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反射式射聚光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8794762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0921069.1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王超霞

    Inventor: 张红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反射式射聚光组件,包括:上反射板、下反射板,定位销;所述上反射板和下反射板为同一个抛物面的上下衔接的两部分,上反射板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滑销,下反射板的两侧设置有滑槽,上反射板底部两侧的滑销可以在下反射板两侧的滑槽里前后滑动,从而实现上、下反射板的折叠和展开,并可用定位销对上、下反射板的位置进行锁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收放方便,折叠后尺寸较小,展开后又具有较大的反射面积,可作为各种便携式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反射式聚光组件,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儿科预防湿疹功能垫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71335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303380.6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王超霞

    Inventor: 王超霞

    Abstract: 儿科预防湿疹功能垫,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垫,其特征是在床垫上设有通风装置,通风装置上设有药物扩散装置,药物扩散装置上设有进药口,药物扩散装置右侧设有显示屏,显示屏右侧设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右侧设有电源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右侧设有功能按键,功能按键右侧设有模式切换键,模式切换键右侧设有旋钮孔,旋钮孔内设有旋钮。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进行湿疹预防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一种儿科止泻肚脐贴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54515U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20222587.7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王超霞

    Inventor: 王超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止泻肚脐贴,包括基底层、防渗层、药物层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和药物层设置在基底层和保护层之间,所述基底层上设置有粘贴剂,所述药物层设置在防渗层上,且防渗层略大于药物层,该实用新型见效快、疗程短,安全方便,便于推广。

    一种集成差速输出的双动力输入耦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959747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0628951.4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王超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差速输出的双动力输入耦合装置,包括:行星架主体(1),差动输出轴Ⅰ(2),至少两对完全相同的差动输出行星齿轮对(34),差动输出轴Ⅱ(5),行星架端盖(6),差动输出轴承Ⅰ(21),差动输出轴承Ⅱ(22),至少三对完全相同的输入耦合行星齿轮对(78),第一动力输入齿圈(9),第二动力输入齿圈(10),输入行星齿轮轴承Ⅰ(23),输入行星齿轮轴承Ⅱ(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紧凑,重量轻,既实现了双动力输入的耦合又集成了差速输出功能,尤其适合作为由内燃机和电动机共同组成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同时也适用于双电机组成的纯电动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

    一种集成差速器的双动力输入耦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555808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0586761.0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王超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差速器的双动力输入耦合装置,包括:行星架主体(1),行星架端盖(2),至少三对完全相同的行星齿轮对(34),第一动力输入齿圈(5),第二动力输入齿圈(6),差速器(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动力输入耦合装置和差速器集成为一体,结构紧凑,重量轻,可以有效的将两个动力源的动力进行高效耦合,并最终通过差速器输出,极大简化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系统的复杂度,尤其适合作为由内燃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同时也适用于双电机组成的纯电动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汽车后视镜及前侧窗风幕防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417539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20255775.8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王超霞

    Inventor: 张红伟 王超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及前侧窗风幕防雨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风源、导风管、后视镜出风口、前侧窗出风口等;通过导风管将风源输出的高压气流导入后视镜出风口和前侧窗出风口,从而在后视镜和前侧窗的外表面形成风幕,引导雨滴的下落路线,避免雨滴落到后视镜镜面和前侧窗玻璃表面,从而实现了汽车后视镜及前侧窗的主动式防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整个系统和原车身充分融合,不影响车身美观,通过在前侧窗和后视镜表面形成风幕,有效阻止了雨水落到后视镜镜面和前侧窗玻璃的表面,保证了驾驶员的视线,提高了雨天行车的安全。

    一种双轴联动调节太阳能支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373114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21140234.2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王超霞

    Inventor: 张红伟 王超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追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联动调节太阳能支架系统,包括固定支架、调节支架、太阳能利用设备安装架、联动杆;由固定支架、调节支架、太阳能利用设备安装架组成一套独立的双轴可调太阳能支架,然后通过四根联动杆将多个太阳能利用设备安装架连接起来形成空间联动可调结构,将四根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套独立的双轴可调太阳能支架上,就形成了一套双轴联动调节太阳能支架系统,这样通过调节其中一套双轴可调太阳能支架就可以对多组太阳能利用设备安装架的太阳能利用设备安装面板的角度同步调节,可以实现多组太阳能利用设备对太阳方位的双轴联动追踪,极大的降低了太阳追踪系统的成本。

    一种集成差速输出的车用两档变速箱

    公开(公告)号:CN212959714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0283419.3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王超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差速输出的车用两档变速箱,包括:差动耦合模块,动力输入齿轮轴(11),离合器(12),动力转换齿轮轴(13),制动器(14),下箱体(15),上箱体(16),动力输入齿轮轴轴承(25),动力转换齿轮轴轴承(26),行星架轴承(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变速装置和差速输出装置集成为一体,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既能够对电动机输入的运动实现变速,又能够将变速后的运动差速输出至传动轴并最终驱动车辆高效行驶,尤其适合作为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变速箱,也适用于内燃机或其它任何动力形式的车辆。

    一种液压减震器阀及双筒液压减震器及单筒液压减震器

    公开(公告)号:CN212959641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1199019.0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王超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减震器阀及双筒液压减震器及单筒液压减震器,包括:阀座(1),滑阀(2),滑阀驱动弹簧(3),滑阀调节螺栓(4),阀杆(5),悬浮质量体(6),悬浮质量体支撑弹簧(7),悬浮质量体调节螺栓(8)等;有益效果:通过悬浮质量体(6)与阀座(1)的相对运动,改变液压减震器阀(22)的节流孔的总流通面积,从而改变液压减震器阀(22)的阻尼特性,由于液压减震器阀(22)的运动与车轮(50)的运动同步,而与车身运动相对隔离,因此能够针对不同震动来源实现对液压减震器阀(22)阻尼特性的自动调节,从而满足车辆对舒适性与操控性能的兼顾。

    一种集成差速器的两挡变速箱

    公开(公告)号:CN212564283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0726284.3

    申请日:2020-05-04

    Applicant: 王超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差速器的两挡变速箱,包括:差动耦合模块,动力输入齿轮轴(8),动力转换齿轮轴(9),离合器(12),制动器(13),下箱体(10),上箱体(11),行星架轴承(31),动力输入齿轮轴轴承(32),动力转换齿轮轴轴承(3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变速装置和差速输出装置集成为一体,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既能够对电动机输入的运动实现变速,又能够将变速后的运动差速输出至传动轴并最终驱动车辆高效行驶,尤其适合作为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变速箱,也适用于内燃机或其它任何动力形式的车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