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386428U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21375896.2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IPC: F16F1/38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以非固定的方式对中间环和外筒部件进行安装的构造中,能够对中间环和外筒部件在轴向上相对地进行定位的、新型构造的筒形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部件(18)形成为在周向上分割为两部分的分割构造,外筒部件(18)将中间环(14、14)在径向上夹入而使得外筒部件(18)相对于中间环(14、14)以非固定的方式外嵌,并且,在外筒部件(18)以在轴向上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形成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限制突部(60、72(62、74)),这些限制突部(60、72(62、74))配置于中间环(14、14)的轴向两侧,通过中间环(14、14)和限制突部(60、72(62、74))在轴向上的抵接而构成对中间环(14、14)和外筒部件(18)在轴向上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5857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80051720.8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IPC: G10K11/16
Abstract: 一种隔音散热罩(1),其覆盖对象物(2),其具备:吸音散热片(3),其具有覆盖对象物(2)的表面的覆盖面(10)、和与覆盖面(10)相对的一侧的散热面(11);以及加强构件(4),其从吸音散热片的散热面(11)侧覆盖吸音散热片(3),吸音散热片(3)还具备:一对第一安装部(13);以及散热区域,其形成于一对第一安装部(13)之间,在吸音散热片(3)的散热区域(14)的散热面(11),形成有隔开间隔排列配置的多个突条(15),加强构件(4)具备:一对第二安装部(21),其分别安装于一对第一安装部(13);以及桥接部(22),其对一对第二安装部(21)彼此进行桥接,且具有多个贯通孔(31),吸音散热片(3)的多个突条(15)与加强构件(42)的桥接部(22)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7221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1433895.3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IPC: B60K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安装橡胶构件,其是通过将安装用轴部压入并插通于安装对象构件的装配孔,能够容易地装配于安装对象构件的新型结构的车辆用安装橡胶构件。一种安装于车辆的安装对象构件的表面的车辆用安装橡胶构件,具备安装用轴部,其从向安装对象构件的安装面朝向安装方向而突出,从而插通于安装对象构件的装配孔,安装用轴部具备颈部,其位于安装对象构件的装配孔的内部,安装用轴部在周向上具备多个卡定部,它们在该安装用轴部的从安装对象构件的装配孔向背面的突出部分中在外周面上突出而卡定于背面,在颈部形成有在卡定部的基端侧沿周向延伸的槽状凹处。
-
公开(公告)号:CN113543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080019908.0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东海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扶手具备扶手侧线束(W),扶手侧线束(W)在至少一根电线(W1)的末端设有能够与设置于座椅(80)的座椅侧连接器(97)嵌合的扶手侧连接器(38)。而且,具备扶手主体(30),扶手主体(30)具有配设扶手侧线束(W)的电线(W1)的电线配设路径(37)和配置于座椅(80)的座椅框架(90)侧的座椅侧壁部(40A),以使座椅侧壁部(40A)与座椅框架(90)相对的状态固定于座椅框架(90)。在座椅侧壁部(40A)形成有扶手侧连接器(38)能够插通的连接器插通孔(47),在扶手主体(30)设有经由电线配设路径(37)的收容部(44)而与连接器插通孔(47)连通的作业开口部(48)。
-
公开(公告)号:CN118632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80019810.9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不会产生防止大位移的限制构件的变形、抵接位置的偏移。圆筒层叠橡胶1包括内筒2、在内筒2的外侧同轴配置的外筒3、设置于内筒2与外筒3之间并且将橡胶5A~5C与支承板6A、支承板6B向外筒3的径向交替地层叠而成的层叠部4、以及在内筒2与外筒3之间在径向上形成的空隙部7,并且具备在空隙部7内固定于内筒2而朝向外筒3而沿径向延伸的内侧限制构件10、在空隙部7内固定于外筒3而朝向内筒2而沿径向延伸的外侧限制构件20。内侧限制构件10以及外侧限制构件20在径向上隔着空隙而对置,相互的内对置面14a、外对置面24a彼此能够随着层叠部4的变形而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4821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1659715.3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藤龙一
