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胶枪及其使用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5110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00059.5

    申请日:2020-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胶枪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将发泡胶填充于门窗框和墙体间的缝隙内,其中发泡胶枪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的枪体,枪体通过容置空间装有发泡胶,且枪体设于墙体的一侧;适配于缝隙的枪头,通过将枪头从墙体的另一侧插设于缝隙内,且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通于枪体;垂直固定于枪头的挡板,在通过枪头向缝隙内打胶的过程中,挡板贴设于墙体的另一侧以封堵缝隙。将枪头和枪体分别设于墙体的两侧,且将枪头伸入缝隙内和相对一侧的枪体进行连接,将挡板贴设于墙体以封堵要填充的缝隙,并将挡板相对侧的枪体内的发泡胶通过枪头发射到缝隙内,挡板防止发泡胶溢出缝隙,避免浪费无需清理工序。

    一种碳纤维拉索及其制造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544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577080.7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拉索及其制造方法,索体采用若干圆角正六边形截面碳纤维棒材密布配合构成六边形或缺角六边形截面,相比于圆形截面碳纤维棒材,若干圆角正六边形截面碳纤维棒材之间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能减小索体承受横向挤压时碳纤维棒材接触位置的挤压应力,从而提高索体的横向受力性能,在若干圆角正六边形截面碳纤维棒材的截面的中心位置形成有容纳圆形截面碳纤维棒材于其中的安置腔体,使得圆形截面碳纤维棒材能在若干圆角正六边形截面碳纤维棒材集束形成安置腔体后,再安装至安置腔体中,避免与若干圆角正六边形截面碳纤维棒材同步集束,圆形截面碳纤维棒材内部的光纤传感器不会被挤压损坏,提高生产效率和光纤传感器的存活率。

    建筑基础的施工方法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1957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443676.3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于地下建筑基础内浇筑基础底板垫层;于所述地下建筑基础内砌筑位于所述基础底板垫层上的砖胎膜至顶板底部位置或所述顶板下方连梁底部位置;于所述基础底板垫层及所述砖胎膜的内壁施作防水层;于所述地下建筑基础内底部位置绑扎独立基础的钢筋,并于所述独立基础上方位置绑扎多个独立柱的钢筋至所述顶板底部位置或所述连梁底部位置;于由所述独立基础、所述独立柱形成的空隙内填设填充层至所述顶板底部位置及所述连梁底部位置。本发明通过加高砖胎膜的砌筑高度,并在独立基础与防水板间填充轻质材料,以解决防水层在基础外闭合,先行施工,确保独立基础、连梁以及顶板能一次浇筑,较少施工工序。

    建筑基础的施工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1957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43676.3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于地下建筑基础内浇筑基础底板垫层;于所述地下建筑基础内砌筑位于所述基础底板垫层上的砖胎膜至顶板底部位置或所述顶板下方连梁底部位置;于所述基础底板垫层及所述砖胎膜的内壁施作防水层;于所述地下建筑基础内底部位置绑扎独立基础的钢筋,并于所述独立基础上方位置绑扎多个独立柱的钢筋至所述顶板底部位置或所述连梁底部位置;于由所述独立基础、所述独立柱形成的空隙内填设填充层至所述顶板底部位置及所述连梁底部位置。本发明通过加高砖胎膜的砌筑高度,并在独立基础与防水板间填充轻质材料,以解决防水层在基础外闭合,先行施工,确保独立基础、连梁以及顶板能一次浇筑,较少施工工序。

    深浅基坑群同步施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176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56205.9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浅基坑群同步施工的方法:首先同步开挖深基坑第一层土和浅基坑土方,以及对开挖后的所述深基坑进行第一道支撑施工,对开挖后的所述浅基坑进行桩头处理和基础施工,浅基坑包括紧邻所述深基坑的第一浅基坑以及与所述深基坑呈一定间距设置的第二浅基坑,便于施工机械作业,然后开挖所述深基坑的第二层土,施工所述第一浅基坑的地下结构与所述第二浅基坑的地下结构,节约施工时间,缩短工期;之后开挖所述深基坑的底层土以及施工所述深基坑的两翼底板;进行所述深基坑的地下结构施工,进行所述第二浅基坑的地上结构的施工;深基坑的地下结构完成后,同步进行所述深基坑的地上结构、所述第一浅基坑的地上结构的施工,便于进行资源配置,合理缩短工期以及安全文明施工。

