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8498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36324.X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控释缓蚀剂,该缓蚀剂的溶剂包括去离子水,溶质包括以下浓度份的组分:氧化石墨烯5-15mg/ml,苯并咪唑0-5mg/ml,硝酸铈0-5mg/ml,通过配制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添加硝酸铈得到悬浮液;加入苯并咪唑搅拌,洗涤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一定的pH值下释放出来,且有效性和耐久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04137.4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1M10/658 , G01R31/367 , G01R31/396 , H01M10/659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热失控扩散延时系统及其实验方法,该系统包括浸没于相变材料层的电池组,相变材料层为集成有低导热衬垫的相变材料。该方法包括:将待测电池组浸没于集成有低导热衬垫的相变材料层中;采用加热器辅助触发方式,将热量传导至电池组内单体电池表面,直至达到热冲击状态;结合热冲击模型监测热冲击状态变化过程,确定电池组的热失控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集成低导热衬垫以改进相变材料,并将电池组浸没于相变材料层,能够很好地提升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的温度,增加电池中各单体的热失控上限;能够有效隔绝电池外部及内部各单体之间的热传递,有效缓解单个电池的热失控对整个电池模组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18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64137.4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净现值计算的光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包括:S1、获取光储电量控制策略;S2、根据光储系统的不同运行模式,构建对应的成本-收益模型,以计算得到不同运行模式对应的最优净现值;S3、以最优净现值作为目标函数,根据光储电量控制策略,结合实际光伏出力与负荷需求,采用枚举法进行光伏和储能的装机容量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光储系统不同运行模式构建对应的成本-收益模型,通过对光伏、储能以及逆变器各部分成本与收益的详细计算,能够准确得到最优净现值,从而保证光储系统容量配置的准确性,有利于降低储能与光伏发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25997.2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1R31/367 , B60L3/00 , B60L58/10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维度特征融合的电池故障诊断方法,包括:采集电池基础数据并进行清洗处理,提取出电压数据,据此判断是否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故障,若判断为否,则针对电压数据进行滑动时间窗口处理,得到相应特征数据,包括标准差、香农熵和栈式自编码器数据;结合各特征数据,采用四分位法确定各特征数据对应阈值,用于比较判断是否发生电池故障,若判断为是,则利用修正系数分别对各特征数据进行修正处理,根据修正特征数据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当前故障类型;并采用局部离群因子算法,通过计算各特征数据的离群因子,确定当前故障等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确保故障电池准确性和经济性的同时,实现故障类型的确定与故障等级的划分。
-
公开(公告)号:CN117797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397428.X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A62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蛭石改性的电池灭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池灭火材料具体通过复配无机盐溶液对蛭石进行改性后制备而成,其中,复配无机盐溶液由NaHCO3与KCl组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蛭石用蒸馏水洗多次;常温下将蛭石放入配制好的设定浓度的复配无机盐溶液中进行改性操作,得到改性蛭石;对改性蛭石进行加热操作,再经冷却得到膨胀改性蛭石,即得到电池灭火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一定浓度的NaHCO3与KCl复配溶液后对蛭石改性,改性后蛭石中同时含有Na+、K+,通过复配协同效应更有利于消除火焰自由基,在电池着火受热后,喷洒的改性蛭石迅速膨胀,能够有效阻隔电池与空气的接触,起到更好的灭火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17805.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1M10/63 ,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58 , H01M10/48 , H02J7/00 , H02J15/00 , B65G15/00 , B65G43/08 , A62C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电站中热失控锂电池的快速处理装置及方法,用于对储能电站中热失控的电池进行隔离,装置包括:多个储能柜,设置在储能电站中,设有热插拔的电性连接有电池的多个电池仓;电磁弹射器,用于将电池弹出,设置在电池仓内的电池下方;电池隔离机构,包括用于接收电池的电池隔离箱和用于运载电池隔离箱的龙门桁架机构;传送带,用于在电池隔离后将电池隔离箱运出储能电站,设置在一排储能柜的侧边并位于龙门桁架机构的内侧;控制器,与电磁弹射器、电池隔离机构和传送带通信连接,其中,控制器通信连接有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检测组件检判电池热失控,在热失控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对应控制进行电池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143254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87849.5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频率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快速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锂离子电池在一定倍率下充放电,采集电池充放电电压数据,获取工作电压曲线,并统计整个充放电电压曲线的DL;步骤2,将充放电电压数据转化成PDF曲线P(x),并搜索P(x)最大峰对应的电压Vpeak;步骤3,根据电压Vpeak选取区域电压ΔVreg,并计算区域电压ΔVreg的概率P;步骤4,将概率P与DL相乘,得到区域频率F;步骤5,以区域频率F为自变量,以电池SOH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步骤6,另选待测锂离子样本电池,重复步骤1~步骤4,将待测区域频率F’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待测区域频率F’所对应的电池SOH值,实现待测锂离子样本电池的电池SOH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091203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11155189.0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2G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海底电缆模拟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部,设置于陆地上;多根提升绳索,连接于提升部的底部;提升梁,通过提升绳索连接于提升部的下方;多根吊带,多根吊带,固定于提升梁底部的两端,均用于吊设电缆,且吊带在提升梁底部的两端的数量相同;电缆指套,套设于电缆的端部,用于模拟对电缆的密封绝缘防护;以及配重,连接于电缆指套下方,其中,两端的电缆之间通过电缆接头连接,电缆接头端部的电缆外套设有弯曲限制头,配重用于模拟海上静态及考虑风浪、水流和船舶运动状态下电缆和电缆接头之间的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13296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58279.8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R31/36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差分电压分析的电池健康状态在线评估方法,建立ΔV/ΔQ曲线,并过ΔV/ΔQ曲线末端的某一ΔV/ΔQ值,做ΔV/ΔQ曲线的切线,而切线的斜率Slope与电池SOH值呈线性负相关,斜率Slope越大,电池SOH值越小。建立起了斜率Slope‑SOH模型,只要采集到SOH未知的待测电池在同一充放电倍率下的放电电压数据,通过差分电压分析获得待测电池的在同一ΔV/ΔQ值下的切线斜率Slope,就可以根据模型查找该斜率Slope所对应的电池SOH值,实现电池健康状态SOH的在线评估。本发明的基于差分电压分析的电池健康状态在线评估方法能够在线对电池健康状态进行评估,避免停止商业运行而带来的损失,且评估方法简单,评估数据获取容易,评估结果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865307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14201.3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1R31/385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模组余能检测方法,包括:S1、获取不同单体电池的性能数据,将性能数据一致的单体电池相互连接组成电池模组;S2、根据单体电池的性能数据以及电池模组中各单体电池的连接关系,分别得到电池模组的检测电流、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其中,检测电流为I3电流;S3、采用检测电流,对电池模组进行恒流放电至电池模组的放电截止电压,之后停止放电,将电池模组静置1h;S4、采用检测电流,对电池模组进行恒流充电至电池模组的充电截止电压,并记录恒流充电时间;S5、根据检测电流和恒流充电时间,得到电池模组的容量,即为电池模组的余能检测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缩短了余能检测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