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大口径非球面碳纤维复材高性能零件磨削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293602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75858.4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大口径非球面碳纤维复材高性能零件磨削装备及方法,包括数控系统、加工模块、空冷模块、测量模块、基座、真空吸盘、封闭门和加工舱,装备为立式五轴联动结构,经数控系统集成与控制,使加工模块实现五轴联动加工,空冷模块和封闭门实现对加工舱降温恒温和加工位点冷却,测量模块实现加工过程在线跟踪监测表面质量和型面精度,真空吸盘实现工件夹装。本发明结合真空吸盘、空气主轴等实现薄壁大口径工件的稳定装夹与精密磨削;集成在线测量模块,实现工件一次装夹完成加工检测一体化工序;采用空冷模式,避免磨削热损伤工件及碳纤维材料怕湿加工等问题,最终实现薄壁大口径非球面碳纤维复材高性能零件的高质高效磨削。

    一种车削加工切削温度无线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5440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00148.4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削加工切削温度无线监控方法,属于机械切削加工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加工系统和监测系统,加工系统包括工件、刀架、安装于刀架上的刀柄和安装于刀柄上的刀头;监测系统包括固定于刀架上的热电偶传感器,智能无线温湿度采集仪和电脑;刀头在距离刀尖0.5-1mm处加工直径0.5-1.5mm的微孔,用于安装和固定热电偶传感器。在加工过程中,刀柄和热电偶传感器随刀架在进给方向移动,智能无线温湿度采集仪将采集到的热电偶传感器传输的信号在电脑中显示并保存。本发明的监控方法,解决了现有切削测温方法精度低、可实施性差等不足,该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和测量结果精确等优点,适合推广应用。

    一种棒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磨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061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69420.9

    申请日:2019-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棒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磨粒的制备方法,属于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首先使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氨水按照一定比例配置混合溶液,加入一定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室温下搅拌和超声。然后,滴加一定比例无水乙醇与正硅酸四乙酯的混合溶液,反应2~4小时,进行离心清洗、干燥,并使用马弗炉进行高温煅烧,可得到棒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磨粒。本发明方法快速便捷、高效高产,磨粒尺寸均匀,介孔有序,长径比可控,可以实现企业的批量化生产。

    一种蓝宝石衬底化学机械抛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7668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28182.5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宝石衬底化学机械抛光方法,属于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采用磨料、表面活性剂、螯合剂、pH调节剂和去离子水配制成抛光液,实现蓝宝石衬底超光滑低损伤化学机械抛光,使用抛光液对蓝宝石衬底进行化学机械抛光,抛光垫材料为无纺布,压力为20-40kPa,主盘转速为50-70rpm,抛光液流量为10-30ml/min。材料去除率达到8.1μm/h,表面粗糙度Ra可达0.4-0.7nm。本发明实现了蓝宝石衬底的超光滑超低损伤化学机械抛光。

    一种复合结构二氧化硅纳米磨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6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19630.0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结构二氧化硅纳米磨粒的制备方法,属于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首先使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氨水、正硅酸四乙酯制备硅溶胶,使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溶液将硅溶胶稀释,加入一定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室温下搅拌和超声。然后,滴加无水乙醇与TEOS的混合溶液,反应2小时,进行抽滤、反复清洗、干燥,并使用马弗炉进行高温煅烧,可得到复合结构二氧化硅纳米磨粒。本发明方法快捷、高效、高产,适用于企业的批量化生产复合结构二氧化硅纳米磨粒。

    一种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炭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8849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110453533.1

    申请日:2011-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Y02E10/549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炭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炭材料领域。该炭对电极由炭基底和复合在其表面上的炭催化活性层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炭基底的成型炭化,炭催化活性层在炭基底上的复合及炭化。由于炭催化活性层的前驱体聚合物溶液在涂覆复合过程中发生孔渗作用,使聚合物溶液牢固附着在炭基体,经高温炭化后形成了一体化结构。本发明制备的炭对电极具有高催化活性和良好导电性,降低电池元件的串联电阻和界面电荷交换电阻,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Jsc)、填充因子(ff)和光电转化效率(η)。

    一种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炭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884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53533.1

    申请日:2011-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Y02E10/549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炭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炭材料领域。该炭对电极由炭基底和复合在其表面上的炭催化活性层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炭基底的成型炭化,炭催化活性层在炭基底上的复合及炭化。由于炭催化活性层的前驱体聚合物溶液在涂覆复合过程中发生孔渗作用,使聚合物溶液牢固附着在炭基体,经高温炭化后形成了一体化结构。本发明制备的炭对电极具有高催化活性和良好导电性,降低电池元件的串联电阻和界面电荷交换电阻,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Jsc)、填充因子(ff)和光电转化效率(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