    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604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01224.4

    申请日:2017-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基坑中设有沿基坑的边沿设置的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之间设有换撑板,换撑板上形成有沿基坑的边沿间隔设置的多个下料口,支护结构、地下室外墙和换撑板的底部之间形成回填区域,该方法通过依次对多个下料口下方的回填区域进行回填和振捣棒振捣,进而连续的、多点式的对回填区域进行回填使得回填区域的回填密实。本发明解决了在基坑支护与建筑物外墙之间操作间距狭窄时,采用传统方法对基坑回填存在的人工夯实、机械碾压不方便的问题。

    一种斜拉索结构的主被动张拉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932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88687.8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施工领域,特指一种斜拉索结构的主被动张拉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斜拉索,将斜拉索对称的安装在对应的核心筒、钢桁架以及多层楼板钢架上;设定所述斜拉索的张拉索力,将设定的张拉索力划分成第一索力和第二索力;对斜拉索进行整体式主动张拉;待主动张拉完成,进行整体式被动张拉。有益效果:通过将目标索力对主动张拉阶段和被动张拉阶段进行分配,使主动张拉阶段时的张拉索力只占目标索力的一部分,而在浇筑混凝土时,使混凝土的自重对斜拉索进行张拉,从而使斜拉索达到目标索力的张拉,避免了对斜拉索的过度张拉而导致楼板开裂的问题。

    钻孔灌注桩砼面位置指示装置及钻孔灌注桩浇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174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55864.5

    申请日:2022-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灌注桩砼面位置指示装置及钻孔灌注桩浇筑方法,该装置包括:弹性件,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腔,容置空腔的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安装有基板和承压件;滑动变阻器,连接于基板和承压件之间;导向结构,包括导向件和弹性垫圈,承压件的面向基板的一侧形成有承插孔,导向件连接于基板的面向承压件的一侧且可活动地插设于承插孔中,弹性垫圈套设于导向件且支撑于基板和承压件之间,弹性垫圈内形成有孔道,弹性垫圈通过连通管连通于弹性件的外部,导向件与承插孔的孔底之间安装有支撑弹簧;以及指示灯,其通过滑动变阻器连接有电源。本发明解决了钻孔灌注桩浇筑时由于混凝土液面位置不确定导致导管提管超限影响桩身完整的问题。

    深浅基坑群同步施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176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356205.9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浅基坑群同步施工的方法:首先同步开挖深基坑第一层土和浅基坑土方,以及对开挖后的所述深基坑进行第一道支撑施工,对开挖后的所述浅基坑进行桩头处理和基础施工,浅基坑包括紧邻所述深基坑的第一浅基坑以及与所述深基坑呈一定间距设置的第二浅基坑,便于施工机械作业,然后开挖所述深基坑的第二层土,施工所述第一浅基坑的地下结构与所述第二浅基坑的地下结构,节约施工时间,缩短工期;之后开挖所述深基坑的底层土以及施工所述深基坑的两翼底板;进行所述深基坑的地下结构施工,进行所述第二浅基坑的地上结构的施工;深基坑的地下结构完成后,同步进行所述深基坑的地上结构、所述第一浅基坑的地上结构的施工,便于进行资源配置,合理缩短工期以及安全文明施工。

    柱梁板节点的混凝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3095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165307.7

    申请日:2017-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柱梁板节点的混凝土施工方法,柱梁板节点包括相互叠合的柱体、梁和板,该方法包括:将柱梁板节点划分为依次叠合的柱体浇筑层、梁浇筑层和板浇筑层;将梁浇筑层划分为连接于柱体浇筑层的梁柱头浇筑段和连接于梁柱头浇筑段的梁浇筑段;将板浇筑层划分为连接于梁柱头浇筑段的板柱头浇筑段和连接于板柱头浇筑段的板浇筑段;浇筑柱体浇筑层的混凝土;于浇筑完成的柱体浇筑层上依次浇筑梁浇筑层的梁柱头浇筑段和梁浇筑段的混凝土;以及于浇筑完成的梁浇筑层上依次浇筑板浇筑层的板柱头浇筑段和板浇筑段的混凝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柱梁板节点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存在不容易振捣密实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