IPC: F16F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流体封入式筒型防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容易地将外筒金属件组装于其他构件,并且能够使中间筒金属件的外凸缘状部向轴向外侧露出设置。在该流体封入式筒型防振装置中,在具备内轴金属件和中间筒金属件的主体橡胶弹性体的一体硫化成形品外嵌固定外筒金属件而形成有流体室,其中,中间筒金属件的轴向端部一体形成有从外筒金属件沿轴向突出并向外周侧扩展的外凸缘状部,另一方面,外筒金属件具备向其他构件安装的安装用筒状部,安装用筒状部具有外径比外凸缘状部的外径大的筒状外周面,外筒金属件在外凸缘状部侧的轴向端部具有嵌装筒状部,嵌装筒状部的外径比外凸缘状部的外径小且外嵌固定于中间筒金属件的轴向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183552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80014908.5
申请日:2023-01-25
Applicant: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IPC: G01L1/14
Abstract: 静电型换能器(1)具备:第一电接合部(81),其将第一电极片(20)与第一引线(40)的第一芯线(40a)电接合;第一绝缘接合部(82),其将绝缘体片(10)与第一引线(40)的第一包覆件(40b)接合;第二电接合部(91),其将第二电极片(30)与第二引线(50)的第二芯线(50a)电接合;以及第二绝缘接合部(92),其将绝缘体片(10)与第二引线(50)的第二包覆件(50b)接合。第一电接合部(81)与第二电接合部(91)在绝缘体片(10)的面方向上分离而配置,第一绝缘接合部(82)与第二绝缘接合部(92)在绝缘体片(10)的面方向上分离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215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80053668.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IPC: F02B77/13
Abstract: 本申请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将曲柄轴朝向车身前方配置的纵置发动机中,以确保了高强度的状态提供掌控曲柄带轮、辅机驱动带的保护和隔音的罩。罩30具有由如硬质氨基甲酸酯那样的材料构成的吸音性主体33、以及该吸音性主体33嵌入成形而成的硬质的加强体34,整体形成为托盘状。通过螺栓固定在发动机的紧固部35~38在加强体34的外端部设置于紧固部。由于由螺栓导致的挤压力没有直接作用于吸音性主体33,因此能够在确保高的保护功能/隔音功能的同时,实现高的紧固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59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80056996.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强度、耐热性等优异、并且在无粘接剂的情况下显示出优异的层间粘接性、退火后的层间粘接性也良好的层叠管。层叠管具备管状的内层11和形成于其外周面的外层12,其中,所述内层11为包含平均粒径为0.1~10μm的有机颗粒的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树脂层,所述外层12为胺值为15~100mmol/kg的聚酰胺树脂层,在所述内层11与外层12的界面处的内层11侧具有由所述有机颗粒形成的多个凸状隆起。
-
公开(公告)号:CN1178137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80101186.8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6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10
Abstract: 燃料电池单元组件(10)具备:电极构件(2),其具有:膜电极接合体(20),该膜电极接合体(20)具有电解质膜以及电极催化剂层;以及气体扩散层(21、22);固体橡胶制成的垫片(30),其以框状配置于电极构件(2)的面方向外侧;以及粘接构件(40),其具有热塑性聚合物,以框状配置于电极构件(2)的面方向外侧,与电极构件(2)以及垫片(30)粘接而使它们一体化。粘接构件(40)相对于电极构件(2)的粘接方式是向气体扩散层(21、22)的浸渍以及向膜电极接合体(20)的粘接的至少一方。粘接构件(40)覆盖电解质膜的至少外周端面。粘接构件(40)的厚度为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20)的单面的气体扩散层(21)的厚度以上,粘接构件(40)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垫片(30)覆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