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5514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906689.3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以及一种芳香环状酯为原料,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熔体流动性偏低,加工温度偏高易引发降解的问题。本发明使用钛的化合物,羟基化合物,磷化合物和一种金属有机盐制备催化剂,并在聚合反应中加入芳香环状酯的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制备兼具高熔体强度和高熔体流动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树脂的工业化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28612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27164.7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D31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1,4-二氧杂环-2,5-己二酮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制备1,4-二氧杂环-2,5-己二酮时工艺条件较苛刻和反应后结焦难清理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一种1,4-二氧杂环-2,5-己二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缩聚:将甘醇酸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甘醇酸低聚物;(2)溶液解聚:在步骤(1)后,向反应体系内加入至少一种溶剂,使甘醇酸低聚物和溶剂形成均相,提高体系反应温度至230-270℃,同时提高真空度至1-5KPa,使甘醇酸低聚物发生解聚反应,减压蒸馏,得到1,4-二氧杂环-2,5-己二酮粗产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1,4-二氧杂环-2,5-己二酮的工业化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86720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22300.X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5/521 , C07F9/091 , C07F9/093 , C08G63/16 , C08G63/85 , C08L2201/08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色值聚丁二酸-共-己二酸-丁二醇酯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聚丁二酸-共-己二酸-丁二醇酯色值偏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磷化合物与选自具有2~10个碳原子的二元醇反应后的反应产物(E)作为热稳定剂,其中所用的液态钛系催化剂包括以下原料物质的反应产物:(A)具有以下通式的钛化合物:Ti(OR)4:R为选自1~10个碳原子的烷基;(B)选自具有2~10个碳原子的二元醇;(C)选自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族有机酸;(D)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A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低色值聚丁二酸-共-己二酸-丁二醇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315155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354627.7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醇酸低聚物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聚乙醇酸低聚物时乙醇酸转化率较低,反应过程中易蒸出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包括以下步骤:将乙醇酸晶体首先在常压条件下进行常压缩聚反应,直至无水被蒸馏出为止;然后,进行减压缩聚反应,使缩合反应或酯交换反应继续进行,直至没有水被蒸馏出;其中,所述蒸馏使用蒸馏柱,蒸馏柱的温度为80~110℃,蒸馏柱的理论塔板数为5-30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乙交酯的工业化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55857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14187.2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乙醛钛系聚酯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以往钛系催化剂制备的聚酯中乙醛残余量较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使用按照如下组成所述原料反应后得到的催化剂:(1)具有以下通式的钛化合物A:Ti(OR)4,R为选自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2)选自具有2~10个碳原子的二醇B;(3)选自元素周期表IA中的一种金属化合物C;(4)选自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族有机酸D;(5)选自磷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磷酸酯化合物E;(6)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IA、IB、IIB、VIIB、VIII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F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低乙醛残留聚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55855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15575.2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8G63/183 , C08G63/80 , C08G63/85 , C08G63/83 , C08K5/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相缩聚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聚对苯二甲酸亚丙二醇酯聚合过程中副反应多,产品颜色发黄,反应终止粘度偏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包括以下步骤:a)以对苯二甲酸和1,3-丙二醇为原料,加入有机钛化合物、IIA族金属盐及磷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预聚物;b)将得到的预聚物在预缩聚反应条件下进行预缩聚;然后在熔融缩聚反应条件下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得到初产物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c)进行固相缩聚反应得到终产物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作聚对苯二甲酸亚甲基酯纤维、薄膜和注塑等材料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55854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14217.X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肪族生物降解共聚酯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该类共聚酯需分步酯化,聚合过程中需添加扩链剂增加特性粘度引入有毒组分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以下步骤:a)以组分A、组分B为原料,在反应压力为0.1~0.5MPa条件下共同进行酯化反应,在单个酯化釜内同时酯化,得到预聚物;b)向预聚物中添加钛催化剂、分子量调节剂,在反应压力为300~1000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预缩聚;c)在反应压力为小于150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得到共聚酯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生物降解类包装材料、薄膜及片材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3772683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412549.2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可降解聚酯的含钛组合物,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钛酸酯类催化剂易受反应副产物水的影响水解失活,以及钛组合物在丁二醇中的溶解性不好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含钛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物质的反应产物:(A)具有以下通式的钛化合物:Ti(OR)4;R为选自1~10个碳原子的烷基;(B)选自具有2~10个碳原子的一种或多种多元醇;(C)选自2-羟基羧酸中的至少一种;(D)选自元素周期表IA中的一种金属化合物;(E)选自元素周期表ⅡA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羧酸盐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生物可降解聚酯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366486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24445.6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D31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交酯的提纯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多次重结晶后乙交酯的产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溶剂比例梯度增大的方式分步改变溶剂比例进行乙交酯的多次重结晶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乙交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53992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239815.6
申请日:2012-07-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8G63/183 , C08G63/85 , C08G63/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系聚酯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钛系聚酯色相发黄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磷酸或磷酸盐类化合物(F)作为助催化剂,其中所用的钛系聚酯催化剂,包括以下原料物质的反应产物:(A)具有以下通式的钛化合物:Ti(OR)4R为选自1~10个碳原子的烷基;(B)选自具有2~10个碳原子的二元醇;(C)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A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D)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IA、IB、IIB、VIIB、VIII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E)选自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族有机酸;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酯的工业生产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