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880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83178.8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振荡激光‑感应复合熔覆可磨耗封严涂层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粘接剂与镍基合金粉末按设定质量比混合,将混合后粉末均匀涂覆在基材表面并烘干;抽取成型舱中空气以使舱体内为真空环境;调节感应加热线圈与基材表面之间的距离,在真空环境下利用振荡激光‑感应复合熔覆将合金粉末熔化形成熔池,此时粘接剂挥发掉,激光沿预设轨迹运动,以使熔融合金粉末快速凝固结晶形成单道熔覆涂层;直至完成镍基合金可磨耗封严涂层的熔覆。本发明在镍基合金粉末中加入MoS2与Ti3SiC2,利用高频振荡激光束在真空环境下实现熔池内搅拌强度与对流的有效调控,使制备的涂层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减摩和抗热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0194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844265.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22C9/00 , B82Y30/00 , B82Y40/00 , C22C1/047 , B22F10/25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80/00 , B22F10/32 , B22F10/366 , B22F10/38 , B33Y40/20 , B22F10/64 , B33Y40/10 , C22C3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多元原位纳米颗粒增强铜基偏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原位颗粒增强铜基偏晶合金包括多道依次堆叠的熔覆层,每道熔覆层均是富铁相(硬相)弥散分布在富铜基体(软相)中的异质结构,该异质结构包括三种纳米级颗粒:原位纳米级富铁颗粒、原位纳米级金属间化合物Cr12Fe36Mo10以及原位纳米级非晶氧化物CrO3。其中,原位纳米级富铁颗粒弥散分布在富铜基体的晶粒内,原位纳米级金属间化合物Cr12Fe36Mo10与原位纳米级非晶氧化物CrO3分布在富铜基体晶粒的晶界处。本发明提供的异构多元原位纳米颗粒增强铜基偏晶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耐电弧烧蚀性、高强高韧性、耐疲劳性与抗辐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96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44256.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64 , B22F10/62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00 , B33Y80/00 , B82Y30/00 , B82Y40/00 , C22C9/06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B22F10/366 , C22C9/00 , B22F10/32 , B22F10/38 , B22F10/25 , C22C32/00 , C22C1/047 , C22C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复合增材制造铜钢异种金属的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激光粉床熔融制备铜合金并作为基材;采用激光‑感应复合熔覆,在基材表面制备原位纳米非晶氧化物增强铜基偏晶合金过渡层,以及在原位纳米非晶氧化物增强铜基偏晶合金过渡层表面制备不锈钢,形成铜合金‑铜基偏晶合金过渡层‑不锈钢的结构。本发明通过采用激光粉床熔融与激光‑感应复合熔覆技术相结合,并将铜基偏晶合金作为铜合金与不锈钢之间的过渡层,解决了铜‑钢异种金属连接界面极易产生裂纹、疏松和气孔等缺陷的问题,实现了铜钢异种金属的良好熔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42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573470.7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磨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磨高铬白口铸铁及其制备方法。该铸铁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wt%),包括:2~3C,0.5~1Si,0.5~1Mn,12~15Cr,0.3~0.5B,0.2~0.5Ni,0.2~0.4Ti,余量为Fe。本发明的高耐磨含硼高铬白口铸铁经中频感应电炉熔炼成形,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生成的马氏体呈现针片状,具有高硬度(63~65HRC)、高韧性(13.5~15.5J/cm2)和高耐磨性(较Cr15高铬铸铁提高35~45%),且残余应力较低(‑180~‑22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2643023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27363.5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高强高韧铜铁基偏晶合金的方法,其中,铜铁基合金粉末经球磨机混合均匀后粒径为50μm;铜铁基合金粉末化学成分为:Fe 34.2wt.%,P 3.5wt.%,Ni 2.2wt.%,Cr 1.5wt.%,Y2O3 0.8wt.%,余量为Cu;该方法制备的铜铁基偏晶合金具有纤维状的叠层结构:纤维状富铁区由Fe2P、Fe3P与α‑Fe组成,其内弥散分布有大量平均直径为20nm的孪晶铜颗粒;纤维状富铜区主要由ε‑Cu组成;纤维状富铁区与纤维状富铜区相互层叠堆垛;获得的铜铁基偏晶合金的抗拉强度达1.3GPa,延伸率达25%,弹性模量达140GPa,纳米硬度达3.2GPa。
