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31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30813.6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下穿既有运营地铁线注浆施工参数选取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现场已开挖临近下穿段地层物性参数、注浆施工参数以及开挖引起的地层位移变化值;S2:利用收集数据对已开挖临近下穿段地层物性参数、开挖引起的地层位移变化值与注浆施工参数进行非线性关系拟合,构建非线性模型;S3:将待开挖下穿段地层物性参数、相关规范规定的既有运营地铁线竖向位移变化限值输入非线性模型,从而得到对应开挖断面的注浆施工参数。本发明通过构建出的非线性模型能够较好地适应于在不同的地层条件获取合理的注浆施工参数,防止因隧道开挖造成过大的地层位移变化,此外,也完善了现场注浆施工参数依靠经验性选取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74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79542.6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总应力下泡沫土渗透系数测试方法及系统,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总应力下泡沫土渗透系数测试方法,包括在渗透仪的装载腔内填充泡沫土样;在装载腔上沿其高度方向均布n+1个孔隙水压力计;其中,在装载腔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处均布置有一个孔隙水压力计;将孔隙水压力计与数据采集仪相连;对渗透仪内泡沫土样施加恒压水头以及竖向总应力,打开排水管上的自动排水阀,利用孔隙水压力计对装载腔内水压进行测量,并通过数据采集仪采集数据;对数据采集仪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到渗透系数。该测试方法可实现总应力、高水压下泡沫土渗透系数的测量,测得的渗透系数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33740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249336.7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渗流模型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拟降水对岩溶隧道渗流动态影响的试验装置,包括用于模拟岩溶区及其内部隧道的试验模型箱装置、位于试验模型箱装置上方,用于模拟降雨的降雨器装置、用于拍摄试验模型箱装置,记录渗流路径的非接触式全位移场量测装置,试验模型箱装置上部连接模拟地形,模拟地形位于降雨器装置的下方,模拟地形边界与试验模型箱装置上方边界匹配。本装置有利于提高了模型试验的精确性。本发明还包括上述装置的试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地形数据提取;试验参数确定;试验模型制作;试验装置安装;地层、隧道及地形模拟;染色剂投放;水位模拟;降雨模拟;试验数据动态采集。本方法可获得渗流场的渗流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48264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75931.3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少人化的盾构机及其控制系统,涉及盾构机技术领域,包括盾壳,所述盾壳的内部设置有掘进系统、管片拼装系统、管片调运系统以及出渣系统,所述掘进系统包括刀盘,所述刀盘安装于盾壳的一端,所述管片拼装系统包括管片拼装机,所述管片拼装机设置于刀盘的后方,所述管片拼装机的底端安装有管片拼装摄像头,所述管片调运系统以及出渣系统包括管片吊装机,所述管片吊装机设置于管片拼装机的后方。本发明通过监控视频,远程控制管片拼装机进行拼装管片,并实现管片的自动转运,以及对送渣车是否装满进行识别,以自动化功能来实现之前人工操作的功能目的,减少了工作人数,提高了盾构机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58120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810683637.3
申请日:2018-06-28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具有用于放置待测试样的测试腔;供水装置,通过进水管与压力容器顶部连接,为测试腔提供常压水源;出水管,一端与压力容器底部连接,另一端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有至少三个带有流量计和控制阀门的出水口;压力容器顶部设有排放压力容器内部气体的排气阀,压力容器上还设有用于测量测试腔进水端和出水端水压差的压力检测装置,压力容器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测量测试腔内待测试样高度的刻度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水压下泡沫改良砂性渣土渗透系数测试方法。