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37790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210551.7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仓的施工方法,其中,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础施工步骤:形成筒仓的基础(1);仓壁施工步骤:在基础施工步骤中形成的所述基础(1)上形成仓壁(2);仓顶施工步骤:在仓壁施工步骤中形成的所述仓壁(2)的顶部形成仓顶(3);出料漏斗施工步骤:在所述筒仓的内部形成出料漏斗(4),该出料漏斗(4)包括支撑体(5)和漏斗板(6),所述支撑体(5)设置在所述基础(1)上,所述漏斗板(6)布置在所述支撑体(5)上且所述漏斗板(6)的上周缘接近所述仓壁(2)设置且与所述仓壁(2)分离。该施工方法简单易行,各部件之间的受力状况简单,使得这种施工方法的实用性好,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2359299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210644.X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4H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仓,该筒仓包括仓壁(1)和仓顶(2),其中,该筒仓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仓顶(2)的中心柱(3),该中心柱(3)为中空管状,所述中心柱(3)的外壁(4)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并且所述中心柱(3)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5)。该筒仓的结构稳固,承重能力较好。同时,有利于筒仓内部检测装置的设置和布置,从而方便检测筒仓内部的温度、湿度等情况,并且能够利用其上端的第一开口进入中心柱内部,对检测装置等进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02359299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10644.X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4H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仓,该筒仓包括仓壁(1)和仓顶(2),其中,该筒仓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仓顶(2)的中心柱(3),该中心柱(3)为中空管状,所述中心柱(3)的外壁(4)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并且所述中心柱(3)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5)。该筒仓的结构稳固,承重能力较好。同时,有利于筒仓内部检测装置的设置和布置,从而方便检测筒仓内部的温度、湿度等情况,并且能够利用其上端的第一开口进入中心柱内部,对检测装置等进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02337790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210551.7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仓的施工方法,其中,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础施工步骤:形成筒仓的基础(1);仓壁施工步骤:在基础施工步骤中形成的所述基础(1)上形成仓壁(2);仓顶施工步骤:在仓壁施工步骤中形成的所述仓壁(2)的顶部形成仓顶(3);出料漏斗施工步骤:在所述筒仓的内部形成出料漏斗(4),该出料漏斗(4)包括支撑体(5)和漏斗板(6),所述支撑体(5)设置在所述基础(1)上,所述漏斗板(6)布置在所述支撑体(5)上且所述漏斗板(6)的上周缘接近所述仓壁(2)设置且与所述仓壁(2)分离。该施工方法简单易行,各部件之间的受力状况简单,使得这种施工方法的实用性好,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2747740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63028.5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筒仓地基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在地面(6)上布置多根基桩(1);和步骤2:在基桩的顶部固定承台(2);其中,基桩为灌注桩,分布在承台中间区域下方的基桩采用桩底、桩侧复式后注浆工艺形成,分布在承台周缘区域下方的基桩采用桩底后注浆工艺形成。在本发明中,分布在承台中间区域下方的单个基桩的承载力要大于分布在承台周缘区域下方的单个基桩的承载力,所以在基桩在承台下方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即使筒仓中间区域的荷载大于周缘区域的荷载,也能够缓解承台的不均匀沉降,使桩顶反力能够尽量均匀地在基桩上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2747854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10262967.8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筒仓底部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在地面(13)上布置多根基桩(1);和步骤2:在所述基桩(1)的顶部固定承台(2);其中,该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3:在所述承台(2)的中间区域设置承重墙(6),使一部分所述基桩(1)位于所述承重墙(6)的下面,其中,所述基桩(1)为灌注桩,分布在所述承台(2)中间区域下方的基桩(1)采用桩底、桩侧复式后注浆工艺形成,分布在所述承台(2)周缘区域下方的基桩(1)采用桩底后注浆工艺形成。该施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仓底支撑结构的刚度而减小承台的厚度,并且能够缓解承台的不均匀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02747854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62967.8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筒仓底部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在地面(13)上布置多根基桩(1);和步骤2:在所述基桩(1)的顶部固定承台(2);其中,该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3:在所述承台(2)的中间区域设置承重墙(6),使一部分所述基桩(1)位于所述承重墙(6)的下面,其中,所述基桩(1)为灌注桩,分布在所述承台(2)中间区域下方的基桩(1)采用桩底、桩侧复式后注浆工艺形成,分布在所述承台(2)周缘区域下方的基桩(1)采用桩底后注浆工艺形成。该施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仓底支撑结构的刚度而减小承台的厚度,并且能够缓解承台的不均匀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02747740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210263028.5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筒仓地基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在地面(6)上布置多根基桩(1);和步骤2:在基桩的顶部固定承台(2);其中,基桩为灌注桩,分布在承台中间区域下方的基桩采用桩底、桩侧复式后注浆工艺形成,分布在承台周缘区域下方的基桩采用桩底后注浆工艺形成。在本发明中,分布在承台中间区域下方的单个基桩的承载力要大于分布在承台周缘区域下方的单个基桩的承载力,所以在基桩在承台下方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即使筒仓中间区域的荷载大于周缘区域的荷载,也能够缓解承台的不均匀沉降,使桩顶反力能够尽量均匀地在基桩上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202194420U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20267104.0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仓,该筒仓包括仓壁(1)和仓顶(2),其中,该筒仓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仓顶(2)的中心柱(3),该中心柱(3)为中空管状,所述中心柱(3)的外壁(4)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并且所述中心柱(3)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5)。该筒仓的结构稳固,承重能力较好。同时,有利于筒仓内部检测装置的设置和布置,从而方便检测筒仓内部的温度、湿度等情况,并且能够利用其上端的第一开口进入中心柱内部,对检测装置等进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202706052U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20367244.X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仓地基,该筒仓地基包括多根基桩(1)和固定在所述基桩(1)顶部的承台(2),其中,分布在所述承台(2)中间部分的所述基桩(1)的承载力大于分布在所述承台(2)周缘部分的所述基桩(1)的承载力。由于分布在所述承台(2)中间部分的所述基桩(1)的承载力大于分布在所述承台(2)周缘部分的所述基桩(1)的承载力,所以即使在筒仓中间部分的荷载大于周缘部分的荷载的情况下,也能够缓解承台(2)的不均匀沉降,使桩顶反力能够尽量均匀地在基桩(1)上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