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3543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45524.8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合成碳化铝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铝粉和石墨烯粉末,铝粉和石墨烯粉末通过原位反应生成弥散分布的具有纳米尺度的Al4C3,纳米尺度的Al4C3以两种形态分布在复合材料内,其中一种是以棒状形貌两端分别向两个铝晶粒内部生长,钉住两个相邻铝晶粒,另外一种是以棒状长度方向沿晶界排列,可有效地阻止位错和晶界迁移。本发明一方面纳米尺度的Al4C3有效钉扎Al基体晶界迁移,保留Al基体的强度,同时Al4C3作为硬质增强相,由于应力承载和奥罗万作用使得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和高温力学性能,该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高服役温度条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2112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1621900.9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增强纳米双连续耐磨铝基复合材料导体及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该复合材料导体包括:98%‑99.9%的铝稀土合金粉末及0.1%‑2%的石墨烯粉末。该方法包括:将铝稀土合金粉末和石墨烯粉末在第一保护气氛下进行低能量球磨混合,得到均匀的混合粉末;利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将混合粉末在第二保护气氛下快速凝固成形,得到石墨烯增强纳米双连续耐磨铝基复合材料导体。本发明通过原位自生形成纳米尺度的Al11Ce3/Gr、Al3(Zr,Y)/Gr和/或Al3(Pr,Er)/Gr、Al11La3/Gr等三维连续网状骨架与铝基体相互交织贯穿,双相互锁,复合材料兼两相优势;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导体具有密度低、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优越、导电性高、耐磨性好、无裂纹开裂倾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3169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011605054.2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稀土铝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铝锭加热熔化成铝液;向铝液中添加所需合金元素形成合金液:使合金元素达到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预设成分:Ce为1.00%‑10.00%、Mg为0.05%‑8.00%、Y为0.10%‑7.50%、Zr为0.10%‑2.50%、杂质小于0.1%,其余为铝;利用导流管将合金液导出,用高压气流冲击合金液,合金液雾化并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细小的液滴,凝固成球形合金粉末;球形合金粉末收集于真空收集器,进行筛选、干燥,得到稀土铝合金粉末。本发明具有球形度高、卫星粉和空心粉较少、含氧量低、松装密度高等特点,能满足增材制造的不同打印工况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83169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605054.2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稀土铝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铝锭加热熔化成铝液;向铝液中添加所需合金元素形成合金液:使合金元素达到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预设成分:Ce为1.00%‑10.00%、Mg为0.05%‑8.00%、Y为0.10%‑7.50%、Zr为0.10%‑2.50%、杂质小于0.1%,其余为铝;利用导流管将合金液导出,用高压气流冲击合金液,合金液雾化并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细小的液滴,凝固成球形合金粉末;球形合金粉末收集于真空收集器,进行筛选、干燥,得到稀土铝合金粉末。本发明具有球形度高、卫星粉和空心粉较少、含氧量低、松装密度高等特点,能满足增材制造的不同打印工况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73402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294470.9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2D5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履复合式模块化移动机器人行驶装置,包括车架、履带驱动装置和履带摆臂结构三部分,其中:履带驱动装置通过车架上的大横轴和小横轴固定在车架上,履带摆臂结构通过法兰盘与履带驱动装置相连接;四套履带驱动装置和四个履带摆臂结构对称的设置于车架的四个角,车架中部设置一对车轮,从而使装置同时具有了轮-履复合的行进方式。本发明通过将轮式与履带式行驶方式相结合,既保持机器人非常高的自适应性和通过性,又能保证其较快的行驶速度,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灵活性高、适用性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