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CrCoNi中熵合金颗粒和原位自生纳米相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01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22672.1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加CrCoNi中熵合金颗粒和原位自生纳米相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将Cu‑Al合金粉末片层和CrCoNi中熵合金片层通过湿磨工艺混合,再通过真空抽滤方式获得复合粉体生坯;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将复合粉体生坯进行烧结成型;采用热轧工艺将烧结成型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塑性变形;对变形后的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本发明基于CrCoNi中熵合金原位分解、Al原子固溶和构建扩散通道、脱溶Cr和Co原子与铜基体中氧结合而原位自生纳米氧化物颗粒,实现外加CrCoNi中熵合金颗粒和多元多尺度原位自生纳米相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创制,突破了传统铜基复合材料强度和韧性存在倒置的瓶颈。

    一种一体式金属-磷共掺杂Co9S8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12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261382.9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金属‑磷共掺杂Co9S8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碱性条件下的析氢反应、肼氧化反应、双电极体系的全解水或电解水产氢耦合肼氧化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钴基底上制备金属离子掺杂的Co9S8多孔材料,然后在磷源条件下退火处理最终得到金属‑磷共掺杂的Co9S8催化剂M,P‑Co9S8。本发明通过调控Co9S8的电子结构,成功实现了电催化剂性能的优化;使M,P‑Co9S8在碱性条件下对析氢反应和肼氧化反应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结构形状复杂且耐磨损的316不锈钢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6774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0244378.6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形状复杂且耐磨损的316不锈钢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不锈钢件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316不锈钢粉末,粒径范围31~55μm,在如下技术参数:层厚60~100μm,饱和率60~80%,预热温度为60~100℃条件下,打印完成后,样品放入加热炉中在180~210℃保温5小时,然后使用直径45~1000μm铜粉进行渗铜处理,渗铜处理需在真空炉中进行,工况为1120~1250℃保温5小时。与传统轧制工艺制造的316不锈钢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316不锈钢件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能,适用于机械工业装备中关键的316不锈钢零部件。

    一种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高强高韧铜铁基偏晶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4302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427363.5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高强高韧铜铁基偏晶合金的方法,其中,铜铁基合金粉末经球磨机混合均匀后粒径为50μm;铜铁基合金粉末化学成分为:Fe 34.2wt.%,P 3.5wt.%,Ni 2.2wt.%,Cr 1.5wt.%,Y2O3 0.8wt.%,余量为Cu;该方法制备的铜铁基偏晶合金具有纤维状的叠层结构:纤维状富铁区由Fe2P、Fe3P与α‑Fe组成,其内弥散分布有大量平均直径为20nm的孪晶铜颗粒;纤维状富铜区主要由ε‑Cu组成;纤维状富铁区与纤维状富铜区相互层叠堆垛;获得的铜铁基偏晶合金的抗拉强度达1.3GPa,延伸率达25%,弹性模量达140GPa,纳米硬度达3.2GPa。

    激光-感应复合熔覆自愈合柱晶高温合金涂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61638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091760.2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感应复合熔覆自愈合柱晶高温合金涂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高温合金粉末作为成形粉末;将激光束与同轴粉末喷嘴定位于感应加热区内,调控激光‑复合熔覆工艺参数,逐点、逐线与逐层制备柱晶高温合金涂层,柱晶间距离小于100微米;高温合金涂层内弥散分布的Al2O3与SiB6在高温服役过程中发生原位反应,形成具有流动性的硼硅酸盐玻璃相和铝硼硅酸盐玻璃相,上述玻璃相可以愈合热机械疲劳与高温氧化产生的裂纹。此外,高温合金涂层内弥散分布的CNTs既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与抗开裂敏感性能,又可以实现减摩抗磨性能的协同增强。该方法在航空发动机定向凝固涡轮叶片的表面强化与再制造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碳化锆/碳化铝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87938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0353860.6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锆/碳化铝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主要通过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复合陶瓷与碳源高温烧结实现,其主要原理是碳对金属氧化物中氧的置换反应;具体为:将ZTA与碳源混合均匀,900~2054℃烧结,冷却,冲洗,干燥,得到碳化锆/碳化铝复合陶瓷。该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且易于大面积制备;所制备的ZTAC组织均匀,其机械强度和金属润湿性均优于ZTA,可实现对ZTA的替代,用于制备陶瓷增强金属基耐磨复合材料,在矿业、电力、冶金、建筑、机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强韧与润滑功能一体化热喷涂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6438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92180.6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金属表面自润滑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热喷涂技术在金属基材表面制备氧化物陶瓷涂层;将磨抛超声后的氧化物陶瓷涂层置于一定量的含有润滑相元素的反应物溶液中,进行真空浸渍处理;再进行水热反应后,将制备好的样品进一步放入树脂内,通过真空浸渍、固化后即获得强韧与润滑功能一体化热喷涂陶瓷涂层。该发明采用两步法,首先通过水热反应在涂层原有缺陷处合成固体润滑剂;其次,通过真空浸渍工艺引入增强相,从而实现强韧与润滑功能一体化的设计。本发明简单可靠、可操作性强,得到的复合涂层具有低摩擦因数、高抗磨损能力,并有效延长金属基材的服役寿命、节省能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