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429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17173.8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组合载荷作用下应用极限塑性载荷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待分析结构在若干种单一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和塑性崩塌载荷;将计算获取的极限载荷和塑性崩塌载荷作为待分析结构极限塑性载荷分析的标准化参数;拟合得到待分析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公式和塑性崩塌载荷公式;获得待分析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和塑性崩塌载荷下包络公式;对待分析结构所受的实际载荷进行评定;实现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塑性载荷分析方法,对于组合载荷作用下结构的极限塑性载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71154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720121.9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60/00 , G16C20/1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烧蚀分析的轴对称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方法,涉及计算力学技术领域,首先建立离散的物质点模型,构建领域;其次确定热力耦合问题,再次计算t时刻结构热流态,最后计算物质点位移。该方法通过平面内外变形梯度及温度梯度的非局部构造建立了轴对称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分析模型,有效提高了近场动力学模型在分析预测结构烧蚀破坏中力学响应的能力;采用向前欧拉算法及动力松弛算法避免了隐式方法自由度改变引起的刚度阵改变等不便;通过一种损伤准则有效表征了结构的烧蚀破坏模式,在该损伤准则基础上提出了快速邻域搜索算法模拟烧蚀过程中的移动边界,组成了烧蚀前沿动态更新技术,克服了烧蚀过程中确认移动边界的难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26397.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腐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91钢在液态金属环境下氧化膜裂纹仿真方法、系统及其终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基于近场动力学的T91钢基体及内外氧化膜模型;步骤2:在近场动力学模型中设置时变性模型接口;步骤3:开发基于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和Griffith断裂判据的近场动力学准静态求解器,模拟计算T91钢基体及内外氧化膜在取样温度载荷影响下的力学响应及损伤程度,并导出模拟结果。有益效果在于:构建含氧化膜的T91钢模型,通过在近场动力学本构力函数和临界键应变函数中引入取样温度载荷参数来反应取样温度载荷的影响,实现含氧化膜的T91钢开裂过程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2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54457.7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3 , G01N3/32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耦合疲劳损伤的高温部件蠕变损伤确定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高温部件安全评估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循环弹塑性本构模型;构建高温部件有限元模型;模拟高温部件在服役循环载荷下的循环应力‑应变和疲劳过程;计算高温部件在循环载荷谱下的疲劳损伤;通过疲劳损伤和蠕变损伤,将初始棘轮变形作为高温部件蠕变损伤阶段的初始变形,对高温部件施加蠕变损伤阶段的服役温度场和服役载荷,获取部件在蠕变损伤阶段的弹塑性变形和蠕变变形;构建失效判据并判断是否失效。本申请可对经历过疲劳损伤的高温部件进行蠕变相关的结构完整性进行分析,防止其发生蠕变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4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1407442.4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金属C形环结构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建立弹簧金属C形环三维几何模型;基于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建立C形环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建立DOE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建立梯度优化模型;根据DOE模型和梯度优化模型,建立组合优化模型,以DOE分析所得最优设计点作为梯度优化的初始设计点,进行梯度优化,得到弹簧金属C形环结构参数最优解。本发明通过试验设计方法(DOE)捕捉全局设计空间的最有效区域,再采用梯度优化算法在有效区域内进行精确寻优,能够准确快速获得结构尺寸的最优设计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633262.2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丽莉 , 黄代顺 , 张明 , 崔怀明 , 卢毅力 , 张渝 , 邓坚 , 曹锐 , 邹志强 , 陈亮 , 杜娟 , 郑斌 , 余晓菲 , 许幼幼 , 杜政瑀 , 马海福 , 彭欢欢 , 王小吉 , 张航 , 武铃珺 , 武小莉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核反应堆堆腔注水冷却措施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利用严重事故系统计算得到热工失效评价输入参数;利用熔融池分层模型、熔融物的成分和质量,确定熔融池的结构;针对熔融池结构计算熔融池内传热;根据熔融池内传热获得压力容器外壁面热流密度;将外壁面热流密度值与相同位置处值比较,判断下封头是否发生热工失效;对压力容器下封头材料进行静载荷、高温蠕变和快速断裂分析;将参数与极限值进行比较,判断下封头是否发生力学失效;根据分析判断核堆腔注水冷却措施的有效性。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准确、全面地评价严重事故工况下实施堆腔注水冷却措施时压力容器下封头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64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834922.2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金属C形环的密封特性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模拟压缩模型:采用ABAQUS建立弹簧金属C形环三维几何模型和上刚性法兰和下刚性法兰;S2:定义弹簧金属C形环三维几何模型的材料属性;S3、基于结构式和扫掠式的网格划分算法对模拟压缩模型行网格划分,生成网格模型;S4、基于模拟压缩模型中各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形状施加边界条件;S5、对上刚性法兰施加荷载模拟弹簧金属C形环的压缩回弹过程,导出模拟压缩回弹过程数的据进行计算。通过该分析方法能够建立合理准确的三维弹塑性大变形分析模型,实现弹簧金属C形环的精细化建模与模拟分析,得到准确的压缩回弹特性曲线和密封面接触应力和变形等详细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3853865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210520887.8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结构疲劳使用系数计算保守性的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获取分析对象的疲劳数据;2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数据库中提取截面的交变应力分量、温度数据并存储;3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疲劳数据中获取一次加二次应力强度Sn超过3Sm的截面;4将获取的所述修正为将所述超过3Sm的截面的交变应力减去温度载荷导致的应力形成新的疲劳数据;5经有限元分析软件得到机械载荷导致的交变应力强度Satmech;并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数据库中读取热载荷导致的交变应力强度Satther;6分别获取热应力弹塑性修正因子Kether和机械应力的弹塑性修正因子Kemech,获取新的交变应力强度Sa';7获得与所述新的交变应力强度Sa'对应的疲劳使用系数N。本发明效率高,结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6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83865.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21D3/0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VR条件下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力行为模拟方法、系统;包括对RPV结构实体模型进行空间离散,对整个求解时间域进行时间离散;读取离散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获取下一时间步所有物质点的温度场分布;建立近场动力学热烧蚀模型,并利用动态边界识别方法,判断所有物质点的烧蚀状态,更新RPV模型烧蚀边界;获取下一时间步所有物质点的位移分布;建立断裂模型,判断所有物质点中键断裂破坏状态,更新损伤累积量;重复更新过程至所有时间步计算结束,得最终的烧蚀边界、温度分布、位移分布和损伤累积量,确定RPV的热力耦合及破坏失效行为。本发明可以很好地同时模拟RPV烧蚀过程、瞬态传热和热力学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044296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910717173.8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组合载荷作用下应用极限塑性载荷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待分析结构在若干种单一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和塑性崩塌载荷;将计算获取的极限载荷和塑性崩塌载荷作为待分析结构极限塑性载荷分析的标准化参数;拟合得到待分析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公式和塑性崩塌载荷公式;获得待分析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和塑性崩塌载荷下包络公式;对待分析结构所受的实际载荷进行评定;实现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塑性载荷分析方法,对于组合载荷作用下结构的极限塑性载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