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299622U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20680029.4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顾大钊
IPC: E21F17/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地下水库的人工挡水坝,所述人工挡水坝位于煤柱坝体之间用于隔离地下水库和巷道,并且所述人工挡水坝的两端深入到所述煤柱坝体中,所述人工挡水坝为单拱形,所述人工挡水坝的凸面朝向所述地下水库。由于单拱形的人工挡水坝的凸面朝向地下水库,减少了坝体直接受力,将力分解到两侧的煤柱坝体上,降低了坝体厚度,节省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3849425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20119436.8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裂缝三维电法探测装置,包括:电源、多个电极和信号采集器;其中,多个电极布设在测量线上,测量线通过电源供电;多个电极中的一部分电极与所述信号采集器相连接,作为测量电极,测量线迂回布置,使多个电极的分布区域覆盖预定面积。探测时,测量线经过地裂缝,且在地裂缝两侧同一高度上,分别至少有一个测量电极。本实用新型能够简便地获得发育地裂缝的地层感应电势,为电阻率测量提供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3534520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429387.3
申请日:2013-07-18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地下水库残余库容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库底板两侧的辅巷道底部的光纤水位传感器和光纤位移传感器、设置在主巷道内的数据转接盒和设置在所述主巷道外的计算机设备,其中所述水库底板两侧的每条所述辅巷道内设置有多个所述水位传感器和所述光纤位移传感器,多个所述水位传感器和多个所述光纤位移传感器分别通过光缆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接盒,所述数据转接盒通过总光缆与所述计算机设备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煤矿地下水库残余库容检测设备。通过预先布设光纤位移传感器和光纤水位传感器,并测算出最低水位和每个凹坑处的高程,实现对煤矿地下水库的残余库容的确定,有效掌握煤矿地下水库下采煤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03022816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617405.6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顾大钊
IPC: E21F1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7/16 , B65G5/005 , C02F1/001 , C02F1/44 , C02F2103/06 , C02F2103/10 , E04H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露天煤矿地下水库,包括隔水层及设在所述隔水层下方的储水空间和净化层,其中,所述储水空间包括第一储水空间和第二储水空间,所述第一储水空间水平设置在所述隔水层下方,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竖直设置在所述露天煤矿地下水库的库底;所述净化层包括第一净化层和第二净化层,所述第一净化层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水空间的下方,所述第二净化层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水空间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建设露天煤矿地下水库,避免浪费煤炭开采过程所产生的水资源,通过在露天煤矿地下水库中设置净化层,实现了水体的多次净化,避免环境污染,实现了煤炭开采过程中保水开采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202194420U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20267104.0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仓,该筒仓包括仓壁(1)和仓顶(2),其中,该筒仓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仓顶(2)的中心柱(3),该中心柱(3)为中空管状,所述中心柱(3)的外壁(4)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并且所述中心柱(3)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5)。该筒仓的结构稳固,承重能力较好。同时,有利于筒仓内部检测装置的设置和布置,从而方便检测筒仓内部的温度、湿度等情况,并且能够利用其上端的第一开口进入中心柱内部,对检测装置等进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202031610U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20099264.9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头支护支架,用于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所述端头支护支架包括:底座、连杆、掩护梁、顶梁、三级护帮板、立柱以及侧部支护板。底座直接与综采工作面底板相接触,立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支撑顶梁,掩护梁和连杆连接在顶梁与底座之间,在顶梁一端连接掩护梁,另一端连接三级护帮板。侧部支护板垂直于顶梁平面地固定在顶梁的侧向边缘上,其宽度小于所述顶梁侧向边缘的长度,其纵向高度大于或等于综采工作面采高与巷道高度之差。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头支护支架,能够减轻操作工的操作难度,避免支架间相互咬架现象,从而降低支架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201839280U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20221592.7
申请日:2010-06-10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 中南大学
Inventor: 薛继连 , 南杰 , 李蔚 , 李辉 , 顾大钊 , 朱育民 , 郝小平 , 郭尽朝 , 荣林 , 王飞宽 , 李红利 , 杨永林 , 李峰 , 刘华伟 , 邱子荣 , 淡鹏飞 , 雷满生 , 阮一凡
IPC: H04B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400kHz与800MHz混合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发射接收机(100)和第二发射接收机(200),分别以400kHz和第800MHz发送和接收无线数据和特征信息,且该两种发射接收机同时工作;以及控制器(300),与所述第一发射接收机(100)和第二发射接收机(200)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射接收机(100)和第二发射接收机(200)所接收的特征信息的有效性,从所述第一发射接收机100和第二发射接收机200所接收的无线数据中选择有效的无线数据。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不同频率的发射接收机进行数据通信,可在无需铁路沿线加设通信补强设备的情况下,保证无线数据的通信可靠,省去了加设通信补强设备的成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