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79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40267.1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致变色器件、发射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发射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发射装置包括读写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RFID电子标签和信号调理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所述RFID电子标签与所述读写器相匹配,所述信号调理电路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远距离控制电致变色器件。

    一种用于自适应伪装设备中获取真实色彩背景图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5245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03273.1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适应伪装设备中获取真实色彩背景图像的方法;根据设定图像亮度对相机进行白平衡并拍摄背景色块图像存储在计算机中;根据光照均匀增益矩阵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光照均匀的背景图像;根据光照均匀图像的灰度图像通过自适应阈值的方法转换为二值图像进行噪点消除与色块排序;根据排序后图像通过增强算法提高相近颜色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增强后图像通过KNN分类算法获得与标准伪装颜色对应的机器学习模型;根据机器学习模型通过相机拍摄随机排列的色块阵列获得伪装图像驱动电致变色阵列变色;能够获取外界光照条件下的背景色块的真实颜色,避免外界环境变化导致伪装失效的情况。

    一种电致变色分子、制备方法及电致变色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49209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39886.9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分子、制备方法及电致变色器件,涉及电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电致变色分子包括聚氨基酸骨架单元和有机小分子结构单元,所述有机小分子结构单元包括苯胺类结构单元,紫罗精类结构单元或染料类结构单元的一种。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通过聚氨基酸与有机小分子的结合,增强了其循环可逆性。另外,本发明中极性较大且存在柔性空间结构的聚氨基酸骨架,有效地提升电致变色薄膜的成膜性,并且存在可以稳定强极性变色分子结构的微环境以及足够的作为传导电子的媒介的氢键,能够进一步提升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转移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电致变色器件的响应速度、循环可逆性和着色效率。

    基于动态金属-配体络合的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111759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37997.3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金属-配体络合的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器件,由金属离子,变色材料和电解质混合而成,基于动态金属-配体络合作用设计的电致变色器件,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分为液态电致变色器件结构和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结构。液态电致变色器件结构分为第一电极、电致变色媒介、第二电极。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结构分为第一电极、电致变色媒介、离子交换膜、辅助媒介、第二电极。本发明实现了全可见光谱可调、高对比度、同时具备高着色效率、快速的电致变色响应、优异的循环可逆性以及超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的优点。

    一种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组合物和电致变色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9823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39180.2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组合物和电致变色器件,涉及化学材料技术领域。电致变色材料中具有电化学活性紫精单元,紫精单元部分在负电压下被还原,电荷密度增大,使含有不同取代基的荧烷发生关环反应,电致变色材料由不同取代基的荧烷展现出的不同的颜色在施加‑1.8V负电压的情况下35ms变为关环的无色态。紫精单元,自身在电极表面反应的标准电子转移速率常数很大,将其和荧烷部分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又能够使电子快速转移到荧烷部分,进而保证变色速度快,电化学活性紫精单元本身具有很好的氧化还原循环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整体电致变色材料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1000次循环后,吸光度变化衰减能够小于10%。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345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27967.0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致变色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液晶相似结构的染料开关分子和具有液晶相似结构的电解质分子,该染料开关分子和电解质分子中均具有液晶分子中所含有的长烷基链、刚性的苯基和边缘极性基团,使得二者在液晶中均具有非常好的溶解度。采用本发明设计的染料开关分子和电解质分子制得的电致变色器件,可以采用温控或光控的方式调节器件的离子电导率,同时具备较佳的快速着色性能和较佳的长记忆效应,而且循环稳定性良好。

    一种光学手性信号可调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132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640276.0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手性信号可调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致变色技术领域。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酸响应手性分子和手性放大媒介,所述手性放大媒介包括液晶,所述酸响应手性分子选自式(1)‑(3)中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将手性放大媒介液晶和酸响应手性分子掺杂在一起,通过调控体系的酸碱度,使酸响应手性分子的分子构像发生变化,并诱导液晶分子螺旋结构随之改变,依靠酸响应手性分子的开关环实现CD和CPL信号的产生和消失,具有低电压、高对比度、高手性信号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