-
公开(公告)号:CN119615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399137.9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难熔高熵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冲激光辅助激光‑感应复合熔覆制备难熔高熵合金涂层的方法。本发明方法以连续激光热源为主,在熔覆过程中引入感应热源和高频脉冲激光热源,制备高质量的难熔高熵合金涂层。该方法通过感应加热降低温度梯度,抑制热致应力,并利用高频脉冲激光产生的冲击波对熔池进行高频搅拌,加速熔池对流和热量传输,促进熔池内热量分布均匀化,减小温度梯度,有效抑制裂纹和孔洞等缺陷形成,达到熔覆层晶粒尺寸细化73%以上,加工效率提高8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696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844256.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64 , B22F10/62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00 , B33Y80/00 , B82Y30/00 , B82Y40/00 , C22C9/06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B22F10/366 , C22C9/00 , B22F10/32 , B22F10/38 , B22F10/25 , C22C32/00 , C22C1/047 , C22C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复合增材制造铜钢异种金属的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激光粉床熔融制备铜合金并作为基材;采用激光‑感应复合熔覆,在基材表面制备原位纳米非晶氧化物增强铜基偏晶合金过渡层,以及在原位纳米非晶氧化物增强铜基偏晶合金过渡层表面制备不锈钢,形成铜合金‑铜基偏晶合金过渡层‑不锈钢的结构。本发明通过采用激光粉床熔融与激光‑感应复合熔覆技术相结合,并将铜基偏晶合金作为铜合金与不锈钢之间的过渡层,解决了铜‑钢异种金属连接界面极易产生裂纹、疏松和气孔等缺陷的问题,实现了铜钢异种金属的良好熔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60539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430824.4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铁基非晶增强铜基偏晶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为:(1)将要制备的铁基非晶增强铜基偏晶复合材料零件CAD模型分层切片,生成一系列激光选区熔化成形二维扫描轨迹;(2)根据生成的扫描轨迹,逐点、逐线、逐层堆积成三维实体的铜基偏晶复合材料。其中,铜基复合粉末主要由铁基非晶粉末与铜合金粉末按1:9~1:7的质量比组成。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铜基偏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为50~70%IACS,耐蚀性能是黄铜的1~3倍,耐磨性能是黄铜的8~15倍。
-
公开(公告)号:CN114472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65200.X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50 , C22C1/05 , C22C1/10 , C22C9/00 , C22C30/02 , C22C32/00 , C22F1/08 , B33Y10/00 , B33Y4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速激光‑感应复合熔覆增材制造铜基偏晶高熵合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铜基偏晶高熵合金粉末作为成形粉末;将激光束与同轴粉末喷嘴定位于感应加热区内,根据铜基偏晶高熵合金零件CAD模型分层切片获得的一系列二维扫描轨迹,逐点、逐线与逐层制备铜基偏晶高熵合金;在超高速激光‑感应复合熔覆增材制造的同时,对形成的每一道熔覆层进行超声滚压处理;当熔覆增材制造一层之后,将加工头沿Z方向上升,并进行下一层熔覆增材制造,直到完成铜基偏晶高熵合金零件制造。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铜基偏晶高熵合金呈现层状异构特征,具有高强高韧、高热稳定、高抗辐照、耐载流磨损与抗电弧烧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42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573446.3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磨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硬度耐磨含硼高铬铸铁。该铸铁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wt%),包括:2.5~3.0%C,0.6~1.0%Si,0.3~0.5%Mn,24~30%Cr,0.1~0.6%B,0.3~0.6%Ni,0.5~1%Cu,余量为Fe。本发明的含硼白口铸铁经电炉熔炼成形,随着B/M含量的控制后获得的铸件铸态下就可获得低残余应力(‑150~‑200MPa)、高硬度(63~67HRC)、高冲击韧性(8.5~13.5J/cm2)和高耐磨性等特点,且硬质相孤立杆状且均匀分布,可显著提高耐磨部件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