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6679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908929.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照后UO2核燃料的亚晶界演变行为获取方法,所述的辐照后UO2试样具有高燃耗特征,通过大压力下的研磨获得微区断面,然后对UO2的微区断面的形貌特征进行表征观察以获取演变行为;所述获取UO2微区断面的方法为:在热室内对辐照后的UO2试样进行镶嵌、磨制、抛光处理;磨制过程为:分别在200目砂纸压力40N‑50N、600目砂纸压力35N‑45N、1200目砂纸压力30N‑40N三种状态下各磨制5min‑6min。本发明通过微区断面暴露亚晶界形貌,亚晶界的形貌特征未被掩盖,可以在大尺度范围下进行观察获得亚晶界的形成及演变行为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908933.5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252 , G01N23/2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放射性燃料元件裂变气体产物扩散行为表征方法,包括放射性燃料试样电子探针装样、装样后测试以获得燃料元件的裂变气体元素的迁移扩散行为;装样过程包括样品台预处理:以样品卡座作为样品固定结构,在装样前将样品卡座固定在样品台上,并将样品卡座的高度调节至匹配电子探针极靴尺寸;装样:在屏蔽手套箱内将试样固定于样品卡座的凹口内,推入电镜舱室内抽真空,静置,即完成装样。本发明将装样过程的精细化操作集中在预备环节,而后续的装样通过屏蔽手套箱,且仅需压紧导电胶即可完成装样,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放射性试样,极大的降低了人员所受放射性剂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8851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860386.8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机的块体试样辐照装置,包括光圈隔板、样品台和温度控制系统,光圈隔板与离子束流垂直设置,且所述光圈隔板的中心处设置有贯穿的透光光圈;样品台具有与所述离子束流垂直的辐照面,块体试样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辐照面上;温度控制系统调节所述样品台的辐照面的温度;本发明通过在离子束流垂直射出的方向设置一个光圈隔板,并在光圈隔板中心设置透光光圈,通过透光光圈使得分散的离子束流均与的入射至样品台上,对位于辐照面上的块体试样进行辐照;同时,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对样品台的温度进行调整,实现对辐照的块体试样进行精准的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01999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859531.0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机的透射电镜试样辐照装置及控温方法,包括光圈隔板、样品台、降温控制系统和升温控制系统,所述光圈隔板的中心处设置有贯穿的透光光圈,样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辐照面上;降温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样品台内,升温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样品台的一侧;本发明通过在离子束流垂直射出的方向设置一个光圈隔板,并在光圈隔板中心设置透光光圈,通过透光光圈使得分散的离子束流均与的入射至样品台上,对位于辐照面上的样品试样进行辐照;同时,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对样品台的温度进行调整,实现对辐照的样品试样进行精准的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01999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59531.0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机的透射电镜试样辐照装置及控温方法,包括光圈隔板、样品台、降温控制系统和升温控制系统,所述光圈隔板的中心处设置有贯穿的透光光圈,样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辐照面上;降温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样品台内,升温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样品台的一侧;本发明通过在离子束流垂直射出的方向设置一个光圈隔板,并在光圈隔板中心设置透光光圈,通过透光光圈使得分散的离子束流均与的入射至样品台上,对位于辐照面上的样品试样进行辐照;同时,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对样品台的温度进行调整,实现对辐照的样品试样进行精准的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2358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54283.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0008 , G01N23/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辐照后电子背散射衍射试样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辐照后锆合金的EBSD试样制备方法,步骤1、采用熔融的低熔点合金对辐照后的锆合金进行镶嵌固定以得到锆合金试样;步骤2、将镶嵌固定后的所述锆合金试样进行机械性的研磨和抛光;步骤3、向电解抛光装置中倒入按比例配置的电解抛光液,并将所述锆合金试样安装在电解抛光装置中;步骤4、调节电解抛光参数,对所述锆合金试样中的锆合金进行电解抛光;步骤5、利用带EBSD探测器的扫描电镜对电解抛光后的锆合金试样进行观察,通过判断是否获得清晰的电子衍射菊池线,来判断是否成功制备出辐照后发锆合金的EBSD试样。本发明成功解决了辐照后锆合金EBSD试样不导电或导电性差、电解抛光困难等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53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71063.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辐照下锆基合金中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拟方法及模型系统,涉及核材料辐照模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基于反应速率理论方法建立模拟位错结构的演化和辐照生长模型;建立基于演化和辐照生长模型的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型;将获取的材料参数作为数值模拟参数输入至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型;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型根据数值模拟参数模拟计算位错环半径与合金元素含量、晶粒尺寸、温度、剂量率的依赖关系。本发明能够模拟研究辐照剂量对位错环半径、位错密度的影响,还可以用于研究锡和铌作为锆基合金中的合金元素对位错环生长动力学、力学性能和辐照生长的影响,预测范围广,还能够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9900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85991.7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乏燃料燃料棒芯块拆卸装置和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泛燃料燃料棒芯块拆卸装置,包括端塞切割组件、剖切组件、开管组件;所述端塞切割组件用于切除燃料棒一端的端塞和将燃料棒送入剖切组件,所述剖切组件用于沿燃料棒长度方向切割包壳和将燃料棒送入开管组件,所述开管组件用于打开切割后的包壳。本发明通过端塞切割组件切割掉燃料棒一端的端塞,然后通过切割组件将包壳切割开,最后通过开管组件将包壳打开,从而使得乏燃料芯块从燃料棒内取出,以利用机械的方式将乏燃料组件燃料棒内的燃料芯块直接取出,以提高乏燃料芯块溶解效率,减少后处理费用,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和提高元素纯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13885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519526.X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管相对燃耗测量系统,包括三维传动机构,所述三维传动机构上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能够进行三维方向移动,安装座中安装有夹具,在三维传动机构外部设置有准直器,准直器连接有γ谱仪,准直器的准直孔正对夹具,且准直器的准直孔的中心线与夹具的中心线垂直。本发明建立了燃料管燃耗径向测量技术,为燃料管阴阳面的快速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本发明建立了燃料管相对燃耗测量技术,为判定燃料管燃耗大小提供了数据支持;解决了燃料管相对燃耗测量以及燃料管阴阳面判定的难题,为不同类型燃料元件的相对燃耗测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543227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88601.0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核燃料辐照性能研究装置,具体是一种放射性屏蔽热室燃料元件高温起泡试验装置。该装置由炉体、控制系统、采集系统、自动升降系统和气路系统组成,炉体与控制系统和采集系统分离,可在热室外控制炉体的升温、保温及降温,采集系统能自动输出数据,操作简单快捷。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满足燃料元件从室温至850℃的辐照性能试验,控温精度±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