。所述隔膜设置在第一双极型电极和第二双极型电极之间并包括作为基材的第二树脂,其保持电解质从而形成电解质层。所述双极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元件,所述电池元件设置有由第一双极型电极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电解质层和第二双极型电极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组成的电池层。所述第一树脂的熔点不大于所述第二树脂的熔点。所述第一双极型电极和第二双极型电极的集电体的周缘部熔接至所述隔膜的周缘部,从而密封所述电池层的外周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