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544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28056.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玄武岩纤维气凝胶界面相容性的方法,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包括:步骤一、界面改性剂制备:通过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溶剂与马来酸酐、长链二氨基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KH550制得界面改性剂;步骤二、玄武岩纤维改性:通过界面改性剂对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步骤三、磁控溅射:通过磁控溅射TiO2在改性后的玄武岩纤维表面包覆磁控溅射层。该方法能够有效改进玄武岩纤维与二氧化硅气凝胶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从而获得界面结合力强、耐蚀性好、无污染、具备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7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033211.9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数值计算与机器学习的收口筒体结构优化方法,涉及筒体结构分析领域,包括:步骤S1、确定影响铝合金药筒使用性能的关键材料性能参数与关键结构参数,以及它们对应的可调范围;步骤S2、建立铝合金收口筒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数值仿真与准确度验证;步骤S3、对铝合金的材料性能及收口筒体的结构参数进行采样,并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构建铝合金收口筒体结构‑性能数据库;步骤S4、对铝合金收口筒体结构‑性能数据库进行机器学习,确定映射关系,并进行铝合金收口筒体结构设计优化。该方法有效解决实验优化影响因素冗杂、仿真模拟计算量大等问题,从而加快弹壳及小口径炮弹等铝合金收口筒体的结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2305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46543.1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筒状锥形零件局部微弧氧化装置,涉及表面处理领域,包括支撑连接机构与屏蔽机构,支撑连接机构包括导电柱(11)、垫圈(12)、压套(13)与绝缘套(14);屏蔽机构包括保护套筒(21)、屏蔽罩(22)与密封圈组件。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与不同规格的筒状锥形零件外壁密封进行连接且能控制局部微弧氧化区域,有效避免局部微弧氧化过程中漏液、渗液等问题导致保护区域出现氧化膜,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此外,该装置适用于筒状锥形工件的批量化局部微弧氧化生产,微弧氧化可靠性高、膜层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14664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37713.0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F4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鳞片式半柔性防弹衣,涉及防护装备领域,包括柔性内衬层(100)、防弹鳞片层(200)与柔性外保护层(300);防弹鳞片层(200)由多个防弹单元(21)与连接绳(22)组合而成、位于柔性内衬层(100)与柔性外保护层(300)之间;防弹单元(21)包括防弹模块(211)与缓冲模块(212),防弹模块(211)截面为正六边形结构、包括防弹陶瓷层(2111)与防爆层(2112),缓冲模块(212)截面为圆形结构、包括吸能层(2121)与缓冲层(2122)。该防弹衣能够解决现有柔性防弹衣防弹、抗冲击性能不足以及硬质防弹衣穿戴舒适度不佳的问题,达到同时兼顾防护性能与穿戴舒适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1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01835.1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C22C38/50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44 , C22C38/04 , C21D1/26 , C21D1/18 , C21D8/00 , C22C33/04 , C22B9/18 , C22B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耐高温低碳中低合金钢韧性的方法。其依次经过合金成分设计、纯净化熔炼、退火处理、锻造、第二次退火处理、固溶淬火和回火处理;所述第二次退火处理是采用≤100℃/h的升温速度加热至700±10℃,保温15~18h,停止保温后随炉冷,温度降至400℃后出炉空冷;所述固溶淬火是在1150~1200℃下保温20~30min,淬水至室温;所述回火处理分为两次回火,第一次回火温度为520~550℃、时间为0.5~2.5h,出炉空冷,第二次回火温度为620~650℃、时间为1~3h,出炉空冷。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在提高低碳Cr‑Mo系合金钢高温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其室温强韧性、低温冲击韧性等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7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99300.5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速磨损退化的试验弹设计方法,涉及试验弹设计领域,包括身管(10)与试验用弹丸(20),其中,试验用弹丸(20)外壁设计为多弹带结构,多弹带结构包括由身管(10)发射口向试验用弹丸(20)装填部方向依次排布在试验用弹丸(20)外圈的首条弹带(21)与多条后续弹带(22),首条弹带(21)的宽度大于后续弹带(22)的宽度且多条后续弹带(22)的尺寸一致,首条弹带(21)与最靠近其的后续弹带(22)之间、多条相邻的后续弹带(22)之间开设积屑槽。该方法设计的试验弹能够在单次击发弹丸时、实现多段弹带挤入摩擦的串联击发,加速身管磨损、缩短身管寿终周期,提高模拟试验效率及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