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前F蛋白突变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36243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68784.9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构象稳定和表达量较高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前F蛋白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突变方式包括以下两种:(1)在野生型融合前F蛋白全长序列基础上进行氨基酸点突变;(2)将野生型融合前F蛋白全长序列中的跨膜区/胞内区删除,在其C末端连接fibritin/Throm/6his/Stretaq序列,获得SEQ ID NO.2所示序列,并在该序列的基础上再进行氨基酸点突变。本发明突变体的表达量和融合前构象稳定性均强于野生型F蛋白,对机体具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可用于以融合前F蛋白为抗原的RSV诊断试剂、抗体及各种类型疫苗的制备。

    抗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8717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446754.0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及其应用。本发明将卡帕里酮和与性激素类抗癌药物联合使用,可协同抑制性激素受体的活性,加速性激素受体的降解,抑制性激素受体进入细胞核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从而产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效果。体外实验显示两者联用可显著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体内试验显示两者联用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两者联合给药达到了协同增效的抗肿瘤作用,克服了单一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或毒副作用大的缺陷。卡帕里酮和性激素类抗癌药物联合给药的抗肿瘤效果显著,毒性小,有利于肿瘤(尤其是性激素相关的肿瘤)的治疗与控制,并且能逆转药物耐药,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一种双吲哚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324852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398201.1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吲哚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该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R1独立地选自C1~C4烷氧基或氢;若R1为烷氧基,n为1或2;R2独立地选自C1~C4烷基或氢;R3独立地选自C1~C4烷氧基羰基或氢;R4为氢;R5独立地选自C1~C4烷基或C1~C4羟烷基;R6独立地选自羰基、羟基或氢。本发明的双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可选择性地舒张肺动脉,抑制肺动脉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降低肺动脉高压小鼠的右心室舒张压和抑制右心室肥厚。本发明的双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可剂量依赖性的抵抗药物成瘾,且具有与现有抗成瘾药物不同的化学结构类型,有望发展成为一类新型的抗成瘾药物。

    狗牙花属植物提取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324852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21977.0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狗牙花属植物提取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和用途,所述的狗牙花属植物提取物含有双吲哚生物碱E‑1~E‑16中的一种以上。本发明提取分离得到的狗牙花属植物提取物含有双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其可选择性地舒张肺动脉,抑制肺动脉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降低肺动脉高压小鼠的右心室舒张压和抑制右心室肥厚。此外,该系列双吲哚类生物碱化合物具有与现有肺动脉高压治疗靶向药物不同的化学结构类型,狗牙花属植物提取物有望发展成为一类新型的肺动脉高压治疗靶向药物。

    一种促进组织修复的新多肽和美洲大蠊总多肽提取物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9984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510768410.5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及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组织修复的新多肽和美洲大蠊总多肽提取物及应用。所述的促进组织修复的新多肽,命名为Periplapeptide A,其结构如式I所示。所述促进组织修复的美洲大蠊总多肽提取物由美洲大蠊虫体经醇提、除脂、反相材料富集得到,其中总多肽质量百分含量>50%,并含有Periplapeptide A。本发明的新多肽和含有该成分的美洲大蠊总多肽提取物在较低浓度下即可促进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人永生化表皮细胞的迁移,毒副作用低,具有良好的药用前景,可用于制备治疗创伤、烧伤、溃疡的药物或改善皮肤美感的化妆品和日化用品。H‑Ala‑Ala‑Pro‑Tyr‑Ala‑His‑Val‑Ala‑Ala‑Pro‑Tyr‑Ala‑His‑Phe‑OH式I。

    一种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6708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029289.9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王磊 叶文才 刘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间苯三酚类新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包括两对对映异构体,命名为(+)Myrtucyclitone A、(‑)Myrtucyclitone A、(+)Myrtucyclitone B和(‑)Myrtucyclitone B。上述化合物结构新颖,具有显著抗细菌活性,尤其是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强于氨苄西林和头孢他啶,且对正常细胞毒性很低,预示它们具有良好的药用前景,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菌药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