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6051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348291.X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原位修复床及其应用,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沉水植物模块化原位修复床中,种质承载层(立体网格承载骨架和种质承载材料)承载沉水植物种质,便于种质根系的生长、分蘖和无性克隆繁殖;生长基质层为沉水植物种质提供营养来源和生长空间;支撑层起到固定生长基质层和种质承载层的作用,能够框牢缚实植物种质,使得沉水植物种质不容易脱落,利于沉水植物种质的萌发和植株体根系的生长和扩繁;支撑层材料中粘合剂将配重材料黏土和含植物纤维材料粘合成一个整体,有效增加沉水植物模块化原位修复床本身密度和重量,可有效应对水动力干扰和防止施工作业而发生散裂,适用于水动力环境复杂的水体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12227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865196.9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采砂河床的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河床修复装置和服务器,所述河床修复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环板和加长板,所述连接环板相互连接,组成的横截面为闭合图形,所述加长板与所述连接环板底端边沿连接,用于增加所述河床修复装置的高度;所述连接板包括种植装置,所述种植装置用于放置修复河床的植物种子;所述服务器用于存储河床形态数据、计算河床修复装置需要的高度和数量。本发明提供的采砂河床的生态修复系统可以根据河床情况调整河床修复装置的高度,将河床初步固定,并且通过植物的根系的生长,防止河床的滑坡,保证防洪效果,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地,从而提供水体自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40152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18594.6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感技术的河流生态流量监管方法,包括:基于构建的水面宽水力模型对历史水文数据进行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历史水文数据与遥感所测数据,绘制历史水文数据与遥感所测水面宽关系曲线,并计算得到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率;同时,将计算得到的河流弯曲系数,结合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率,监管、评估目标河道河流生态流量的合理性。本发明对全河段生态流量监管,具有实时非接触式、快速地监管河流生态流量,节约成本且监管安全有效。基于历史水文数据和遥感数据进行模型构建,并对历史水文数据进行快速修正,提高其河流生态流量监管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0097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17700.9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8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文监测数据构建流量-水面宽的关系曲线的方法,包括S1、基于水文监测站得到流量数据的时间序列数据;S2、以时间序列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进行监督学习,得到训练样本数据和测试样本数据;S3、构建Bi-LSTM模型,得到河道流量数据;S4、构建河道水面宽水力模型:S5、基于遥感实时测量监测河道断面水面宽W0,将河道断面水面宽W0作为步骤S4的输出结果进行参数a、b的优化求解,获取作为预测输出结果的河道断面水面宽w;S6、将河道断面水面宽w和河道流量数据Q进行人工神经网络拟合,得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7、将河道断面水面宽w作为输入变量输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河道流量数据Q与河道断面水面宽w之间的关系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0738358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900755.X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土地利用方式优化的生态流量保障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预设水文模型,分别对多种土地利用规划方式下目标河流的径流量进行模拟,得到多个径流量的模拟结果;基于水文改变指标的水文变量偏离度,确定目标河流的径流量阈值;根据多个径流量的模拟结果和径流量阈值,确定能够保障生态流量的第一土地利用规划方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土地利用方式优化的生态流量保障方法和装置,能够合理地规划土地利用类型,进而保障河流的生态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82435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10754133.6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3/10
Abstract: 一种生态潜坝系统,包括潜坝和服务器,所述潜坝包括固定坝和调整坝,所述调整坝设置在所述固定坝的上方,所述调整坝上游一端与所述固定坝固定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河流水量监控数据、堤坝高度数据,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水量监控数据和堤坝高度数据的对应关系,计算分析堤坝需要调整的高度数据,所述通讯单元将所述调整坝需要调整的高度数据发送至所述调整坝。一种生态潜坝系统可以调整潜坝的高度,控制蓄水量,同时还可以根据季节和水流量弹出环境孔洞为当前水体内的生物提供居住环境,保证水体内生物数量,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18789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20737.3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河流健康评估系统,包括监测装置、终端设备和服务器,所述监测装置包括鱼和芯片,所述芯片包括探测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探测单元探测定位数据和水质数据;所述探测单元根据所述水质数据生成对应颜色数据;所述服务器包括图像显示模块、通讯模块和控制方案模块;所述图像显示模块根据所述定位数据和所述颜色数据,生成污染区域标示在地图上的图像数据;所述控制方案模块根据所述污染等级数据生成控制方案,并控制所述控制终端启停;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水质硬度调节装置、ph值调节装置、投氧装置和显示器。通过在鱼体内注射芯片,利用鱼的随机游动性和覆盖广的特点,对河流的水质数据进行监控,确定污染位置,进行精准处理,提高污染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0722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97356.1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K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湖库垂向水温连续实时自动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本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的通信定位监测装置、电池、牵引传动装置和数据存储器,牵引传动装置连接一个穿过壳体底部垂直向下的牵引线,通过牵引传动装置来控制牵引线的上升或下降,牵引线的末端连接有水温传感器、水压传感器和配重体;壳体底部下端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固定锚。本发明保证了垂向水温和水深的实时连续同步监测,通过水压传感器测量的压强来推算得到垂向水深,保证了传感器在垂向水温监测过程中的不同水深测量的精度。本发明通过GSM/GPRS+GPS模块,可以远程控制和精准定位;通过牵引传动装置控制水温和水压传感器的上升或下降;实现了现场监测的实时性、连续化和自主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567360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893144.3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伟 , 刘晓波 , 马巍 , 彭文启 , 万连宾 , 吴雷祥 , 张仲伟 , 邵军荣 , 骆辉煌 , 冯顺新 , 杨青瑞 , 蒋艳 , 李昂 , 余晓 , 董飞 , 吕烨 , 冯健 , 班静雅 , 朱自强 , 邵甜 , 李亭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E02B3/00 , C02F3/322 , C02F3/327 , C02F2103/007 , C02F2203/006 , E02B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通过在河道两岸交错设置丁坝;在丁坝的上游设置生态潜坝;利用生态潜坝、丁坝和河岸形成死水区,在死水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抗污能力较强的沉水植物;利用丁坝和河岸在下游形成缓流区,在缓流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湿生植物;在丁坝的下游设置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格栅中设置有浮叶植物。本发明所述的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丁坝和生态潜坝对河道的水流进行控制,利用硬质河道形成蜿蜒曲折的激流深渠,可有效提升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景观的多样性,改造后的河道还可以同时承担城市河道泄洪或保水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21098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56757.7
申请日:2008-01-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水沉积物柱状样采样装置,包括取样管组件、加力组件和设置在取样管组件和加力组件之间的连接头组件,所述的取样管组件包括采样管;所述的连接头组件包括由螺栓连接的下法兰和连接件、设置在下法兰和连接件之间的密封件、连接在连接件上的连接头和设置在连接头和连接件内的单向阀;所述的加力组件包括连接在连接头上的多个中空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设有通气丝堵;所述的采样管穿过下法兰和密封圈,伸入连接件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接组件下部。采用本发明能够保持沉积物柱状样品的原始状态,采样效果好,并且本发明结构紧凑、易于携带、便于操作、能够适应各种野外采样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