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96064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380036100.3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确保高的充放电容量、优异的初次充放电特性和容量维持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用树脂组合物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通过使用平均粒径为5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包含硅的核心颗粒的表面被覆盖层覆盖、且覆盖层内部实质上不含硅氧化物的负极材料、或包含该负极材料和基质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而且使用聚酰亚胺树脂或其前体作为粘合树脂,可以实现高的充放电容量和优异的容量维持率、以及高的初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72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0992.5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课题]连续地制造具有纳米级的小粒径且具有高结晶性的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颗粒。[解决手段]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颗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步骤:使通过混合而引发化学反应从而能够生成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颗粒或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前体颗粒的多种原料溶液在0.3MPa以上且500MPa以下的加压下分别流入原料供给用流路,在该原料供给用流路的合流点处使前述多种原料溶液混合,通过前述化学反应连续地生成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颗粒、或生成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前体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4396064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80036100.3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 H01M4/38 , H01M4/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确保高的充放电容量、优异的初次充放电特性和容量维持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用树脂组合物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通过使用平均粒径为5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包含硅的核心颗粒的表面被覆盖层覆盖、且覆盖层内部实质上不含硅氧化物的负极材料、或包含该负极材料和基质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而且使用聚酰亚胺树脂或其前体作为粘合树脂,可以实现高的充放电容量和优异的容量维持率、以及高的初期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