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机房基础房心回填地面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7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15657.2

    申请日:2024-05-1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机房基础房心回填地面施工方法,在框架结构的柱梁基础在施工完成后进行一次回填,机械碾压夯实。梁基础的顶部位浇筑支撑垫层。支撑垫层支撑首层梁板柱结构的模架。在首层梁板柱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模架拆除、并于支撑垫层上进行二次回填夹砂石,机械碾压水夯密实。最后浇筑混凝土面层地坪层,确保机房地面施工质量,避免机房地面开裂。梁基础的顶部位的支撑垫层中预留有多个回灌口以用于回灌水,使得一次回填的回填土液化、松软沉淀、流动后补充沙土,确保整个基础两部分回填地下水位均衡一致,基础承载均匀。本发明解决了数据机房的房心回填地面的常规施工方法,易导致地面沉降不均匀,地面开裂的问题。

    用于地坪的移轴多轮抛光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82713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42484.X

    申请日:2021-09-28

    IPC分类号: A47L11/14 A47L11/4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坪的移轴多轮抛光设备,包括:移动式底座,其底部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条形滑槽,条形滑槽中滑设有滑移件,两滑移件分别弹性拉结于两条形滑槽的相背端;抛光轮组,包括两抛光轮、连接于抛光轮的轮轴、同轴连接于轮轴的从动轮和驱动带,轮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滑移件,驱动带呈8字形绕设于两抛光轮的轮轴的从动轮;传动连接于驱动带的电机,安装于移动式底座;以及用于推抵驱动带的压带轮,对准于驱动带的带面且可转动地安装有移动轴,移动轴位置可调地安装有移动式底座的底部。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单个抛光轮的地坪抛光机械,在抛光行进过程中容易偏向,操控不便的问题。

    群体建筑的立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591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21026.7

    申请日:2016-08-01

    IPC分类号: E04G21/00 E02D29/00

    CPC分类号: E04G21/00 E02D29/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群体建筑的立体施工方法,包括:对群体建筑的施工区域进行划分;依序对划分的区域进行挖掘土方、施工地下结构和地上结构,在进行当前区域的施工时,利用其余未施工的区域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加工场地和材料堆放地,在当前区域施工好后,利用其地下结构的顶层为其他区域施工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加工场地和材料堆放地。本发明利用分区施工,开展多工作面立体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合理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加工场地和材料堆放地,确保群体建筑施工的顺利。以多坑分隔地下水,缩短渗水距离,分层开挖,开展降水、排水、地基处理与护坡,避免了大面积降水易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解决了主楼与裙楼不均匀沉降有差异的问题。

    面板和龙骨定位用的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915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54739.2

    申请日:2019-05-29

    IPC分类号: E04G21/18 E04F13/2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板和龙骨定位用的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操作杆;固定于操作杆的连接件,连接件可转动的卡设于对应的竖向龙骨的凸伸出面板的部分,连接件和竖向龙骨的宽度相同,且连接件设有与面板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凹槽;带有墨水供做标记线的墨线,墨线的一端固定于操作杆且卡设于凹槽以贴设于面板,墨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吊锤以利用重力拉直墨线,通过转动操作杆远离面板以带动墨线晃动且于面板的正面弹出供固定螺丝的标记线。本发明只需一人即可操作,无需将墨线的两端都固定后在拉弹墨线的中间,方便操作,且解决了从面板正面看不到其背面的竖向主龙骨和横向次龙骨固定螺丝易偏位的问题。

    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6046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711001224.4

    申请日:2017-10-24

    IPC分类号: E02D17/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基坑中设有沿基坑的边沿设置的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之间设有换撑板,换撑板上形成有沿基坑的边沿间隔设置的多个下料口,支护结构、地下室外墙和换撑板的底部之间形成回填区域,该方法通过依次对多个下料口下方的回填区域进行回填和振捣棒振捣,进而连续的、多点式的对回填区域进行回填使得回填区域的回填密实。本发明解决了在基坑支护与建筑物外墙之间操作间距狭窄时,采用传统方法对基坑回填存在的人工夯实、机械碾压不方便的问题。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桩心对中方法及灌注桩桩心对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69193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053788.6