本发明可以准确测试泡沫改良渣土在不同水压下渗透系数的衰变规律,对盾构在富水高压砂性地层盾构渣土改良参数的选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1247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43577.4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季节性降雨影响下冰水堆积体隧道围岩加固和开挖方法及围岩支护,针对加固方法来说,包括以下步骤:S1:施作止浆墙;S2:初支上布设径向注浆导管并进行注浆加固;S3;超前钻孔及帷幕注浆加固;S4:在开挖轮廓线外拱部施作管棚孔;S6:打设管棚钢管,进行管棚注浆;S7:在拱部及边墙加设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针对开挖方法来说,采用上述加固方法加固围岩,在隧道内架设临时横撑,破除止浆墙,采用小断面三台阶法开挖。针对围岩支护来说,包括止浆墙;止水帷幕;注浆段,径向注浆导管注浆支护段;管棚钢管帷幕注浆支护段;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段。本发明能防止帷幕注浆过程中,浆液回流挤裂掌子面后方初支。
-
公开(公告)号:CN11219445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41848.8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28/26 , C04B18/16 , B28B3/0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渣土免烧空心砖制备方法,包括:向盾构渣土中加入生石灰、氧化镁和土壤固化剂进行固化处理,得一阶段渣土;在固化渣土中加入氢氧化钠、滑石粉和聚硅氧烷消泡剂,消除盾构渣土中改良剂影响,并激发盾构渣土中的活性物质,得到二阶段渣土;将破碎后的二阶段渣土和建筑垃圾连同机制砂、粉煤灰、水泥、水玻璃、活化剂和减水剂一起加水拌合,得拌合料;将拌合料压制并养护得免烧空心砖。本发明制备的免烧空心砖强度可接近MU15级,软化系数0.78‑0.92之间,吸水率在15%以下,相对含水率可达25%以下,满足建筑用砖的规范要求,解决了盾构渣土排放问题,且生产过程无二次污染,经过最优生产线设备配合,可高效保质批量生产免烧空心砖。
-
公开(公告)号:CN11199532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94438.4
申请日:2020-08-31
IPC: C04B28/04 , C04B111/70
Abstract: 一种用于富水堆积体地层隧道超前小导管可控注浆材料,由水泥浆和添加剂(聚乙二醇、氢氧化钠、硅砂和木质素磺酸盐)制成。其制备方法:将水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均匀混合制成水泥浆;将氢氧化钠与硅砂加入水中均匀混合、溶解,得到溶液A;将PEG-800固体加入水中溶解,得到溶液B;将溶液A、溶液B和木质素磺酸盐加入到所述水泥浆中充分混合,即得到可控注浆材料。本发明的可控注浆材料在解决了传统注浆材料难以实现的水下抗分散性和可控性的同时,也满足了隧道开挖对于浆材的胶凝时间、早期强度、析水率等性能的要求,在注浆结束后,富水堆积体地层加固效果良好,对环境无污染,节省了造价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61046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811425011.9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交叉作业环境下的运料操作平台,用于采用盖挖顺作法的地铁换乘通道基坑施工的物料转运,包括:转料平台,设置于风亭基坑内,所述风亭基坑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转料平台的第一临时立柱;运料通道,设置于换乘通道基坑内且一端与转料平台相连接,另一端与换乘通道基坑的最上层对接,所述运料通道一侧与所述换乘通道基坑内的第二临时立柱支撑连接,另一侧通过悬吊钢丝绳与预埋于换乘通道基坑顶部的吊钩连接。本发明还公开可上述运料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利用基坑内现有支撑体系搭建承载构架,适用于施工场地狭小、立体空间上存在多层次交叉作业的施工环境,大大减小各项施工间的相互干扰,保证各项施工安全同步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76493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06029.2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蜂窝吸能装置的隧道支护结构,包括初支钢拱架、初支喷射混凝土层和二次衬砌层,所述初支钢拱架主要由多段H型钢组合而成,所述H型钢组合的接头处设有蜂窝吸能装置,所述初支钢拱架和蜂窝吸能装置设于所述初支喷射混凝土层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蜂窝吸能装置的隧道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隧道支护结构中预设有蜂窝吸能装置,蜂窝吸能装置通过压缩变形,使围岩能量得以释放,能有效解决大变形隧道初期支护易发生变形破坏的问题,且蜂窝吸能装置的结构本身具有一定强度,安装时能维持稳定性。上述蜂窝吸能装置的采用,可以避免多次换拱,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性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