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67360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893144.3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伟 , 刘晓波 , 马巍 , 彭文启 , 万连宾 , 吴雷祥 , 张仲伟 , 邵军荣 , 骆辉煌 , 冯顺新 , 杨青瑞 , 蒋艳 , 李昂 , 余晓 , 董飞 , 吕烨 , 冯健 , 班静雅 , 朱自强 , 邵甜 , 李亭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E02B3/00 , C02F3/322 , C02F3/327 , C02F2103/007 , C02F2203/006 , E02B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通过在河道两岸交错设置丁坝;在丁坝的上游设置生态潜坝;利用生态潜坝、丁坝和河岸形成死水区,在死水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抗污能力较强的沉水植物;利用丁坝和河岸在下游形成缓流区,在缓流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湿生植物;在丁坝的下游设置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格栅中设置有浮叶植物。本发明所述的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丁坝和生态潜坝对河道的水流进行控制,利用硬质河道形成蜿蜒曲折的激流深渠,可有效提升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景观的多样性,改造后的河道还可以同时承担城市河道泄洪或保水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01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0682217.4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弱流区域的水动力提升方法及装置,涉及河湖水治理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处理弱流区域的水动力参数,根据所述水动力参数构建所述待处理弱流区域的动力模型;采集所述待处理弱流区域的历史水质数据,并对所述历史水质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经过预处理的所述历史水质数据在所述动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响应模型;获取约束条件,利用约束条件对所述响应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水动力提升值;根据所述水动力提升值实现水动力的提升;本发明弥补了水动力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82217.4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弱流区域的水动力提升方法及装置,涉及河湖水治理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处理弱流区域的水动力参数,根据所述水动力参数构建所述待处理弱流区域的动力模型;采集所述待处理弱流区域的历史水质数据,并对所述历史水质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经过预处理的所述历史水质数据在所述动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响应模型;获取约束条件,利用约束条件对所述响应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水动力提升值;根据所述水动力提升值实现水动力的提升;本发明弥补了水动力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6736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893144.3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伟 , 刘晓波 , 马巍 , 彭文启 , 万连宾 , 吴雷祥 , 张仲伟 , 邵军荣 , 骆辉煌 , 冯顺新 , 杨青瑞 , 蒋艳 , 李昂 , 余晓 , 董飞 , 吕烨 , 冯健 , 班静雅 , 朱自强 , 邵甜 , 李亭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通过在河道两岸交错设置丁坝;在丁坝的上游设置生态潜坝;利用生态潜坝、丁坝和河岸形成死水区,在死水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抗污能力较强的沉水植物;利用丁坝和河岸在下游形成缓流区,在缓流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湿生植物;在丁坝的下游设置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格栅中设置有浮叶植物。本发明所述的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丁坝和生态潜坝对河道的水流进行控制,利用硬质河道形成蜿蜒曲折的激流深渠,可有效提升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景观的多样性,改造后的河道还可以同时承担城市河道泄洪或保水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1344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252135.1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中和所需外部有机质固体废物输入量的计算方法,包括S1、将各处理单元直接排放的甲烷、一氧化二氮和电耗折算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当量系数,并计算得到污水处理厂碳排放当量;S2、将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量、污水化学能利用节省电耗量、污水处理厂所需碳源量、精准曝气节省电耗量和污泥有机质发电量折算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当量系数,并根据所得当量系数,计算得到污水处理厂碳减排当量;S3、根据污水处理厂碳排放当量和污水处理厂碳减排当量,计算污水处理厂碳中和所需当量;S4、利用绿地挖潜和外部有机质固废物质输入进行污水处理厂碳中和;S5、计算外部有机质固废物质输入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675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680805.4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3/32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防堵塞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涉及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首先,通过构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物理模型和建立不同级配的填料中微生物群落生长情况与进水中TN、TP、COD负荷数学模型;其次,采样分析人工湿地污水的污染物指标,根据人工湿地出水受纳水体的水质目标,计算SS、COD、TN、TP的污染物去除率范围;然后量化堵塞率等级,建立人工湿地堵塞风险数学模型;最后根据人工湿地堵塞风险等级,设计不同的污水前置处理设施。本发明可依据不同生活污水中不溶性物质含量变化情况,通过设置不溶性物质前置处置设施,降低人工湿地填料堵塞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31232.0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3F3/02 , G06F30/18 , G06F113/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排放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污水排放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目标污水管网拓扑结构;S2:确定目标污水管网拓扑结构的关键节点;S3:对关键节点布设监测点位;S4:获取监测点位的环境数据;S5:根据环境数据判断当前监测点位是否适合监测,若是进入S7;否则进入S6;S6:将当前监测点位的相邻监测点作为当前监测点位并返回S5;S7:在当前监测点位布设水位计;S8:获取水位计的液位数据;S9:根据液位数据,计算污水管管道内流量,得到计算结果;S10:判断计算结果是否达到阈值,若是,生成停止污水排放指令,否则,生成污水排放指令。本发明能够在获得准确的流量监测的情况下,进行污水排放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14335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384285.2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合单元的跨级别协同城市尾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澄清单元,用于对城市尾水中的悬浮大颗粒物质进行沉淀处理产生第一混合液;混凝单元,用于对第一混合液中的胶体颗粒进行混凝沉淀产生第二混合液;气浮单元,用于对第一混合液中的油性颗粒进行气浮处理产生第三混合液;曝气单元,用于对第二混合液或第三混合液进行增氧和脱氮处理,产生第四混合液;两级串联湿地系统,用于对第四混合液进行生物反硝化加强处理和除磷处理产生城市净化尾水。本发明能够有效联合多个处理单元实现对城市尾水的跨级别处理,进而将处理后的城市尾水直接用于城市河湖、湿地生态的供水。
-
公开(公告)号:CN115025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968275.9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其内部中空,所述处理塔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排液口,侧壁下部设有排泥口;多个驱动辊,其由上至下左右交替间隔设置在所述处理塔的左右两侧,任一驱动辊水平设置并由固设于所述处理塔外壁上的步进电机驱动转动,所述驱动辊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接口;过滤板,其为伸缩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两端分别与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辊上的接口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过滤板能在所述多个驱动辊的作用下在所述处理塔内上下移动,且当所述过滤板移动至所述处理塔的底部时,所述过滤板的低端与所述排泥口连通。本发明具有能自动清理过滤板上的淤泥,省时省力、过滤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888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26651.1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养分暂储的柳叶堤栖息地生境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现状沙堤依次进行形态改造,形成柳叶状沙堤;S2:在柳叶状沙堤的两侧进行石笼镶边,在石笼中扦插柳枝,并滞留来水挟带的养分,形成柳叶堤栖息地;S3:在柳叶堤栖息地的堤首迎水坡面进行多层加固,并进行养分暂储;S4:使用步骤S1至S3所述的方法进行潴水聚盐,完成柳叶堤栖息地生境恢复。本发明的柳叶堤栖息地生境恢复方法将现状沙堤就地生态改造,形成不同形式的养分暂储区,强化水生植被的生长基础,改善水生动物觅食、憩息和避敌等活动的栖息地质量,最终形成不同形态的河道内柳叶堤栖息地。
-
-
-
-
-
-
-
-
-