    申请日:2017-01-22

    IPC分类号: E02D33/00 E02D5/3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桩心对中方法及灌注桩桩心对中装置,先在灌注桩的桩心附近位置寻找四个合适的位置,再在相对的两点之间竖设固定杆件并用对拉线连接,使两条对拉线相交于灌注桩的桩心上方,再分别微调两根相邻的固定杆件,并根据定位工具使得两条对拉线相交于一交点并该交点位于桩心的正上方,拆除第一对拉线和第二对拉线。在后期灌注桩施工中,可以通过在固定杆件之间设置第一对拉线和第二对拉线,以此来快速的对中灌注桩的桩心。本发明解决了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对桩心进行对中时,传统的对中方法仅凭肉眼观测误差大的问题。

    基坑底板钢筋的安装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136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23042.8

    申请日:2019-12-20

    IPC分类号: E02D17/02 E02D27/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底板钢筋的安装施工方法,先安装坑井底板钢筋,通过定位钢筋网片先确定坑井底板钢筋的上层钢筋和基坑底板钢筋的上层钢筋的标高和位置,然后安装基坑底板钢筋,在基坑底板的上层钢筋安装至坑井的上边口的边缘时,将坑井底板的上层钢筋通过定位网片连接于基坑底板的上层钢筋,同时以定位钢筋网片的钢筋代替部分基坑底板的上层钢筋,使得基坑底板钢筋安装整洁,无随意截断钢筋现象。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基坑底板钢筋安装存在截断严重,搭接、焊接费工费力,整体观感质量差的问题。

    基坑边坡土钉管墙围护结构与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858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41024.0

    申请日:2019-06-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边坡土钉管墙围护结构与施工方法,结构包括:泄水层,包括插入基坑边坡土体内的第一土钉管,第一土钉管的插入端端头和/或管身设有排泄渗水孔;止水层,位于泄水层的下方,包括插入基坑边坡土体内的第二土钉管,第二土钉管的管头和/或管身分布有注浆孔;降水层,位于止水层的下方,包括插入基坑边坡土体内的第三土钉管,第三土钉管的插入端端头和/或管身上设有降水孔,第三土钉管的外端端头设有用于连接抽水设备的抽水孔;钢丝网片,与第一土钉管、第二土钉管和第三土钉管连成一体并喷浆抹灰形成边坡围护墙面。本发明具有适合在土体边坡进行成孔方便、形成止水帷幕、自由排泄土体水、真空抽取基坑水与降低土体地下水位。

    群体建筑的立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5916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10621026.7

    申请日:2016-08-01

    IPC分类号: E04G21/00 E02D29/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种群体建筑的立体施工方法,包括:对群体建筑的施工区域进行划分;依序对划分的区域进行挖掘土方、施工地下结构和地上结构,在进行当前区域的施工时,利用其余未施工的区域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加工场地和材料堆放地,在当前区域施工好后,利用其地下结构的顶层为其他区域施工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加工场地和材料堆放地。本发明利用分区施工,开展多工作面立体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合理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加工场地和材料堆放地,确保群体建筑施工的顺利。以多坑分隔地下水,缩短渗水距离,分层开挖,开展降水、排水、地基处理与护坡,避免了大面积降水易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解决了主楼与裙楼不均匀沉降有差异的问题。

    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604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01224.4

    申请日:2017-10-24

    IPC分类号: E02D17/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基坑中设有沿基坑的边沿设置的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之间设有换撑板,换撑板上形成有沿基坑的边沿间隔设置的多个下料口,支护结构、地下室外墙和换撑板的底部之间形成回填区域,该方法通过依次对多个下料口下方的回填区域进行回填和振捣棒振捣,进而连续的、多点式的对回填区域进行回填使得回填区域的回填密实。本发明解决了在基坑支护与建筑物外墙之间操作间距狭窄时,采用传统方法对基坑回填存在的人工夯实、机械碾压不方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